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介紹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位于臺灣臺東縣臺東市,成立于2002年8月17日,屬于考古遺址就地興建的野外博物館,習簡稱"史前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歡迎欣賞閱讀。
一、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位于臺灣臺東縣臺東市,成立于2002年8月17日,屬于考古遺址就地興建的野外博物館,習簡稱"史前館"。
此館主要是為了搶救臺東卑南遺址而成立的。史前館的建筑設計是由國際競圖之后選出的,建筑師是麥可·葛瑞夫(Michael Graves)。整個館地約有10公頃,東邊是博物館,西邊是文化公園。
二、歷史
1980年7月,因臺灣鐵路管理局要興建興建南迴線卑南車站(今臺東車站),無意中發掘出藏有大量文物的卑南文化遺址,經過臺東縣政府以及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宋文薰與連照美教授率領考古隊考察,該地是臺灣新石器時代目前發掘出來范圍最大的遺址,在多年的文物搶救、考察與規劃下,博物館目前分為三大主題來展示不同種類的文物,分別是臺灣自然史、臺灣史前史與臺灣南島民族。該館并非直接建在考古遺址上,而是另建有卑南文化公園來保存遺址。
1990年2月1日成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1995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于臺南科學園區進行遺址調查,至今連同其周邊新開發臺南特定工業區及樹谷工業園區,已發現58處考古遺址。
2001年7月10日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試營運。
2002年8月17日正式開館。
2003年,教育部指定史前館保管南科出土文物及辦理興建分館事宜。
2007年,行政院核定建館經費15億元,暫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佔地2.44公頃,籌建期程為2008年起至2013年。
2015年,首度開放電子票證iPASS一卡通購票入館服務。
三、博物館展示
康樂本館的展示分成5個常設展廳。以及3個特展空間。常設展示特點是以臺灣為范圍,以迴廊空間構成連續性的展示路線,呈現出自然史演變、史前史人類與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之間延綿不斷的關聯性。中間則置入生物人類學和考古學資訊,介紹當代人類演化的研究以及考古學的科學知識運用。
5個常設展廳包括:
臺灣自然史展示廳
人類的演化廊道
臺灣史前史展示廳
科學的考古展示廳
四、詳細信息
此館主要是為了搶救臺東卑南遺址而成立的。1980年7月,臺灣鐵路管理局南回線因興建卑南車站(今臺東車站),無意中發掘出藏有大量文物的卑南文化遺址,經過政府及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師生考察,該地是臺灣新石器時代目前發掘出來范圍最大的遺址,在多年的文物搶救、考察與規劃下,博物館目前分為三大主題來展示不同種類的文物,分別是臺灣自然史、臺灣史前史與臺灣南島民族。該館并非直接建在考古遺址上,而是另建有卑南文化公園來保存遺址。
史前館的建筑設計是由國際競圖之后選出的,建筑師是麥可•葛瑞夫(Michael Graves)。整個館地約有10公頃,東邊是博物館,西邊是文化公園。
看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