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手術的歷史
包皮手術是對包皮包皮過長、包莖患者進行切除多余包皮的手術。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包皮手術的歷史介紹。歡迎欣賞閱讀。
包皮手術的歷史
包皮手術作為一種泌尿外科的常見手術,在西部非洲已經有5000 年以上的歷史了,在中東也至少有3 000年的歷史。
20 世紀70 年代早期, 加拿大約有40 %、美國約有80 %的新生兒施行包皮環切術。
1989 年,由于又有新證據表明不做包皮環切與各種健康危險有關,美國的包皮環切手術率再次增加達到80 %以上。
當前,全世界大約1/ 4 的男性做過包皮環切術,大多集中于美國、加拿大、中東和亞洲穆斯林國家以及大部分非洲國家。一些發達國家包皮手術率很高,美國居發達國家之首,包皮手術率為84-89% 。
在亞洲,韓國的包皮手術率最高,和美國接近,約為84% 。我國因文化和信仰的差異,大部分男性新生兒未行包皮環切術。但不少家長因為孩子包皮不能上翻,小便不利,經常性包皮炎癥而要求行包皮手術、包皮擴張等治療。
包皮手術的方法
包皮激光環切手術
包皮過長和包莖是引起包皮龜頭炎的首要原因,不少患者因包皮過長和包莖而反復出現包皮龜頭炎癥,嚴重影響正常生活。而要解決這一困擾男性朋友的煩惱最一勞永逸的辦法就是行“包皮激光環切術”。
包皮環切術步驟
1.一次環切法
(1)分離包皮、陰莖頭粘連:包皮環切前,先檢查包皮、陰莖頭有否粘連,若粘連應先行分離。
(2)牽引固定包皮:將包皮置于自然位置,于包皮背側正中及腹側正中分別用兩把血管鉗夾住,兩鉗間距約0.5 cm。
(3)縱行剪開背腹側包皮:助手用左手壓捏陰莖根部暫時止血。再提起背側正中的兩把血管鉗,術者用剪刀在兩鉗間縱行剪開包皮直至距冠狀溝0.5~0.8 cm為止。然后再提起腹側正中的兩把血管鉗,同法剪開腹側包皮,系帶處包皮保留的長度較背側稍長0.2~0.3 cm,剪開時注意不要損傷系帶。
(4)環切包皮:背側和腹側包皮縱行剪開后,即可顯露出陰莖頭及冠狀溝。用力牽拉右側兩把血管鉗,用剪刀從包皮背側縱行切口處,距冠狀溝0.5~0.8 cm剪除過長的包皮,直至腹側縱行切口處。再用力牽拉左側兩把血管鉗,按同樣方法環行切除左半部的包皮。
(5)結扎止血:包皮環切后,助手放松左手,迅速將包皮向陰莖根部方向推下,顯露創面,用3-0號細絲線結扎出血點。
(6)縫合切口:將包皮內外板對位縫合。用細絲線先于系帶處褥式縫合1針,再于背側正中及左右兩側中心點各縫合1針,將此4針縫線打結,并保留其線尾,然后在每兩線間再加縫1~2針,打結后剪短縫線。
(7)包扎切口:將凡士林紗布疊成條形后環繞包皮切口,用上下左右4針縫合的線尾結扎固定。然后在油紗布外面用紗布包扎,膠布固定,陰莖頭要外露。
2.內外板分別環切法
(1)畫出外板切口線:在包皮無張力的情況下,于冠狀溝遠側約0.5 cm的包皮處,畫出與冠狀溝平行的外板切口線。
(2)畫出內板切口線:將包皮翻轉到冠狀溝上方,顯露出冠狀溝,將包皮內板拉平,于冠狀溝的近側約0.5 cm處,畫出與冠狀溝平行的內板切口線。
(3)切除包皮:沿包皮外板、內板畫出的切口線,用尖刀切開皮膚,再于包皮背側中線處作一縱行切口,以連接內外板之橫形切口。用血管鉗分別上提皮條兩角,在血管的淺層分離,使切除的包皮逐漸脫落。
(4)縫合切口:創面徹底止血后,對合內外板切口緣,用常規方法作間斷縫合,縫合時應連同切口緣的結締組織一并縫合,以防止切口緣皮膚拳曲。
3.根部皮膚環切術
(1)切口畫線:將包皮向上推移至完全顯露龜頭,并確認無發生嵌頓的可能性后,用龍膽紫在陰莖根部畫出環形切除皮膚的范圍。
(2)環切皮膚:沿手術畫線環形切除一條陰莖皮膚。
(3)結扎止血:用細絲線縫扎創面出血點,徹底止血。
(4)縫合切口:用小鑷子將切口兩側皮膚拉攏,用細絲線間斷縫合。
(5)包扎傷口:在傷口上敷一層消毒凡士林油紗條后外敷無菌紗布包扎。
包皮手術注意事項
1.手術過程約15~25分鐘,不需要住院。
2.術后傷口會有輕微疼痛及瘀腫的情形,應定時服用止痛藥,約 7~10天后即可痊愈。
3.傷口愈合前,應定期回診追蹤復查。
4.術后傷口應保持清潔干燥,小便時小心不要弄濕紗布。
5.傷口縫合系采用可吸收之縫線,所以不需要拆線。
6.若有陰莖勃起的狀況時,請用一手護傷口,一手用力捏痛龜頭,讓陰莖自然消退,以免傷口裂開。
7.若傷口腫痛出血,可以局部冷敷加壓止血;若出血嚴重時,則應立即回院就診。
8.多準備幾條內褲換洗(或是買免洗褲),因為組織液在恢復期間會有滲出弄臟內褲的情形。
9.恢復期間最好少動“色”心,不然自然的生理反應可是會讓您吃足苦頭!而在手術一個月后,病患可以恢復性生活。
10. 慎選合格醫師施術,因為醫師技術好壞會影響術后的外觀及康復的過程。關鍵部位小手術,謹慎選擇好醫生!
看了包皮手術的歷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