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倫在南北戰爭中的作用
南北戰爭是一場發生在1861年的美國內戰,這長戰爭一共持續了五年的時間。南北戰爭的參戰雙方都是美國的軍隊,分別是美國北方的軍隊和南方的軍隊。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張伯倫在南北戰爭中的作用,歡迎大家閱讀。
張伯倫在南北戰爭中的作用
張伯倫是一位在南北戰爭中著名的合眾國將領,他戰績卓越,被人稱為“葛底斯堡的雄獅”。
張伯倫出生于1828年9月8日的于緬因州的布魯爾。年輕時期的張伯倫成績十分優異,畢業于包林大學,后被該大學聘為修辭和演講學教授,之后又成為了現代語言學教授。
19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張伯倫棄筆從戎,參加了北方的志愿軍。被編入第20緬因志愿步兵團的副指揮官,他的上司名叫阿爾伯特·艾姆斯。他是張伯倫在戰爭中最好的導師。
張伯倫參加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南北戰爭中著名的安特提姆戰役,張伯倫被血肉橫飛的戰場嚇傻了,幸虧艾姆斯指揮有度,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南方軍隊的進攻。經過這場戰役之后,張伯倫開始跟隨艾姆斯學習戰場經驗。但是艾姆斯在查爾斯韋拉戰役中陣亡,張伯倫接替了他的位置。
1863年6月,是張伯倫獨立指揮的第一場戰役,也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戰役,同樣是南北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葛底斯堡戰役。張伯倫率領第20緬因團駐守一座小山頭,南方軍隊在第二天就開始朝著他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沖擊。張伯倫率領他的士兵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直到彈盡糧絕。
南方軍隊發現張伯倫的情況之后,又發動了更為猛烈的沖鋒。張伯倫號召士兵,拔出配到,沖下山頭和敵軍展開了肉搏戰。最終經過慘烈的白刃戰之后,終于有一次將敵軍擊退,而張伯倫的士兵,由一千人銳減為不到兩百人。
1865年,張伯倫受到北方總司令格蘭特的要求,出席了阿托馬托斯戰役的受降儀式。戰后,張伯倫重新返回包林大學任教,直至其去世。
南北戰爭中的著名將領
在美國的南北戰爭出現了很多名將,其中北方比較著名的有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和威廉·特庫賽·謝爾曼等人,南方主要有羅伯特·愛德華·李以及托馬斯·喬納森·杰克遜。這些人無論是戰勝方還是戰敗方,都在這場戰役中聲名鵲起。
格蘭特是美國聯邦軍總司令,也是南北戰爭名將第一人。在領導的北方軍隊很快攻克了南方的首都里士滿,成為了在南北戰爭中的英雄。相對與格蘭特來說,謝爾曼的軍事戰績則更為傲人,他是北方軍隊的陸軍總司令,他采取不計一切后果,對南方的經濟、城鎮進行破壞的軍事行動,還下令火燒了亞歷山大。這也就是現在熟知的“三光政策”,謝爾曼是其發明者。謝爾曼和格蘭特一起,制定了向大海進軍的軍事策略,迅速摧毀了南方的幾個經濟、軍事重鎮,嚴重挫敗了南方軍隊的斗志。
南方軍的將領比起北方軍來,毫不遜色。尤其是羅伯特·李,堪稱是南方第一將領。他是后期南方軍的總司令,多次挫敗過北方軍的進攻,最終在彼德斯堡戰役中,被北方軍隊重重圍困,彈盡糧絕之下,向北方軍投降。除了羅伯特·李之外,及托馬斯·杰克遜也是南北戰爭名將。其指揮過最著名的戰役是馬那薩斯會戰。這場戰役中,北方軍隊以3.5萬人向南方首都里士滿發動攻擊,杰克遜所部軍隊僅有2.2萬人,他率軍死守防線,北軍多次進攻都被他擊退,最后在援軍趕到的情況下,擊敗了北方軍。也因為這場戰役,杰克遜獲得了“石墻”的稱號。
南北戰爭發生了什么
南北戰爭是一場發生在1861年的美國內戰,這長戰爭一共持續了五年的時間。南北戰爭的參戰雙方都是美國的軍隊,分別是美國北方的軍隊和南方的軍隊。那么到底南北戰爭是怎么回事呢?
關于南北戰爭是怎么回事還要從這場戰爭的原因說起,之所以發生這場戰爭是因為在當時南北方所追求的利益是不同的,北方軍隊因為工業革命,使得當地的經濟有了快速的發展,這時北方軍隊想要連并南方地區,占領更多的土地來壯大實力,可是并沒有那么容易,當時南方有許多奴隸主,他們的目的是讓更多的洲發展奴隸制,因為南方實力較強,曾多次取勝。于是在一定程度下,激起了北方軍隊的不滿,于是南北戰爭就在1861年爆發了。
在戰爭中,雙方各有優勢,對于北方軍隊而言,他們因為經濟的迅猛發展,經濟實力超過南方,而且人口也是南方的兩倍多。而南方唯一的優勢就是他們在之前參加過美墨戰爭,他們的軍隊有足夠戰斗經驗,而且指揮官經驗也是很豐富的,在戰場中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能及時的調整策略。這場南北戰爭一共進行了多次會戰,其中有馬那薩斯會戰,這場會場北軍因為經驗不足,訓練不到位敗給了南方。半島會戰幾乎是打平手了。
在之后的革命戰爭階段,北軍也在前期學到了許多經驗,不斷調整策略,軍隊直逼南方,把當地的奴隸都驅散了,南方經濟便趨于瓦解,最后南方軍隊的指揮官投降,南北戰爭以北方軍隊勝利而結束。
看了“張伯倫在南北戰爭中的作用”還想看:
1.籃球明星張伯倫介紹
2.NBA籃球名人威爾特·張伯倫介紹
3.英國首相張伯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