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镠的人物生平
錢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錢镠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錢镠的人物生平
早期事跡
唐朝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852年3月10日),錢镠生于臨安縣石鏡鄉大官山下的臨水里錢塢垅。父親錢寬,母親水丘氏。一家以農耕打漁為生。傳說錢镠出生時突現紅光,且相貌奇丑,父親欲將他棄于井中,但因其祖母憐惜,最后得以保全性命,因此錢镠小名“婆留”(“阿婆留其命”之義),而這口井后來也被稱為“婆留井”。
錢镠自幼學武,擅長射箭、舞槊,又稍通圖讖、緯書。長大后卻不從事正當工作,以販賣私鹽為生。
跟隨董昌
征討起義軍
875年(乾符二年),浙西鎮遏使王郢擁兵作亂,石鑒鎮將董昌招募鄉勇平叛。錢镠應募投軍,被董昌任命為偏將,隨軍平定王郢。
878年(乾符五年),錢镠平定朱直管、曹師雄、王知新等人的叛亂,因功被授予石鏡鎮衙內知兵馬使、鎮海軍右職。
879年(乾符六年),黃巢起義軍進犯臨安。錢镠以少敵多,巧妙運用伏擊和虛張聲勢等戰術,阻嚇了黃巢軍的進攻,得到淮南節度使高駢的稱贊。
880年(廣明元年),董昌聯合杭州各縣,組建八都兵(即臨安縣石鏡都、余杭縣清平都、于潛縣于潛都、鹽官縣鹽官都、新城縣武安都、唐山縣唐山都、富陽縣富春都、龍泉縣龍泉都),錢镠為臨安石鏡都副將。不久,高駢召董昌、錢镠前往廣陵,并對諸將稱贊錢镠道:“這個人將來一定能超越我。”后來,董昌見高駢沒有平定起義軍的想法,便返回杭州。高駢表奏董昌為杭州刺史,錢镠為都知兵馬使、太子賓客。
屢戰劉漢宏
882年(中和二年),越州(今浙江紹興)觀察使劉漢宏與董昌矛盾激化,派遣其弟劉漢宥與都虞候辛約,進駐西陵(今蕭山西北),欲吞并浙西。錢镠率八都兵渡江,火焚劉漢宥營寨,又攻破諸暨黃圭、蕭山何肅的兵馬。劉漢宏親自督戰,又被錢镠擊潰,何肅、辛約等將戰死,劉漢宏扮作屠夫逃走。
884年(中和四年),唐僖宗以宦官焦居璠為杭越通和使,命董昌與劉漢宏罷兵和解。二人不肯奉詔,仍繼續交戰。劉漢宏派朱褒、韓公玫、施堅實等率水軍屯駐望海。
886年(光啟二年),錢镠兵出平水,進屯豐山,攻破越州。劉漢宏敗走臺州(今臨海),被臺州刺史生擒獻于錢镠。錢镠將劉漢宏斬首,并族滅其家。
割據兩浙
占據杭州
887年(光啟三年),董昌被任命為越州觀察使,錢镠為左衛大、杭州刺史。
不久,畢師鐸囚禁高駢,淮南道大亂。六合鎮將徐約攻取蘇州,潤州(今鎮江)守將周寶為其部屬薛朗等驅逐。錢镠乘機迎回周寶,派兵攻占潤州,俘殺薛朗,又派堂弟錢球擊敗徐約,被唐昭宗任命為杭州防御使。后來,楊行密占據淮南,奪取潤州,錢镠也奪下蘇州、常州。
890年(龍紀二年),朝廷在越州設置威勝軍,在杭州設置武勝軍,并任命董昌為威勝軍節度使、隴西郡王,錢镠為武勝軍都團練使。錢镠占據杭州后,任用杜棱、阮結、顧全武、沈崧、皮光業、林鼎、羅隱等人,勢力逐漸壯大。
893年(景福二年),錢镠升任鎮海軍節度使、潤州刺史。894年(乾寧元年),又加封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討平董昌
895年(乾寧二年),董昌在越州自立為帝,國號大越羅平,改元順天,并任命錢镠為兩浙都指揮使。錢镠寫信勸董昌道:“與其關起門來當皇帝,不如當一個節度使,能得終身富貴!”董昌不聽。錢镠率三千兵馬到越州,親自面見董昌,再次勸說。于是,董昌向朝廷請罪。朝廷念及董昌昔日功勞,欲赦免他的罪責,卻被錢镠上表勸阻。同年,唐昭宗削除董昌官爵,并封錢镠為浙江東道招討使、彭城郡王,令其討伐董昌。董昌只得向淮南楊行密求救。
896年(乾寧三年),楊行密派安仁義救援董昌。錢镠派顧全武進攻越州,斬殺崔溫,擊敗徐珣、湯臼、袁邠等。不久,顧全武攻破越州,生擒董昌。董昌在押赴杭州途中,投江自殺。同年,唐昭宗改威勝軍為鎮東軍,并任命錢镠為鎮海、鎮東節度使、加檢校太尉、中書令,賜鐵券。
900年(光化三年),錢镠將鎮海軍移鎮杭州。不久,唐昭宗加錢镠為檢校太師,將他的畫像掛在凌煙閣上,并將他的家鄉改為衣錦城。
徐許之亂
902年(天復二年),錢镠被封為越王。不久,武勇都左右指揮使徐綰、許再思趁錢镠出巡之時,起兵叛亂,攻打杭州內城。錢镠歸來后,偷偷潛入城中,派馬綽、王榮、杜建徽等人分別防守各城門。顧全武道:“現在我們應該防備淮南,徐綰肯定會向淮南求救。我們若向楊行密求助,他肯定會同意的。”錢镠遂命顧全武前往廣陵,又命兒子錢元璙隨行。
徐綰果然向楊行密部將宣州(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區)田頵求救。顧全武到廣陵后,楊行密將女兒嫁給錢元璙,并命田頵回軍。田頵將錢镠的兒子錢元瓘留為質子,吳越國將領胡進思、戴惲等親隨,返回宣州。
建國吳越
904年(天佑元年),錢镠請求朝廷冊封其為吳越王,朝廷沒有同意。后來,在朱溫的斡旋下,錢镠被改封為吳王。
907年(開平元年),朱溫廢唐稱帝,建立后梁,并封錢镠為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吳越官員都勸錢镠不要接受梁朝冊封,羅隱更認為應興兵討伐朱溫。錢镠卻認為不應該錯過這個做孫權的機會,于是接受梁朝冊封。
908年(開平二年),朱溫又加封錢镠為守中書令。909年(開平三年),錢镠又加守太保。[27]
911年(乾化元年),錢镠又加守尚書令,兼淮南、宣潤等道四面行營都統。912年(乾化二年),郢王朱友圭弒父篡位,尊錢镠為尚父。
915年(貞明元年),均王朱友貞發動政變,奪取帝位。916年(貞明二年),錢镠派安撫判官皮光業入貢中原,被加封為諸道兵馬元帥。917年(貞明三年),朱友貞又加封錢镠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并準其設立元帥府。918年(貞明四年),淮南楊隆演奪取虔州,吳越入貢之路斷絕,錢镠只得改由海路入貢。
此時,西川(前蜀)、淮南(南吳)、嶺南(南漢)、福建(閩)等地統治者先后稱帝,都勸錢镠據吳越稱帝。錢镠笑道:“這些小子自己坐在爐炭中,還想把我也拉到上面。”錢镠雖然拒絕了他們的勸說,但各國君主仍然都像對父兄一樣對待他。
923年(龍德三年),錢镠被冊封為吳越國王,設立百官,一切禮制皆按照皇帝的規格。不久,晉王李存勖滅亡后梁,建立后唐,改元同光。錢镠又遣使進貢,并求取玉冊。郭崇韜等人都極力反對,認為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玉冊。最終,李存勖還是賜予錢镠玉冊、金印。
晚年生活
926年(天成元年),李嗣源即位,中原局勢混亂,朝廷詔命難以到達吳越,錢镠改元寶正。
929年(天成四年),后唐供奉官烏昭遇、韓玫出使吳越。韓玫回國后誣稱道:“烏昭遇見到錢镠后,稱其為殿下,并私下向錢镠透露國事。”樞密使安重誨與錢镠有舊怨,于是上奏朝廷,將烏昭遇斬首,并削除錢镠官爵,命其致仕。錢镠命兒子錢元瓘等人上表訴冤,但朝廷都沒有理會。
931年(長興二年),李嗣源誅殺安重誨,重新任命錢镠為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吳越國王。
932年(長興三年),錢镠病重,召集臣下托付后事并道:“我的兒子們都很愚蠢懦弱,只怕難以擔當大任。我死后,請你們從中擇賢而立。”臣下都推舉錢元瓘,錢镠于是立錢元瓘為繼承人。不久,錢镠去世,終年八十一歲。朝廷得知后,廢朝七日,賜謚號武肅,并命工部侍郎楊凝式為其作神道碑文。934年(應順元年),錢镠被葬于安國縣衣錦鄉茅山之原。
錢镠后代
吳越錢氏家族是指吳越國開創者錢镠(Liú)及其后裔,主要生活在現在的浙江、江蘇東南部、上海等地。著名的后裔有錢穆、錢鐘書、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其琛等。
北宋時編寫的《百家姓》第一句就是“趙錢孫李”,由于趙氏為帝,所以“趙”姓排在第一位;“錢”姓排在第二,卻是因為當時的老百姓擁戴錢氏國王為和平統一中國而做出的抉擇。
錢镠的后人不僅人才輩出,而且遍布世界五大洲。據統計,當代國內外僅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個國家。
錢氏后裔為何經久不衰?據史書記載,錢镠曾立有家訓,在臨終前還給子孫留下“心存忠孝,愛兵恤民,勤儉為本,忠厚傳家”等十條遺囑,這些家訓和遺囑世代相傳,激勵著錢氏后人。
看了“錢镠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歷史上錢镠的故事及簡介
2.五代十國時期的錢镠生平
3.周玘的人物生平
4.郭圖的人物生平介紹
5.秦景公人物生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