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發生了什么大事件
中國近代史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新中國成立(1949年)為止。中國近現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止于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那么中國近代史發生了什么大事件?
中國近代史歷史事件:太平天國運動
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耗費大量軍費,大大加重了人民負擔。此后,洪秀全領導的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了。1853年,太平軍占領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還派了兩支人馬分頭北伐和西征。后來,湘軍瘋狂反撲,太平軍連連失利。1855年,石達開指揮西征軍大敗湘軍,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大平天國軍事上取得很大勝利的時候,領導人之間,發生了尖銳的內部戰爭。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軍沖入天京城內,天京陷落,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由于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而失敗了。太平天國堅持戰斗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運動。它建立了政權,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接下來,英法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俄、美、英、法四國先后強迫清政府分別簽定了《天津條約》。10月下旬,英法兩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者]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中國近代史歷史事件:衙門建立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在1861年設立了各國事務的衙門。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洋務派掀起了一場洋務運動。以“自強”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它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辟了道路;對中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1883年底,法軍攻擊駐越清軍,中法戰爭爆發。清軍齊心殺敵,擊潰法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中越軍民抗法戰爭的輝煌勝利,迫使法國內閣倒臺。但是,清政府急忙同法國代表在天津簽定條約,同意在中越邊界開辟通商,中國任用法國人修筑鐵路等條件。從此,法國的侵略勢力伸向中國西南地區。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同日本簽定了屈辱的《馬關條約》。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中國近代史歷史事件:辛丑條約
19世紀末,爆發了義和團運動。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下失敗了.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荷、西等十一國,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共賠償4.5億兩白銀,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最多的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會。
中國近代史歷史事件:辛亥革命
在孫中山的倡議下,1905年興中會與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一些成員,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了,在革命的領導下,革命軍英勇奮斗,所向披靡,迅速占領武昌城。革命黨人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社會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是中國社會的一大轉變,一大進步!這次革命雖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為以后新的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中國近代史歷史事件:五四運動
中國人民覺醒了。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前舉行示威游行。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里,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表現了偉大的力量;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愛國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后,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推動作用。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公開破裂。7月15日,汪精衛為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而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的口號,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從此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國民革命的失敗,一方面是由于國際帝國主義聯合支持國民黨右派發動叛變,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共產黨還處于幼年時期,缺乏斗爭經驗。在國民革命的后期領導人陳獨秀又犯了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放棄革命的領導權,以致在敵人發動突然襲擊時,不能有效地組織人民反抗。
中國近代史歷史事件:《觀察》事件
1948年12月,蔣介石親自下令查封由知名人士儲安平創辦的上海《觀察》雜志和逮捕《觀察》工作人員,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觀察》事件”。此后,中國近代民主運動的先驅之一,“五四”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著名“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先生親自出面,多方奔走以自己的影響力給當局施壓。并于次年2月親自擔保和營救了包括美術家朱宣咸在內的數位《觀察》進步人士出獄。《觀察》是宣傳“第三條道路”的代表性刊物,是當時中國進步民主運動的一面重要旗幟。《觀察》的被查封,標志著近代中國自由主義悲歌啼鳴至此。標志著近代中國一些民主人士希望在中國實行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制度(被稱為第三條道路)的徹底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