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之戰的歷史影響
涿鹿之戰是相傳中國遠古時代,有熊氏黃帝與神農氏炎帝兩族聯合,同蚩尤九黎族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戰爭。其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于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最終以炎黃部族獲得勝利而結束。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這是遠古時代一次很大規模的戰爭。
傳說約四五千年前中國母系氏族社會時期,興起于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的黃帝族與炎帝族經過融合,沿著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帶發展。而興起于今冀、魯、豫交界地區的蚩尤九黎族,則由東向西發展。兩大部落為爭奪宜于牧獵和淺耕的地帶,展開長期的爭奪戰。
據說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銅制兵器精良堅利,且部眾勇猛彪悍,生性善戰,進入華北地區后,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沖突。蚩尤族聯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向黃帝族求援。黃帝征集各部落、聯盟兵眾,與蚩尤大戰于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
黃帝族率領以熊、羆、狼、豹、雕、鹖等為圖騰的氏族,數戰不勝。后來,黃帝命應龍作水陣阻擋蚩尤,但被效忠于蚩尤的風伯雨師所破。蚩尤率領所屬七十二氏族(或說八十一氏族)利用濃霧天氣圍困黃帝族。黃帝請旱神女魃作法,天氣驟然放晴,旱熱難當,使習慣東南方陰雨氣候的蚩尤無法忍受,敗陣南逃,結果在冀州之野被擒殺。
遠古時代的這場戰爭,結束了部落時代的歷史,各部落的人都愿歸順軒轅,一致擁戴他為盟主。從這時起,世界上第一個中央有共主的國家建立起來了。中華民族開始形成了,從此以后,人們都尊稱黃帝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涿鹿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見于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于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歷史影響:
涿鹿之戰以黃炎華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傳說黃帝進入東夷活動地區“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畢方并錆,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騰蛇伏地,鳳皇覆上,大合鬼神,作為清角”。“清角”是古代一支悲涼激越的樂曲。黃帝勝利了,原來的敵人一一蚩尤、風伯、雨師和東方的神靈都降服了。還有一種流傳更廣的傳說,蚩尤被黃帝擒殺了,其氏族和部分親屬部落引而遠去,將蚩尤的英雄故事帶向四面八方。仍居少昊之地的先民,舉清繼任領袖,以地命氏,稱少昊清。
這場戰爭由于雙方勢均力敵,黃帝一方打敗蚩尤,回到自己的原居地后,兩大部族集團盡釋前嫌,重又相安相處,甚至解仇結盟。相傳“蚩尤沒后,天下復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在歷史上,長期以來蚩尤都享祭于東夷之地,在今山東東平縣和巨野縣,有傳說中的蚩尤冢和他的肩髀冢,因為他被黃帝所殺,身體異處,所以人們用兩個高七丈的土冢作他的紀念碑,并常在十月于蚩尤冢前舉行祭祀。
不僅如此,還傳說南方的大荒之中,宋山上的香楓樹是蚩尤被殺時的刑具所化,今山西解縣鹽池中,鹽水作紅色,民間稱之為“蚩尤血”等等,很多地方都有蚩尤的傳說,可見他煊赫的威名早已超出了他的故地。而據文獻記載,周秦間蚩尤已和黃帝齊名并列為戰神,四時利用田獵進行軍事訓練時,都要舉行師祭,“祭造軍法者,禱氣勢之增倍也,其神蓋蚩尤,或曰黃帝”。秦祀東方八神將,“三曰兵主,祭蚩尤”,后來漢高祖劉邦起兵也在沛庭“祠蚩尤,秦鼓旗”,類似習俗一直行于宋代,出師祭旗的典禮中,仍要祭蚩尤,由此也可見涿鹿之戰后,華夏、東夷共同融為后來華夏族的核心。
歷史意義
傳說黃帝戰勝蚩尤后,各諸侯都愿歸順,一致擁戴他為天子。
涿鹿戰爭之后,使華夏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對今天的漢族來說,則更具有開天辟地的意義。漢族今天占全國人口的94%,占世界人口約1/5,這不能不說與華夏族的始祖黃帝的功績有一定關系。漢族本由華族發展而來,而華族是由夏族數千年同化其它民族而逐步發展起來的。自涿鹿戰爭后,黃帝則乘戰勝之余威,繼續對四方大事征討。黃帝對周圍部族影響的擴大,華夏族在其它氏族中的影響也隨之增大。久而久之,周圍許多氏族不是歸順華夏族,就是被華夏族同化。在華夏族日益發展擴大的同時,其人口也不斷增多,這就是今天漢族人口之眾多的重要淵源。
涿鹿戰爭之后,方圓數百數千里懾于黃帝威嚴,各宗族安分守己,不敢輕易發動戰爭,這樣就使得中原及其四方趨于安定。因而各宗族活動的地域便相對固定下來。活動地域的相對固定,使得氏族成員由游獵為生逐步轉向稼穡為生,從而使得生產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涿鹿戰爭對華夏戰爭影響最深的還是在軍事方面。由于涿鹿戰爭是部族之間的一場大規模戰爭,結局又是以黃帝之弱勢勝了蚩尤之優勢,之后黃帝又趁勢收復了中原,使華夏族各部落實現了團結統一。此后,又進一步征服了其它氏族部落,使黎族、夷族等與華夏族結為同盟,這都與黃帝的軍事才能及其在戰爭中的表現有極大關系。后來的首領雖然無法從理論上學到黃帝的用兵韜略,但從所聞所傳中間接地領略到黃帝的兵法,并代代相傳,這就為華夏的軍事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除此之外,這次戰爭對之后的兵器制造以及技術發展也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許多史書上稱,涿鹿之戰是中華民族在發展時期興亡絕續之大事。
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并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見,涿鹿之戰的確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后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