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統一運動領導者馬志尼
馬志尼是意大利作家、政治家,意大利愛國者,民主共和派左翼領導人和思想家,近代意大利資產階級革命家,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中和派領袖。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意大利統一運動領導者馬志尼。
列寧眼中非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馬志尼馬志尼(又譯朱塞佩·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年6月22日-1872年3月10日),統一的 意大利的締造者之一,歷史學家說:“意大利的統一,歸功于馬志尼的思想,加里波第的刀劍和加富爾的外交”。由于本身政治才干的不足,意大利是由他的對手薩伏依王朝統一的,他對這一結果有極大的不滿,嘆息道:“我要的是一個青年的意大利,你們卻給了我一個木乃伊”。
馬志尼(1805~1872) Mazzini,Giuseppe意大利革命家,民族解放運動領袖。是意大利建國三杰之一(另兩位是撒丁王國的首相加富爾和號稱“兩個世界的英雄”加里波第)。列寧把他歸為馬克思主義以前的非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
1805 年6月22日生于熱那亞,1872年3月10日卒于比薩。14 歲進熱那亞大學學醫,后轉學法學。1827年大學畢業后以律師為業,并為進步刊物撰寫文章。并希望成為戲劇家或歷史小說家。1830年加入燒炭黨。同年11月因叛徒告密被捕。1831年被驅逐出意大利,同年 8月在馬賽建立青年意大利黨。黨的宗旨是發動革命起義,推翻奧地利封建主的統治,把意大利聯合成為一個自由、獨立、統一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1833 年7月,該黨在熱那亞發動起義,因一軍士告密而失敗 ,馬志尼被缺席判處死刑,青年意大利黨瓦解。后提出更廣泛的革命計劃,建立“青年歐洲運動”,并協助建立“青年德意志”、“青年瑞士”和“青年波蘭”。馬志尼于1837年流亡倫敦。在不列顛博物館潛心研究,并為幾家雜志撰稿。雖然身無長物,仍為僑居倫敦的意大利兒童開設學校,創辦了《人民使徒報》,在該報發表了《論人的責任》一書。
1840年宣布重建青年意大利黨。旨在喚起意大利民族覺醒。1844年,與他來往密切的班迪耶拉兄弟因在意大利的卡拉布里發動起義失敗被處死,他懷疑英國政府曾偷拆其信件,將起義計劃告知那不勒斯當局。很快就在英國議會中掀起軒然大波,英政府不得不承認確有此事。至1847年他創建“國際人民聯盟”時,得到許多英國自由黨人支持。
1847年創建國際人民聯盟。意大利1848年革命期間回到米蘭,主辦《意大利人民報》。他深信在帝國羅馬和教皇羅馬之后將是一個人民的羅馬。1849年2月9日羅馬共和國成立后,被推選為共和國三執政之一,成為政府的實際首腦。實行一系列進步的資產階級民主改革,其中包括把僧團的全部動產與不動產收歸國有,取消教會法庭,建立世俗法庭和降低進口關稅等。后因教皇吁請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和兩西西里王國集體進行干涉 ,法國軍隊在意大利登陸,共和國經過英勇抵抗終于覆亡。馬志尼被迫再次流亡國外。
1850年在倫敦建立歐洲民主派中央委員會;1851年建立意大利之友社;1852~1853年先后發動與組織倫巴第反奧起義和米蘭反奧起義。1857年起,把攻擊矛頭指向兩西西里王國和波旁王朝,進行兩次遠征,但均未成功。1858年在倫敦出版《思想與行動》雜志,提出了:“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有價值”的觀點。為建立統一的意大利而積極奔走,1860年支持G.加里波第遠征南意大利,那不勒斯解放后,勸說加里波第進軍羅馬,未成,被迫再次遷居國外。
1870年,他在前往西西里領導共和黨人起義途中遭捕,獲釋后創辦新報《人民羅馬報》,為繼續喚醒國人靈魂而努力。直至1872年3月10日去世。固然,馬志尼未能親眼看到自己事業的成功,但他在意大利乃至歐洲歷史上當之無愧地占居重要的一席之地。
宗教思想宗教思想上馬志尼是一個反對傳統天主教的____徒。他認為每個人的天良深處都存在著宗教意識,但是他反對一般宗教所具有的偶像崇拜,他沒有認為上帝是神圣的。正是在這種宗教觀的影響下,他極力的反對教皇的統治,雖然在引導意大利走向獨立和統一的過程中他曾想過得到教皇庇護九世的支持,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過要把教皇趕下臺的政治理念,同時,這種宗教思想亦使他成為一位堅定的反君主制人士,不論是君主專制抑或是立憲君主制。在他眼中,共和制才是國家存在的最合理形式。馬志尼的政治觀與他的宗教觀是緊密相連的,由此可以看出馬志尼是一個忠實的宗教主義者,但是他力圖將基督____為一個適應于革命以及革命后所要建立的政治體系的新宗教。同時他宣揚他的新宗教思想其實是在為革命人士尋找一種共同的信仰和宗旨,他正是在為他所描繪的社會尋找或是創造一種賴以存在的共同信仰和宗旨。這也許就是馬志尼提出新宗教思想的原因。
國家建設關于國家的建設,馬志尼有一套獨特的理念。他認為“國家是為道德而存在的”,在他的眼里,道德是一個國家存在的基礎,亦是一個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的賴以存在的基礎,而道德的來源是責任。馬志尼對責任看得很重,他把所有事情都上升到責任的層面,而在他的國家理論當中,國家的責任就是:確保自由與鼓勵合作并使之與自由相協調。馬志尼畢其一生為革命而戰,為的就是意大利乃至全歐洲的自由,但他似乎并沒有能過弄清楚自由的確切含義,在他的思想里,自由就是“連民主政治都沒有正當理由予以侵犯的本質性自由”。他不僅避而不談不道德行為的自由,而且避而不談反社會傾向的自由,這不僅會誤導意大利民族的自由意識,而且會被別有用心者利用。
自由理念馬志尼認為自由應該通過合作來實現的,沒有合作,自由就毫無意義,既然國家是為自由而存在的,國家就用該鼓勵合作。但是馬志尼的合作觀亦帶有明顯的缺陷,參與合作的人不受任何約束這一種絕對自由的思想只會導致這一種合作的分裂與解體,同時也導致了自由的喪失,然而馬志尼終其一生也沒有注意到這一絕對自由思想的危害性。但是馬志尼的自由主義把教育自由排除在外,他認為教育并沒有自由可言,國家應該對教育施加大規模的干預。在馬志尼眼里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所以馬志尼將教育視為國家應當承擔起的有一重要責任。馬志尼明顯沒有看出自己這一套教育理論的巨大缺點:一旦教育遭到政府的大規模干預,教育就會迅速政治化,而這樣一種政治化極強的教育只會成為一種統治工具而無道德可言;他更沒有看到教育自由與人身自由之間的關系,教育自由的喪失最終也只會導致人身自由的喪失。馬志尼一直在強調自由但其思想當中卻暗含了諸多破壞自由的因素。關于國家整體的問題,馬志尼一直是以為堅定的共和主義者,馬志尼很大程度上誤解了立憲君主制,他并不認為這是一種民主的制度,因而自始至終他并沒還有想過將意大利改革為一個立憲君主制的國家,他并沒有看到改變一種制度比創新一種制度要來的容易一些。這就是他終其一生都在進行一種毫無結果的反君主運動的原因??偟膩碚f,馬志尼的理想是建立一個以絕對自由與合作為基礎的共和國,但這只是一個難以實現過于理想化的國家。
民族意識馬志尼是一個民族意識很強的人。而他的民族主義似乎是一種泛歐的民族主義。他在為意大利革命奔波的同時亦在極力地將意大利革命上升成為歐洲革命,將青年意大利組織發展成為青年歐洲組織。他的這一種泛歐民族意識在其政治上的體現就是反對“不干涉政策”,他反對一個國家不應該干涉別國內政的論調,所以他在流亡國外期間一直在爭取英法等國支持意大利革命,在他的晚年,他還與普魯士達成了一個最終沒有付諸實踐的交易。在他看來一個民族的獨立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還離不開外國的支持。不知道馬志尼本人有沒有考慮到在這一種干涉背后所隱含的對一個民族發展的危害,外國的干涉并不可能是沒有利益動機的幫助,其實法國對意大利城市的占領就已經告訴馬志尼這一事實,但他似乎一直都沒有放棄這一種想法。他的民族主義的泛歐性還體現于他對歐洲聯盟的一種設想,他設想以意大利民族為先導,在全歐洲進行民族解放革命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類似于美國的聯邦形式的歐洲聯盟,看來歐盟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馬志尼的年代。馬志尼的民族思想中包含著十分強的民族優越感,他認為意大利民族曾經以法律和藝術征服歐洲,現在的意大利也會以革命來感染歐洲,意大利將成為全歐洲的先導,他的這一民族優越感使得他并不關注殖民主義,他認為亞洲就應該從屬于歐洲,從屬于一個統一的歐洲聯盟,由此可見,馬志尼的民族思想還是存在著非常大的局限性的。
馬志尼對意大利的獨立與統一,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理論,但他的過于理想化的理論始終無法實現,他思想上的局限想或多或少地阻礙了意大利革命的進程,但他對意大利革命的影響總體上是正面的和積極的,他始終是意大利獨立三杰之一,無可否認的意大利獨立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