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的跌宕人生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天祚三年七月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南唐后主李煜的跌宕人生。
李煜簡介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違命侯。后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被稱為“千古詞帝”。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流的大詞人李煜,便是南唐烈祖李昪的孫子。李昪死于公元943年,其子李璟即位,改元保大,是為“南唐中主”。李璟死于公元961年,李煜繼承君位,史稱“南唐后主”,公元975年為北宋所滅。
唐朝末年,廬州刺史楊行密占據以揚州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建立吳國。楊行密死后,政權落在大將徐溫之手。徐溫死于公元927年。公元937年,徐溫養子徐知誥廢吳主楊溥以自立,即皇帝位于金陵,定國號為唐,建元昇元。史稱“南唐”。徐知誥自稱是李唐子孫,昇元三年,復姓李,改名昪。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從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生于南唐烈祖昇元元年。
李煜生性天真、浪漫,文士氣有余而帝王氣不足。李煜上有五位兄長,本無繼位的可能。李煜的長兄太子燕王弘冀是一個權力欲望極其強烈的野心家。弘冀為人剛毅果斷,善于權謀,曾領兵在常州大敗吳越國的軍隊,因戰功而被立為太子,參與國事。但是弘冀獨斷專橫的作風,卻不為父親李璟所喜歡。況且李璟生性仁愛孝友,即位之初即表示王位要兄終弟及,并立其弟景遂為皇太弟。矛盾愈演愈烈,終于發生悲劇。公元959年八月,太子弘冀鴆殺叔父晉王景遂。九月,弘冀死。李煜自鄭王徙吳王,以尚書令知政事居東宮。
弘冀生時,面對陰險專橫的長兄,李煜不得不存一種避禍的心理。李煜的才華為父親賞識,又和大舜、項羽一樣生就重瞳異象,怎能不被長兄猜忌呢?李煜的策略是躲避,在立場上表明自己無意于王位。從“鐘隱”、“鐘山隱士”、“鐘峰隱者”、“蓮峰居士”、“鐘峰白蓮居士”這些自號,不難看出看出李煜的姿態。
李后主在位十五年中,侍奉北方強宋,始終小心謹慎。無論宋怎樣挾制和壓迫,他都無條件接受。公元970年,李后主遣其弟鄭王從善朝貢北宋,并上表請改唐國主為江南國主,唐國印為江南國印,所詔呼名。并于次年貶損儀制,降封子弟。無論是如何有辱國體,李后主都強忍下去。只有詔他入朝一事,不敢輕易冒險。他實在怕被宋太祖扣押。他的七弟從善朝宋,便給宋太祖扣留在汴京。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后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本無心爭權奪利,一心向往歸隱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個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過事非,已成歷史之軌跡。
他嗣位之時,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進貢,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歷史評價
作為杰出的詞人,李煜在文學方面的成就為后代詞人和詞評家所認可。但是作為南唐后主的李煜,他能夠登上權力的頂峰卻純粹是個意外。在古代父死子繼的家天下,生于帝王之家便有了繼承王位的可能,然而皇子李從嘉不但無心參與權力的爭奪,甚至還有心主動地退避。他對待權力的這種態度與他家庭中的兩個重要人物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這兩個人物是誰呢?他們又究竟是怎樣影響到李煜的人生選擇的呢?
在封建時代,王位的爭奪往往手足相殘,血雨腥風,然而,南唐太子的確立卻波瀾不驚,李弘冀既是長子,又建有戰功,的確當仁不讓。但是這位眾望所歸的太子卻十分猜忌自己與世無爭,一心向往隱士生活的弟弟李煜,確實有幾分奇怪。那么,李弘冀為什么要猜忌自己的弟弟呢?
李冀弘之所以如此猜忌自己的弟弟,恰恰是因為李煜的"面相"剛好符合了傳說中的"帝王之相"。在中國古代社會,由于文化以及社會的多種因素,人們認為各種奇特的相貌、民謠或夢境等,都含有"天命"的神秘暗示,所以心生敬畏。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當然是不可靠的迷信思想,但是,趙曉嵐教授分析認為,李弘冀對自己弟弟這種基于迷信的猜忌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它的道理是在哪里呢?
當時的李從嘉,也就是后來的李煜,面對哥哥的猜忌采取的是"惹不起躲得起"的辦法,把自己融入了藝術和自然之中。對他而言,這樣做雖然存在無奈避禍的因素,但實際結果是獲得了一片廣闊的精神家園,他在其中感到了真正的快樂和自由。然而,讓他根本想象不到的是,這種隱士般的浪漫生活即將因為一樁殘酷的宮廷血案而劃上句號,他的人生就此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完全偏離了他為自己設定的道路。那么,這樁宮廷血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