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征服戰爭的結果
諾曼征服加速英國封建化的進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強大的王權統治,沒收反抗的盎格魯薩克遜貴族土地,分封給隨他而來的法國封建主。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諾曼征服戰爭的結果,希望對你有用!
諾曼征服戰爭圖片
諾曼征服戰爭概述
諾曼征服(Norman Conquest)/ 海斯廷斯戰役(battle of hastings)
以諾曼底公爵威廉(約1028~1087)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征服。1066年初,英王懺悔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死后無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羅德二世被推選為國王。威廉以愛德華曾面許繼位為理由,要求獲得王位。
1066年9月末,威廉召集諾曼底、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地封建主進行策劃,率兵入侵英國。英王哈羅德迎戰。10月14日,雙方會戰于黑斯廷斯。英軍戰敗,哈羅德陣亡,倫敦城不戰而降。12月25日,威廉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國國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諾曼王朝(1066~1154)開始對英國的統治。殘存的英國貴族頑強抵抗,均遭殘酷鎮壓。1071年,威廉一世鞏固了他的統治,獲得征服者的稱號。
諾曼征服加速英國封建化的進程。威廉一世建立起強大的王權統治,沒收反抗的盎格魯薩克遜貴族土地,分封給隨他而來的法國封建主。受封者要按照土地面積的大小,提供一定數目的騎兵,并親自率領他們為國王作戰。大封建主又把自己土地的一部分再分封給下級,也要求他們提供騎兵。通過這種土地分封建立起封建土地的等級所有制。威廉一世還極力擺脫教皇對英國教會的干涉,把英國教會控制在自己手中。威廉一世主要依靠法國貴族進行統治。在統治機構、法律上仍沿用英王舊制。1086年,他召集封臣,令這些人一律向他行臣服禮及宣誓效忠,建立了英國封建主都須以對國王效忠為首要義務的原則,同年還進行了全國范圍的土地調查。諾曼征服后,在英國出現了封建莊園,封建領主是莊園最高統治者,大部分農民喪失人身自由,淪為農奴。
諾曼征服戰爭過程
在11世紀肇始之際,也就是諾曼人在現在的法國北部定居大約100年之后,他們開始作為歐洲的軍事列強迅速崛起。此時,雖然這些北歐海盜的后裔已經變成了_,并且說著法語,但他們骨子里仍然是一群武士。諾曼人在意大利取得了第一場勝利,但他們最偉大的成功卻是在1066年征服英格蘭。
大約在1016年以后,諾曼的貴族開始到意大利尋求冒險。一開始,他們只是作為雇傭兵在其他民族的軍隊中作戰。后來,諾曼人慢慢地占領意大利的南部地區。在意大利,諾曼人勢力的日益強大導致了他們與盤踞在北方的教皇利奧九世之間的戰爭。1053年,教皇的軍隊與諾曼人在意大利南部的奇維特拉遭遇。人數雖不占優勢但全部都是騎兵的諾曼軍隊分左、中、右三個區域列成陣式。阿弗薩的里查德麾下的右翼主力攻擊并驅散了教皇的騎兵。然后,由里查德親自率領的騎士兵團從教皇步兵的身后實施包邦部諾曼人的騎兵主力則從正前方發動攻擊。諾曼人將敵隊騎兵之間,在經過艱苦的搏殺之后。最終贏得了戰斗甚至連教皇也成了他們的俘虜。
然后諾曼人從他們在意大利的南部邊界向阿拉伯治下的西西里島發動了攻擊。1061年5月,羅杰攻擊并占領了西西里城。由于騎兵在諾曼人的作戰戰術中非常重要,羅杰只能冒險將騎士們所用的戰馬用船從意大利本土運送到西西里島。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樣一種行動似乎并無奇特之處,但是在中世紀,運送戰馬漂詳過海去打仗無疑是勇敢而新奇的發明。
正當羅杰展開征服西西里全島的漫長戰事之際,他的哥哥羅伯特·吉斯卡爾(Robert Gulscard)把拜占庭人清出了意大利南部。在諾曼人剛剛到達意大利南部時,那里還是拜占庭帝國的一部分。而到1068年,就只剩下亞得里亞海(Adriatic)達的港城巴里(Bari)尚在拜占庭的控制之下。是年8月,吉斯卡德包圍了該城,并用船只封鎖了海港的出口。在堅守長達三年之后,巴里城終于陷落了。
1081年,吉斯卡德包圍了拜占庭的沿海城市都拉佐(Durazzo,現在阿爾巴尼亞境內的都拉斯)。這一次他遇到了麻煩,因為有一支龐大的拜占庭軍隊前來救援。在隨后的戰斗中,拜占庭的步兵精銳瓦蘭吉衛隊(Varangian,本身也是北歐海盜出身)一開始就把諾曼騎兵趕回了大海。面對士兵們由于潰敗而帶來滿臉恐懼,吉斯卡德把那些驚慌失措的騎士集合起來,以求孤注一擲。他率領部下發起最后的、猛烈的也是必勝的攻擊。拜占庭軍隊被擊潰了。
但是,這場勝利并不僅僅是騎兵的功勞。諾曼人在戰斗中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還在于他們的騎兵和弓箭手已經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當騎士和弓箭手試圖各自獨立地戰勝敵人時,他們往往面臨巨大的困難。但當他們通力合作時,他們卻變得令人恐怖。在都拉佐,諾曼弓箭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壓制住了瓦蘭吉刀斧手的進攻,用箭而驅散了敵軍密集的陣列、并為騎士們做好充分準備發起沖鋒創造了機會。
1083年,拜占庭人又奪回都拉佐。兩年之后,羅伯特'吉斯卡德因病去世。在西西里島,他的弟弟羅杰的聲勢越來越強大。1093年,他攻占了全島,從而使西西里島和意大利南部全部落入了諾曼人之手。
1066年1月,英格蘭國王懺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將王位傳給具有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貴族哈羅德.高德文森(Harold Godwinson),諾曼底的威廉公爵自稱愛德華選中他為英格蘭的合法國王繼承人。事實上,當哈羅德于1064年在諾曼底沿海被擊沉成為威廉的階下囚之后,他本人迫于威廉承諾拱讓英格蘭的王位。然而,一旦回到英格蘭,哈羅德并無為威廉讓位之意。威廉不得不動用一支龐大的軍隊大舉入侵英格蘭,用武力硬是把皇冠從哈羅德頭上奪了過來。
哈羅德清楚威廉正在籌劃一次進攻。他把軍隊駐扎在英國南一線,對敵船的動向保持嚴密的警戒。然而直到1066年一直沒有發現諾曼人的入侵船隊,于是哈羅德便把軍隊撤退。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諾曼人的船隊已經整裝。在向英格蘭發動進攻之前,威廉耐心地等待著發動進攻的時機,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3月18日,英格蘭遭到了攻擊--但卻不是來自諾曼底!同視艦哈羅德王位的挪威人哈拉爾德·哈德拉達(Hadrada)在英格蘭北部登陸,并于9月20日在約克外的福爾福德(Fulford)一役中擊敗了哈羅德的將領。在倫敦的哈羅德迅速揮師北上。9月25日,他在約克城斯坦福橋(Stamford)經過慘烈的戰斗一舉擊敗了哈軍隊。然而,哈羅德還沒有來得及收拾戰場,就不得不地揮師南下,途經倫敦補充軍隊后,去面對南方新的威脅,諾曼人登陸了。
威廉于同年9月28日在英格蘭南部海岸登陸,并在黑斯廷斯(Hastings)建立了一個據點。他命令部隊洗劫當地的村莊,收集食物并同哈羅德開戰。10月13日,威廉得知哈羅德從倫敦率領部隊到達了這一地區。從倫敦到黑斯廷斯有55英里),而這些盎格魯-撒克遜人僅僅花了48小時就趕到,考慮到當時英國糟糕的路況,只不過是一條條泥濘的,部隊長途跋涉的疲憊,這是場何等艱苦的行軍!
諾曼征服戰爭結果
翌日,作戰雙方在黑斯廷斯遭遇。盎格魯-撒克遜占領黑斯廷斯附近的森萊克(Senlac)山丘這一有利位置,諾曼人大開殺戒。戰斗持續數小時,難分勝負,直到哈羅德被殺,膠著狀態才最終被打破。諾曼人乘勢掩殺,一舉摧毀了哈羅德的疲憊之師。戰斗結束后,諾曼人繼續向不遠的港城多佛爾挺進。
盎格魯-撤克遜人拒絕向長驅直入的諾曼人獻出他們的首都倫敦(London)。為了使他們改變主意,威廉故伎重演,再一次命令他的部隊襲擊和恐嚇當地的居民。最后,倫敦不得不向入侵者打開了她的大門。1066年圣誕節,諾曼底的威廉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國王,即威廉一世。在隨后的幾年中,威廉統治著他的新領地。他建立了許多城堡,以便使他的貴族們通過這些城堡用殘酷的手段控制著附近的鄉村地區;他奉行"鐵血"政策,撲滅了反叛的星星之火。到1072年,諾曼人對英格蘭的征服真正完成了。諾曼人開始擴展他們新王國的版圖,入侵了威爾士,并在愛爾蘭的一些地區定居下來。
諾曼征服在英國產生重要的后果。它加速完成在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就已經開始的封建化過程。威廉在征服英國各地之后,大批沒收盎格魯·撤克遜的貴族土地,酬勞親屬和隨從。教會也由法國主教接管。就統治階級的-層幾乎全是外來者。只有盎格魯·撒克遜本土階層還保有自己的小塊領地。隨著土地主人的更換,災民受到進一步的奴役。大多自由和半自由農民,都被征服者樁他們所熟悉的法國方式變為災奴。
征服者威廉在英國樹立強有力的王權。諾曼封建主在征服過程中從國王手里得到封土,必照恢國王的規定服用役,檄納賦稅,尤其是采邑繼承稅。威廉不但要求直屬的附胎宣誓效忠,而且也要求臣下的附席宣誓效忠,并服取役。這和法國流行的封臣只對直接封主效忠的制度迥然不同。威廉在沒收盎格魯。擻克遜貴族土地的時候,曾把全部耕地的七分之一以及大部森林據為已有。這樣,國王誼接的頓地就大于任何一個封建主的飯地。土地的分封又是隨潰征服的進展逐瀕進行的,港到各封建主手中的頓地分散在各個地區,并不聯成一片。這使他們倆不得不割地自報,與王校對抗。
1086年,威服在英國全塌實行土地普查,拓印成土地滿冊。其中群規范城每郡有多少做地咫于國王,多少屬于大封建主或教會顧主,每個封建主有多少臣屬,每個莊園有多少土地、牲畜,多少依附農民、奴隸、自由農民,多少森林、草地、牧塌、池獄、蹭坊以至各種手工業等等;還配就每個世贛頒地大的有多少貨幣收入。編制土地清冊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便于向頓地征稅。人民面對清查就像面臨末日審判一樣,因此被稱為《末日審判書》。根據普查的數字,11世紀未到12世紀初英國的有一百五十萬人口,其中有百分之五住在城市,強大多數比在農村。農業是居民的主要生業,牧畜業只盛行于東北部的的克郡和林肯郡一帶。在諾曼征服前就已形成的莊園,是英國封建探路的基礎。
諾曼征服后的英國農民,處境仍然困苦。1086年,恢復征收所用丹麥金,這對農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12世紀中葉的封建混亂,加之地皮惡化。農奴所負極的義務不斷加重,程役資本。教會征收什一稅,擴及收成以外的其它產品如牲畜、羊毛等等,稱為"小什一稅"。到13世紀時,農奴使用公有牧:溫和草地的權利也被剝奪。農民抗租、抗役,利用殘存的村社組織和領主進行隱蔽或公開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