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歷史書
想了解歷史,但又覺得讀正史太枯燥?小編為你推薦幾本有趣的歷史書吧,讀起來妙趣橫生,又能了解歷史。歡迎閱讀!
有趣的歷史書
《中國人史綱》
《中國人史綱》是臺灣作家柏楊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中國人史綱》完成于監獄之中,以近八十萬字的篇幅,講述和評論了從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時代到二十世紀第一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國歷史。全書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評論尖銳深刻,可洞幽燭微。
《復活的歷史》
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帝國在秦始皇手里誕生。但是,十五年后它就崩潰了。在歷史的行進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秦始皇、趙高、李斯、陳勝、劉邦、項羽……這些顯赫一時的人物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歷史學家李開元教授帶領我們穿越2200多年的時空,揭開歷史塵封的帷幕,體驗歷史的復活。
劉邦與秦始皇,是隔世的兩代人嗎?劉邦與項羽,是敵人還是兄弟?項羽是在黃河邊上破釜沉舟嗎?趙高,是宦官還是人才?誰是秦帝國的真正毀滅者?……日本就實大學教授李開元研究秦漢史三十年,鉤稽史料,遍游歷史發生現場,從蛛絲馬跡中發現真相,從容揭開歷史的謎底,讓波瀾壯闊的歷史復活起來。
《萬歷十五年》
這是一部打開中國人視野的經典之作,被譽為“像一道匕首,撕開了由意識形態統治歷史寫作的鐵幕”。
萬歷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在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后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系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這篇文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從晚清到民國》
長江三峽的曲折動蕩,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中國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帶。鴉片戰爭,揭開了中國二千年一遇的“社會文化大轉型”的序幕。在史學大家唐德剛的慧眼中,“人文史觀”一如“自然史觀”,1840年的一場戰役不僅掀起了中國社會政治形態的大變革,也使歷史潮流中的長河,尤需歷時百年的詭譎動蕩,方能進入壯闊的太平洋。唐德剛交融三峽史觀與人文探索于本書,成就一部客觀而深入的中國近代史書。
《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秦帝國崛起于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但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帝國所編織的社會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傳統,今天仍然規范著我們的生活,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秦帝國崛起于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樸、創新求實精神。她崇尚法制、徹底變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歷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最偉大的帝國革命,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使中國農業文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轉型。
在這部堪稱鴻篇巨制的藝術佳構中,作家力圖藝術地再現,在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戰國末年,面臨亡國之禍的秦國于列強環伺之下,從秦孝公開始,篳路藍縷,變法圖強,經過幾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終掃六合而一統天下的艱辛悲壯歷程。全書共分為六部《黑色裂變》《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秋》《鐵血文明》《帝國烽煙》。
《北洋軍閥史話》
本書上起袁世凱小站練兵,下迄張學良東北易幟,歷時五十年,勾畫出清末民初軍閥紛爭的歷史畫面。
北洋軍閥,是指北洋時代擁兵干政的軍人,他們多為袁世凱培植的卵翼,以“我北洋團體”、“我北洋派”自稱。
北洋軍閥既代表袁世凱和他的這股勢力,同時也代表了他們統治大半部中國的這一時期。
《北洋軍閥史話》是丁中江先生積累多年心血的力作,資料翔實,記述完整,對中國近代史、尤其是北洋軍閥史的研究很有參考價值,是一部既能增長知識又可閱讀欣賞、宛如文學作品的歷史讀物。
作者以新聞分析手法處理大量歷史資料,條理井然,眼光獨到,書中附有大量珍貴資料和圖片,對填補坊間有關民國初年歷史著作的缺失極有助益。
《如果這是宋史》
對一個官宦時代的全景式展示
人人都是刀斧手,個個都是權謀家。
解讀歷史政治運作與權力之道,記錄無數無情的謀略與無比的忍耐。
一部白話通俗宋史,作者以亦雅亦俗、亦莊亦諧的寫作方式,在生動、有趣地講述歷史故事的同時,敘述了歷史上值得人們思考的大大小小的無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