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基本簡介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對漢人稱大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統(tǒng)治中國全境的半封建半奴隸制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疆域廣闊的王朝,也是首次征服全中國地區(qū)的征服王朝。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元朝基本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元朝疆域版圖圖片
元朝基本簡介
元朝歷史通常可以分為兩個到三個階段,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立國漠北,定國號為大蒙古國;到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漢地,打敗南宋,金與西夏,將國號改為大元之際,共六十六年,稱為大蒙古國時期,又稱蒙古帝國。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漢地,將國號改為大元后,直到1368年元惠宗出亡為止,共九十八年,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元朝歷史。元惠宗出亡后依舊以大元為國號,至1402年鬼力赤殺順天帝坤帖木兒,改國號為韃靼為止,共三十四年,稱為北元時期。
1206年(金章宗泰和六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奉鐵木真為大汗,上尊號成吉思汗,蒙古汗國建立。蒙古汗國在1259年蒙哥汗去世后分裂為大汗之國和四大汗國(金帳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四大汗國名義上服從蒙古大汗宗主權(quán)。
1218年蒙古滅西遼,1227年6月滅西夏,1234年滅金朝,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滅大理,1279年消滅南宋政權(quán)。
成吉思汗時,蒙古沒有固定的首都。1235年,太宗窩闊臺建都哈拉和林。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上都。1272年定都燕京,稱為大都。
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忽必烈成為中國皇帝。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明軍攻占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退出中原,與明王朝對峙,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國韃靼,北元亡。
元朝的地域信息
元朝的前身為蒙古汗國,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成立時領(lǐng)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qū)(今貝加爾湖一帶)。
經(jīng)由成吉思汗等蒙古諸汗的經(jīng)營,以及三次西征之后,蒙古汗國東達日本海與高麗、北達貝加爾湖、南到安南、西達東歐、黑海與伊拉克地區(qū)。成吉思汗時期分疆裂土給東道諸王與西道諸王,東道諸王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大多分封于塞北東部與東北地區(qū),從屬性很高。西道諸王是成吉思汗的兒子,獨立性很好,其中分封長子術(shù)赤于咸海、里海以北的欽察草原,后由拔都成立欽察汗國;封次子察合臺于錫爾河以北的西遼舊地,史稱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分封于乃蠻舊地,后由海都建立窩闊臺汗國;蒙古本部由幼子拖雷獲得,后由蒙古大汗直轄。至于又稱漢地的華北地區(qū)、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河中地區(qū)、伊朗地區(qū)與吐蕃由蒙古大汗直轄。
1279年元世祖在建立元朝后南滅南宋,一統(tǒng)南宋地區(qū),當時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亞南部,越過貝加爾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自滅亡南宋后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與爪哇等國有所沖突,然而疆域大體趨于穩(wěn)定。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臺汗國先后攻滅窩闊臺汗國,元朝取得窩闊臺汗國東部部分領(lǐng)土,領(lǐng)土達1400萬平方公里。
元朝的藩屬國有高麗、緬甸、安南、占城、爪哇及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國。北有漠北諸部、南有南洋諸國、西有四大汗國。其中有兩個直屬的藩屬國,即高麗王朝與緬甸蒲甘王朝,分別建立征東行省與緬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窩闊臺汗國的海都意圖奪回汗位而聯(lián)合欽察汗國與察合臺汗國反元,史稱海都之亂。直到1304年元成宗時期,元廷與這三大汗國達成和議,并與伊兒汗國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成為元朝的藩屬國,而元朝設(shè)立的行政機構(gòu)(如行中書省和宣政院)也未包括這些領(lǐng)土。而且元成宗并賜伊兒汗國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等漢文印璽,實質(zhì)上也承認其獨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臺汗國先后攻滅窩闊臺汗國,于元文宗年間編纂《經(jīng)世大典》時,將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與伊兒汗國作為元朝的藩屬國。
蒙元統(tǒng)一后的疆域是:北到北冰洋沿岸(包括西伯利亞大部),南到南海諸島,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中亞,東北至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鄂霍次克海,全國劃分為由中書省所直接管轄的首都附近的腹里地區(qū)(即今河北、山東、山西及內(nèi)蒙古部分地區(qū))、由宣政院(初名總制院)所管轄的吐蕃地區(qū)(今西藏),以及10個行中書省(分別為陜西、遼陽、甘肅、河南、四川、云南、湖廣、江浙、江西、嶺北行中書省)。
元朝的疆域空前廣闊,今天的內(nèi)地、滿洲、新疆、西藏、內(nèi)蒙古、外蒙古、澎湖,濟州島及南海諸島,都在蒙元統(tǒng)治范圍之內(nèi),還包括東西伯利亞大部分,中西伯利亞,東到白令海、錫金、不丹、庫頁島,克什米爾東半部、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朝鮮半島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