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最早出現于西周,那么西周分封制是怎樣的呢?分封制的內容和特點又如何?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
西周分封制
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無上的絕對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他庶子則作為小宗被分封為各地諸侯。他們在各自封國內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余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卿大夫。
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長子世襲繼承,其余庶子作為小宗分封為士。這樣,根據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等各級宗族貴族組成的金字塔式等級制機構。各個等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既是大小宗關系,也是上下級關系。
分封制的內容
分封制的內容是君主將土地和人民作為賞賜給功臣、貴族的后代或者宗室的一種手段,然后在各個地區組成諸侯國或者藩地,那么這些諸侯或者藩王在當地就享有了一定的統治權力,當然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依舊要保證他們隨時聽候君王的命令,并且要將賦稅和產物上交給君王,在君王有需求的時候還要協同君王作戰等等,這就是分封制的內容。
同時分封制的內容還顯示出這是一種以子嗣為傳承方式的分封制度,雖然在分封制的內容中沒有明確規定,但是每個諸侯或者藩王都可以將這種地位傳承給自己的子孫后代,若是沒有特殊情況諸侯或者藩王的地位將會一直傳承下去。從分封制的內容中也可以看出諸侯和藩王雖然在各自的封地上享有統治權,但是這種權力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才顯示出來的,歸根結底這一切最終還是集中到君主的身上。也就是說分封制的內容還是為君主直接服務的。
分封制的特點
一是分封的對象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同姓王室貴族異姓功臣貴族、先代帝王后裔和邊遠氏族部落首領等。
二是周天子是最高統治者。在分封制下,周天子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
三是權利與義務相結合。具體地說,就是周天子將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有條件地封授給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盡義務。
四是層層封授。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內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以對士實行再分封。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
分封制也稱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狹義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宗族姻親、功臣子弟分封領地,屬于政治制度范疇。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礎,在家庭范圍是為宗法制,在國家范圍是為分封制。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其特點是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完全一致。
這種制度確立于夏朝,發展于商朝,完備于周朝,影響于后來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
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內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貴族的嫡長子總是不同等級的大宗(宗子)。大宗不僅享有對宗族成員的統治權,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權。后來,各王朝的統治者對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漸建立了由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周天子世代以嫡長子世襲相傳,其他諸子由周天子分封到各地,成為一方的諸侯。在各諸侯領地內,除諸侯由嫡長子繼承外,還再分封其余各子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如此層層分封,形成了森嚴的等級制度??梢姡缘臻L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