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木的歷史簡介
沉香木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或沉香等樹木的干燥木質部分,是一種木材、香料和中藥。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沉香木的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沉香木的歷史簡介
沉香是我國沿用歷史相當久遠的珍貴中藥。沉香樹為主根向下生長之深根系弱陽性樹種,是最好的水土保護者。沉香成長過程中,不需噴灑農藥,不會危害土質及人體的健康。沉香還有驅蟲但不會殺蟲的特性,有益于生態(tài)維護。發(fā)展沉香栽培生產,既是解決資源緊缺,減少進口,擴大出口創(chuàng)匯的有效途徑,又是廣大群眾和農業(yè)企業(yè)脫貧致富的可靠保證。
沉香是含有樹脂的木材歷經多年沉積形成的,沉香木自古以來就是非常名貴的木料,亦是工藝品最上乘的原材料。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語寫作“沈香”(沈,同沉)。古來常說的“沉檀龍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自古以來即被列為眾香之首。
與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種木材,而是一類特殊的香樹“結”出的,混合了油脂(樹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態(tài)凝聚物。而這類香樹的木材本身并無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質較為松軟。據當今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屬的幾種樹木,如馬來沉香樹、莞香樹、印度沉香樹等都可以形成沉香。一般來說,沉香的密度越大,說明凝聚的樹脂越多,其質量也越好,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水將沉香分為不同的級別:入水則沉者,名為“沉水”香;次之,半浮半沉者,名為“棧香”(棧,竹木所編之物),也稱“箋(音“煎”)香”、“弄水香”等;再次,稍稍入水而漂于水面的,名為“黃熟香”。
由于沉香系自然凝聚而成,大小、形狀差異很大,古人多就其特點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如:牙香(體積較小,狀如馬的牙齒),葉子香(薄片狀),雞骨香(內有空隙,似雞骨),光香(外表如枯竭的山石,多作陳設之用),水盤頭(體積甚大而質地較軟),“速暫香”(在沉香自然成之前就采取者)等等。一些形狀巧妙別致的沉香還可以作為陳設品。
沉香中的水沉,寬度大多不超過十厘米,長度不超過幾十厘米;質優(yōu)者一般質地較密,甚至堅硬如山石;表面很不平整;顏色多泛出綠色,深綠色,黃色,褐色或黑色,油脂部為深色,木質部為較淺的黃白色,混成各種紋理;含油量高的水沉香往往顏色較深,而且質地潤澤,很容易點燃,燃燒時甚至能看到沸騰的沉油。
沉香木簡介
沉香木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白木香或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等樹木的干燥木質部分,是一種木材、香料和中藥。沉香木植物樹心部位當受到外傷或真菌感染刺激后,會大量分泌帶有濃郁香味的樹脂。這些部分因為密度很大,又被稱為"水沉香"。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沉香木是珍貴的香料,被用作燃燒熏香、提取香料、加入酒中,或直接雕刻成裝飾品。沉香木又名沉水香。沉香木質硬,大多不沉于水,味微苦,帶甘甜。燃燒時的濃煙散發(fā)出強烈香氣,并有黑色油狀物滲出。沉香木主要分布于我國的兩廣以及云南和福建等地,東亞國家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所產的沉香(新州香)質量最佳。
《本草綱目》中記載:沉香木具有強烈的抗菌效能、香氣入脾、清神理氣、補五臟、止咳化痰、暖胃溫脾、通氣定痛、能入藥,是上等藥材極品。沉香木種類很多,按其油脂含量分為"沉水"(這是沉香中實質或較中間的部份,膏脂凝結較緊密、結實的部份,投水即沉)、"筏"(半浮半沉)和"黃熟香"(不沉于水)三種。
沉香樹因病變開始結香后,會經歷漫長的生長期,至少需要幾年至十幾年的時間,但一塊優(yōu)質的沉香木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形成,因此產量極少,市場供不應求,因此十分珍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另外,沉香的木材、樹頭和樹根都可用來制作高級線香,用于拜祭和熏香。
看了沉香木的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