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涿州歷史簡介
涿州市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門。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信涿州歷史,希望能幫到你。
德信涿州歷史
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涿州為燕之涿邑。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秦滅燕后,于涿邑置涿縣。
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分廣陽郡南部、鉅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郡、縣治所均在今涿州城區(qū)。
新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改涿郡為垣翰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fù)改垣翰為涿郡。靈帝中平五年(188年)涿縣屬幽州。
三國魏黃初七年(226年),涿郡改稱范陽郡。
西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范陽郡改稱范陽國。幽州刺史遷返薊。在原陽鄉(xiāng)侯國地建萇鄉(xiāng)縣,屬范陽國;
東晉十六國時(shí),涿地先后屬后趙、前燕、前秦及后燕;
南北朝時(shí),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萇鄉(xiāng)、方城2縣并入涿縣;
隋開皇元年(581年),析涿縣西境原遒縣地置范陽縣,屬昌黎郡(今易縣)。
大業(yè)三年(607年),幽州改名為涿郡(治所在今北京)。
唐武德元年(618年),罷涿郡改稱幽州,武德七年(624年)涿縣改名范陽縣。安史之亂后范陽郡又稱幽州;
五代,后晉天福元年(936年),涿州范陽縣屬遼。遼于涿州置永泰軍。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劃范陽、良鄉(xiāng)、宛平3縣邊地置萬寧縣(后改名奉先,元改名房山),隸屬于涿州。
元朝,采行省制,涿州升為涿州路,轄范陽等7縣。
明洪武元年,涿州屬北平府。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順天府分設(shè)四路廳,涿州屬順天府西路廳。
民國二年(1913年)撤州,涿州改稱涿縣。民國三年(1914年)順天府改稱京兆特別行政區(qū),涿縣隸屬京兆。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涿縣被日本侵略軍占據(jù)。1941年與房良縣、淶水縣并稱房淶涿縣。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平南縣南部組成"涿良宛"縣,至1947年。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涿縣縣城為國民黨政府接收,設(shè)第六督察區(qū)于涿縣。
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涿縣劃歸河北省保定專區(qū)。1970年保定專區(qū)改稱保定地區(qū),轄涿縣。1986年9月24日,撤涿縣,以涿縣轄區(qū)建涿州市,仍屬保定地區(qū)。
1999年,保定地、市合并,涿州隸屬保定市。
2015年2月28日,河北召開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試點(diǎn)工作動員會,經(jīng)河北、省政府研究決定,報(bào)經(jīng)中央編辦批準(zhǔn),河北省將擴(kuò)大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試點(diǎn)范圍,涿州上榜。
德信涿州簡介
涿州市地處華北平原西北部,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門。東臨固安,西接淶水,北通北京,南到高碑店。涿州市隸屬于河北省。涿州市總面積742.5平方千米。截止至2010年12月,涿州市全市戶籍總?cè)丝诩s為64.55萬人。
涿州市名優(yōu)特產(chǎn)有涿州貢米,金絲掛毯,督亢面等。涿州市著名人物有劉備,張飛,趙匡胤,酈道元等。
2015年2月28日,河北召開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試點(diǎn)工作動員會,經(jīng)河北、省政府研究決定,報(bào)經(jīng)中央編辦批準(zhǔn),今年河北省將擴(kuò)大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試點(diǎn)范圍,涿州上榜。
看了德信涿州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