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謎---金字塔簡介
時間:
耀聰2
文史百科
導讀: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剝蝕了將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230多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千年之謎---金字塔簡介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后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筑方法。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并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金字塔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
古代埃及的法老們為什么要將墳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修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呢?
原來,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準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后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后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后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
“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