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感情秘史
曹操一生只為女人落過一次淚卻不曾擁有她,這個女子名叫來鶯兒,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曹操的感情秘史,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曹操的感情秘史:
東漢時,在帝都洛陽有個色藝俱佳的歌舞妓,名叫來鶯兒,名氣很大,來看她的人絡繹不絕。來鶯兒生性孤高雅潔,在臺上和臺下判若兩人。臺上,她熱情奔放,能使她的聽眾和觀眾近乎瘋狂;臺下,她卻沉默寡言,又使得想一親芳澤的人,不得不偃旗息鼓。
曹操是個愛江山、愛人才、也愛美女的人。他久聞來鶯兒的大名,也非常想見識一下。于是他喬裝打扮一番就去洛陽城里找來鶯兒。來鶯兒婉轉的歌喉與曼妙的舞姿,曹操也被征服了。
這一年,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來鶯兒頓失依憑,孤苦伶仃,無處可去。來鶯兒是幸運的,因為她及時獲得了曹操的賞識。否則,董卓的這把火,恐怕她就在洛陽的這場浩劫中枯萎飄零得無影無蹤。
在混亂的世局中,曹操南征北戰,戎馬倥傯,來鶯兒也跟著曹操過著飄泊的生活,她成了軍中歌舞姬中的一員,用她們的演出來鼓舞士氣。雖然她并不喜歡,但是天下滔滔,哪里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所呢?她也只能如此。同時她也試著在戰爭的空隙里,以她的歌舞,為曹操調劑身心,以報答他的收養之恩。
不過感情從來不是理智的,無法控制。一個英俊的身影闖進了來鶯兒的眼簾,深入心底。他便是曹操府中的侍衛王圖。她不顧一切地愛上了他。這個時候的曹操正忙于軍國大計,也周旋于眾多美女之間,無暇顧及來鶯兒,所以并不知道他們倆的事情。
來鶯兒喜歡的這個王圖,魁梧而機警,一表人才,在丞相府中頗得曹操的賞識。曹操有意給他有升遷的機會,派他帶領一組人馬,深入敵境,窺探敵人的虛實以及囤糧的處所。這是一項十分危險、艱巨的任務,王圖對順利完成任務、全身而退的把握不大。王圖把情況告訴了來鶯兒,面對生離死別的情人,想到渺不可知的未來,來鶯兒淚流滿面地抱著王圖,不肯放手。不覺雞啼天曉,已然錯過了深夜出發的時間。
軍令如山,王圖被押入大牢,叛處死刑,侯令斬首示眾。
人們總是講英雄救美,當然偶爾也有美人救英雄。在曹操那里至少就有兩起,一起是蔡文姬救董祀,一起就是現在的來鶯兒救王圖。
來鶯兒跪在曹操的面前,顯得是那樣倉白無力,她反復講:“愿代王圖一死”也說出了她與王圖的私情。
死是容易的,但活著的人敢于將自己最見不得人的東西公之于眾,也需要很大的勇氣。
曹操在他的雄才大略背后,也隱藏著極大的孤獨。他對人世間的至情和至性,似乎有著超乎常人的鑒別能力。對來鶯兒的真情流露,十分感動。
但曹操還出了一道題讓來鶯兒在一個月內訓練出一個小型歌舞班,便同意來鶯兒可以代情人一死。他想通過這件事情進一步測試來鶯兒的真情摯愛。
開始了。來鶯兒愉快而坦誠的開始,除了救情郎的命以外,她也希望在自己死后,有人來接自己的班,為曹操分憂解難,以報答曹操的恩情。
一個小型的歌舞訓練班在曹操的丞相府中緊張的訓練,來鶯兒挑選了七位具有歌唱及舞蹈天賦的侍女,夜以繼日地進行訓練,從樂理、音質到舞姿、道具,盡其所知與所能,毫不保留地傳授。七位歌舞侍女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尤其是潘巧兒更是出類拔萃,幾乎可以追上來鶯兒的水平了。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是曹操給她的規定。本以為完成不了的,想不到都完成了。
訓練結束了,她們進行了回報演出,曹操很滿意。來鶯兒代情而死的時機也到了。來鶯兒坦然向曹操復命。這時曹操忽然有一絲憐憫襲上心頭,看著這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兒頃刻之間即將在人間消失,不禁脫口而出地說:“其實你可以不死啊!”
來鶯兒根本不曾重視曹操話里的一線生機,只是幽幽地說:“天下哪有這種道理,身犯重罪可以逍遙法外,不但本身難以自處,丞相又如何統御群下;再說賤妾有負丞相厚恩,也無顏茍活人世。”
曹操默然良久,非常激動,眼前的女子,已經大難臨頭,還為別人著想,為曹操著想,真是一位奇女子。
曹操默然良久,問道:“你想不想與王圖再見一面?”
萬萬沒有想到,來鶯兒自有她的一套愛情邏輯,她說:“當我決心代情人一死時,我與他的情感就已經圓滿地結束了,相見無補于事,不如不見!”
曹操非常感動,心想自己位高權重,卻不曾找到一個可以心甘情愿為自己慷慨赴死的紅顏知己。他黯然神傷,對來鶯兒說:“等我放了王圖后,再通知你吧!”
來鶯兒走后,曹操迅速傳見了王圖。王圖卻坦率地告訴曹操,他對于來鶯兒只是逢場作戲而已,并沒有真正的愛情可言。曹操火冒三丈,一腳踢倒王圖,本想將他處死,但又答允了來鶯兒不殺他,只好將他逐出丞相府。
曹操想,如果他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來鶯兒,即使能夠阻止她赴死的決心,勉強地活下去,但她一定會比死去更痛苦。
曹操打定了主意,便對來鶯兒說:“王圖已經釋放,逐回家鄉。念在你一片真情,且訓練歌舞妓有功,可以不死!”
來鶯兒感謝曹操的成全,卻不愿接受饒她不死的恩惠。她鄭重地向曹操行了跪拜大禮,轉身而去,去得那樣堅決,去得那樣坦然。望著她的背影,一生不知經過多少大風大浪的曹操,此刻也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凄切,流下了兩行淚水。
這是他第一次為女人流淚,也是最后一次為女人流淚。
曹操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后為魏王,去世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曹操在中國的影視劇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現,但在歷史上其實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帝王,毛澤東曾說“我的心與曹操是相通的”。2013年11月,復旦大學通過研究發現曹操既非一些史學家認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漢代丞相曹參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