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上海地鐵博物館
上海地鐵博物館作為中國唯一的地鐵專業博物館,將有60多個展項與觀眾見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上海地鐵博物館。歡迎欣賞閱讀。
一、上海地鐵博物館簡介
上海地鐵博物館作為中國唯一的地鐵專業博物館,將有60多個展項與觀眾見面。博物館二期已開始醞釀,除展區擴容,市民還可"參觀"地鐵停車場、控制中心"神經中樞"等平常難以見到的場景。
上海地鐵博物館座落在吳中路1779號(位于在建萬象城內),緊鄰軌交10號線紫藤路站。總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其中一期開館面積為2800平方米。整個展館以地鐵發展歷史、地鐵功能、地鐵文化,地鐵安全、世界地鐵等幾大板塊,細述上海地鐵的故事。
步入序廳,首先看到的是震撼的180度寬屏環幕影片。展廳中,從一份份泛黃的珍貴地鐵史料文件,到進口的地鐵列車模擬駕駛室,各種地鐵史料及展品讓人目不暇接。展廳深處是一段隧道,通過場景還原,等比例縮小建起的地鐵隧道盾構掘進場景,展現了上海地鐵在猶如"豆腐"的較差地質情況下,打造鋼鐵長城的艱辛。
上海地鐵博物館以"安全地鐵、科技地鐵、綠色地鐵、人文地鐵"為主題,沿著地鐵軌跡,分別以地鐵發展歷史、地鐵功能、地鐵文化,地鐵安全、世界地鐵等幾大板塊進行布展和展示。力爭打造出信息化、娛樂化、市民化、科普化一體的新時代專業博物館。其中,既有《上海市地下鐵道初步規劃(草案)》、上海地鐵站地質模型、向1號線致敬專區、地鐵老職工捐贈印有上海地鐵公司名稱的餐碗等歷史印跡強烈的展品,也有運用聲光色效技術,呈現的上海地鐵全網絡實時客流數據屏、車站內部系統"X光"透視屏、虛擬列車DIY組裝展品等通過最新展示技術呈現的科技展品。
通過巧妙的設計,觀眾觀展期間,將投身多次體驗活動中,甚至參與到"切水果"消除地鐵乘車陋習、與世界地鐵"合影"等互動游戲,潛移默化間,學到地鐵專業知識,讓人益智放松。
為吸引不同年齡段觀眾,特別是培養青少年興趣,上海地鐵博物館還首次引進小型5D電影放映廳,試運營期間將放映影片《未來地鐵歷險記》,在3D立體效果的基礎上增加動感座椅,刮風、下雪等環境特效,以使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都猶如身臨其境。
上海地鐵博物館總共2層的展館,此次整體融入到在建中的萬象城商業中心內。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萬象城商業中心尚在施工建設,截至2014年10月,周邊施工環境仍較復雜。為方便廣大市民,特別是響應軌道交通愛好者對地鐵博物館的期盼,申通地鐵集團克服困難,在綜合評估安全因素、場館符合開館條件等基礎后,決定提前開館試運營,讓觀眾先睹為快。但周邊配套、開館時間等難免有不足之處,還請諒解。
上海地鐵博物館試運營期間,僅周二對散客開放,周三~周五為團體接待日,15人以上即成團。雙休日及節假日暫不對外開放,敬請諒解。根據預先制定的預案,為防止大客流沖擊,博物館將對每日參觀人數進行控制。散客和團體均需要通過電話或郵件預約。
二、上海地鐵博物館八大看點
1、翻看地鐵老檔案
1956年8月,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市政建設交通辦公室根據戰備要求,向市政府提交《上海市地下鐵道初步規劃(草案)》,上海地下鐵道建設由此開始了重要的征程。博物館第一展區內,多份曾經的歷史檔案史料文件、照片,為我們揭秘了上海地鐵從無到有,鮮為人知的故事。
博物館最早的檔案要屬《上海市地下鐵道初步規劃(草案)》了。這份泛黃的文件至今仍可清晰看到,上海地鐵規劃環形放射狀。主線南北向為漕河涇到吳淞。東西向是西郊公園到黎平路,而交叉中心即人民廣場。而徑線則規劃了周家渡--真如,塘橋至大場等字句。
而視頻歷史檔案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地鐵之父"以心中燒了盆火為開篇,為我們講述了當年上海地鐵攻堅技術、規劃的艱辛。"前蘇聯專家認為上海的土層根本不適合建地鐵,我們不相信。暗自叫勁最終解除了上海地質密碼,為一條條地鐵開建打下了堅實基礎。"視頻的解說詞讓人熱血沸騰、感慨萬千。
2、全自動列車運行沙盤
想知道上海地鐵的信號系統和線路中央調度室,是如何實現列車開行、進站、停車、道岔變化、啟動等關鍵步驟的嗎?在上海地鐵博物館內,一個大型的全自動列車運行沙盤,為你模擬還原了列車信號控制系統作業原理。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將通過一臺PAD,模擬本市中心城區3-4條地鐵線路開行路線,并發出指令。隨后沙盤上的列車將根據預設的程序和信號指示路徑等開行。
由于制作精美,甚至可以運行沙盤上看到軌道旁信號燈變化不同的顏色,而列車進站還會減速,慢慢停穩。與現實場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