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簡介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是中國國家級"行業龍頭博物館",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持建設,內藏數千件文物和郵票,該博物館于2007年8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介紹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是中國國家級"行業龍頭博物館",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持建設,內藏數千件文物和郵票,該博物館于2007年8月22日正式對外開放。 立于北京市東長安街建國門貢院6號,擁有4層共7500平方米的展覽大廳、6000平方米的文物庫房和近萬件郵政文物、數億枚中國郵票(包括香港郵票和澳門郵票),以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有特色、觀賞性強的郵品等藏品。 博物館設有"原始通信"、"古代郵驛"、"近代郵政"、"當代郵政"、"郵票展廳"、"特展區"、"珍寶館"等7個主要展區。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矗立于北京市東長安街黃金地段--建國門貢院六號,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持建設的國家級"行業龍頭博物館"。該館擁有7500平米的展覽大廳、6000平米的文物庫房和近萬件的郵政文物、數億枚的中外郵資票品等館藏品。博物館設有"原始通信"、"古代郵驛"、"近代郵政"、"當代郵政"、"郵票展廳"、"特展廳"以及"珍寶館"等七個主要展區。
四層的展覽大廳向觀眾近距離地呈現了數千枚遴選的方寸郵票、數百件精選的郵政文物、數十幅經典的郵票原圖以及珍罕的舉世聞名的鎮館之寶。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全面、系統、權威、形象地再現了我國3000多年的郵驛郵政歷史變遷、發展新貌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暢想,準確地再現了我國郵政鮮明的行業特色與時代特點。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郵政展廳
三層展廳
三層大廳展出的是從原始通信到新中國成立前的郵政部分展品。
第一部分是原始通信和古代郵驛展廳。"原始通信"部分,向您默默地敘述景頗族青年男女是如何奇特地借助樹葉(信)傾訴衷腸的;"古代郵驛"部分,以畫卷般的美麗,從秦書、漢簡、虎符、軺車、懸泉置、盂城驛、龍場九驛,到信使腰牌、兵票、火票,演繹著古老遞信的千古傳奇。栩栩如生的景觀和珍貴的書信用品,展示了"鴻雁傳書"這一流傳千年的神奇故事,見證了民間信局幾百年的花開花落,揭示了郵驛、信局和新式郵政三足鼎立、逐鹿中原的風生水起。旁邊11塊碑柱,再現了郵驛的書情畫意。
第二部分是近代郵政展廳。
喪權辱國的"客郵"入侵、清代海關試辦郵政、光緒皇帝朱批開辦國家郵政、收回郵權運動、風雨飄搖的中華郵政等等,無不詮釋著中國近代郵政的起伏跌宕。
第三部分是中華郵政展廳。
電子板演示了從天津到烏蘭巴托再到塔城的萬里郵路。各種業務制度實物和不同的運郵工具手法的運用,反映了中華郵政嚴格而高效的管理辦法和穩定快速的發展,也揭示了中華郵政在曇花一現的改良運動后,與它的昏庸政權一起走向了衰敗。
第四部分是革命交通郵政展廳。
紅軍免資實寄封、蘇維埃郵政票據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郵政總局舊址、地下交通員的傳訊木、毛澤東送給林卓午的毛毯、周恩來題寫的"傳郵萬里,國脈所系"、江淮區票木印版等等,敘述了紅色郵政為革命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為中國近代郵政史寫下的光輝篇章。
四層展廳
四層大廳展示的是從1949年新中國郵電部郵政總局成立到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組建的"當代郵政"。
四層展廳以傳統綠色為基調,采用"回"型展覽的方式,反映中國郵政近60年奮發圖強、自強不息、勇于改革和不斷發展的光輝歷程。
政務院任命書、首屆中國人民郵政會議錦旗、郵政與報社簽訂的第一個發行合同、新中國第一部《郵政法》、領導關懷郵政、郵件自動化處理的流程演示等等,既展示了覆蓋全國、聯通世界的郵政通信網絡,又反映了中國郵政在金融、物流、信息三大領域縱橫捭闔和邁向現代化企業的發展新貌;"一封信一顆心"的羅淑珍事跡、新時期普遍服務典范王順友等眾多勞模形象展示了中國郵政重視普遍服務、溝通人們感情、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和諧的不懈努力;南極郵局景觀、第22屆北京萬國郵聯大會、神州五號飛船搭載的郵品、郵政科技專題、中國郵航等等,既再現了中國郵政翻天覆地的變化,又反映了中國和平崛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