弗萊明發明了什么
亞歷山大·弗萊明是英國細菌學家,生物化學家,微生物學家,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弗萊明發明了什么東西,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亞歷山大·弗萊明的發明成就
兩項發現
1921年,患重感冒的弗萊明堅持工作,在一培養基中發現溶菌現象,細究之下原來是鼻涕所致,由此發現了溶菌酶。
1928年7月下旬,弗萊明將眾多培養基未經清洗就摞在一起,放在試驗臺陽光照不到的位置,就去休假
了。9月1號,在工作22年后,他因溶菌酶的發現等多項成就,獲得教授職位。9月3號,度假歸來的弗萊明,剛進實驗室,其前任助手普利斯來串門,寒暄中問弗萊明這段時間在做什么,于是弗萊明順手拿起頂層第一個培養基,準備給他解釋時,發現培養基邊緣有一塊因溶菌而顯示的慘白色,因此發現青霉素,并于次年6月發表,最終使其獲諾貝爾獎的論文。
成就背景
弗萊明要遇到青霉菌所致的溶菌現象,究竟需要多少偶然因素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出現。有人曾為此專門著文闡述。首先,青霉菌適合在較低溫度下生長,葡萄球菌則在37度下生長最好。其次,在長滿了細菌的培養基上,青霉菌無法生長。最后,青霉菌大約在5天后成熟并產生孢子,這時青霉素才會出現,而青霉素也只對快速生長中的葡萄球菌有溶菌作用。
成就保障
因此,弗萊明的發現,至少需有下述三方面的條件作保障。
1、來源不明的青霉菌孢子落入葡萄球菌培養基中。
2、弗萊明未將培養基放在37攝氏度的溫箱中,也未清洗,而是放置在室溫下。
3、天氣的配合。當年的氣溫記錄顯示,恰好在7月28至8月10,倫敦有一段十分難得的涼爽天氣,極其適合青霉菌先行生長成熟,并產生了青霉素。而8月10號以后,氣溫則明顯升高有利于葡萄球菌快速生長,以至于發生了溶菌現象。
4、或許還要加上,在弗萊明剛進實驗室,尚未著手清洗培養皿時,其前任助手恰好到來敘舊。
二、評價
盡管弗萊明曾遭受非議,但毋庸置疑的是,青霉素已挽救了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并且將來肯定還將繼續挽救更多的人,這其中大部分榮譽還是應當歸功于弗萊明,是他完成了最重要的發現。正如牛津病理學系主任哈里斯所說:“沒有弗萊明,不會有錢恩及弗洛里;沒有錢恩,不會有弗洛里;沒有弗洛里,不會有希特利;沒有希特利,則不會有盤尼西林。
看了弗萊明發明了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