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歷史簡介
成都是設立外國領事館數量最多、開通國際航線數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都的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成都的歷史簡介
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筑城池;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
關于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后的都邑’。建于公元前256年,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后吞并蜀國、巴國。秦張儀、司馬錯筑太城(府南城、龜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
公元前106年。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為庸部,蜀郡為導江,治臨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又改益州為司隸,蜀郡為成都尹。東漢時仍為蜀郡。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
漢代成都是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中國茶文化的誕生地。
成都在三國時期為蜀漢國都,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次年(221年),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蜀地蜀都稱帝,延續了漢朝大統。蜀漢始于昭烈帝劉備,終于漢懷帝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后元氣大傷,后來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
晉武帝改蜀郡為成都國,不久恢復稱呼。公元304年,李雄在成都建國“大成”,史稱“成漢”。公元347年,成漢被東晉桓溫所滅,歷5主,共43年。
南朝宋、齊以后,益州及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益州刺史治太城,成都內史治少城。公元348年至354年,東晉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志書《華陽國志》。后周置益州總管府。隋朝開皇二年(582年),改為西南道行臺。次年,復置總管府。大業初年(605年),府廢,隋煬帝復改益州為蜀郡。
唐朝復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總管府。武德三年(620年),改為西南道行臺。武德九年(626年),又改為都督府。龍朔二年(662年),升大都督府。天寶初年(742年),復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駐蹕,升成都府,作為南京,改成都守為尹。時又分劍南為東西兩川,成都為西川節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罷京,而成都府依然不變。
唐朝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城市之一(長安、洛陽、揚州、成都),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唐代成都文學家云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訶池、百花潭等旅游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 唐代成都有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的雕版印刷術文物,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
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建立“后梁”政權,中國歷史進入五代時期。王建割據“三川”,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前蜀”。王建勵精圖治,使蜀中經濟文化恢復了往日的繁榮。晚年漸為昏庸。幼子王衍即位僅7年,925年后唐莊宗派郭崇韜伐蜀,前蜀后主王衍投降,前蜀亡。后唐任命孟知祥為西川節度副使,后唐衰敗后,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后蜀”。同年秋病死,其三子孟昶16歲襲位,頗有作為,統治30年,后好大喜功,盲目出兵關中,增加百姓負擔,導致國力衰微,965年為宋所滅。孟上表請降,當年暴卒于開封。
后蜀后主孟昶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后蜀后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后蜀趙崇祚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
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成都府降為益州。端拱初年(988年),復曰成都府,成都為西川節度使、成都府路的治地。淳化五年(994年),降為益州。嘉佑五年(1053年),復為成都府。
宋朝時期,成都經濟異常發達,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以錦繡為例,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占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藥市、花市燈會。由于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成都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
1082年前后,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藥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蒙元軍攻占成都。蒙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設成都路,屬四川行省。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國,改曰成都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