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群雄之郭子興介紹
郭子興(1302年-1355年),定遠(今安徽定遠)人,中國元末群雄之一,是后來使明太祖朱元璋后來能掘起的關鍵人物。子興家有財產,平時結交不少人物壯士,元末大亂,他于至正12年(1352年),他集結數千人取得濠州,即此時他任用朱元璋為十夫長。下面是元末群雄之郭子興介紹。
廣交豪杰
郭子興的祖先是曹州人。父親郭公在年青的時候以卜者的身分周游定遠,為人預言禍福,總是被他言中。縣城某富人有一瞎女還未出嫁,郭公便娶她為妻,家境逐漸富裕起來。郭公夫婦生有三子,郭子興是次子。當初郭子興出生時,郭公卜得一吉卦。郭子興長大后,養成了俠義的性格,非常喜歡結交朋友。適逢元朝朝政腐敗,動蕩不安,郭子興傾其家財,殺牛備酒,廣結壯士豪杰。
領導起義
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郭子興聚集了數千名年少體壯的青年,起兵攻占了濠州。朱元璋前來投奔。門衛懷疑他是間諜,將他捆綁起來,并將此事報告郭子興。郭子興覺得朱元璋相貌不同尋常,便令人解開繩索,與他交談后,將他收在帳下,升為十夫長。朱元璋多次跟隨出戰,屢立戰功。郭子興很高興,他的第二個妻子小張夫人也指著朱元璋說道:“這是一個奇人啊!”于是,將他們所撫養的馬公之女許配給朱元璋為妻,這就是后來的孝慈高皇后。[3]
當初,與郭子興一同起兵的有孫德崖等四人,加上郭子興為五人,各稱元帥,互不相讓。孫德崖等四人剛烈而魯莽,經常打劫搶掠,郭子興有意要削弱他們。四人為此不悅,便合謀想推翻郭子興。郭子興因此便經常住在家里不管事。朱元璋有一次乘無人在身邊時對郭子興說:“他們越來越與下層士卒合起來,而我們卻越來越背離,時間久了必然會被他們所控制。”郭子興對朱元璋的勸告聽不進去
內部不和
元軍攻破徐州時,徐州守帥彭大、趙均用率余部投奔濠州。孫德崖等因為他倆以前是有名的強盜首領,便一同推舉他倆,使他們的地位居于己上。彭大很有智謀,郭子興便厚待彭大而輕視趙均用。于是孫德崖等趁機挑撥趙均用說:“郭子興只知道有彭,而不知道有你趙啊。”趙均用大怒,乘機捉拿郭子興,將他幽禁在孫德崖家中。朱元璋從其他部隊回來后,大吃一驚,急忙帶領郭子興的兩個兒子將此事告訴彭大。彭大說:“只要有我在,看誰敢傷害你們的父親。”然后與朱元璋一起沖到孫德崖家,砸破械鎖救出郭子興,將他攙扶回家。”
直到元軍圍攻濠州時,雙方才排解以前的不滿,共同守城五個多月。城圍解除后,彭大、趙均用都自稱為王,而郭子興與孫德崖等卻仍然是元帥。不久,彭大死去,其子彭早住統領父親的部隊。趙均用一天比一天專橫,挾持郭子興進攻盱眙、泗州,并企圖加害郭子興。
此時朱元璋已攻取滁陽,便派人對趙均用說:“從前大王窮迫之時,郭公開門接納你,恩德非淺。大王不但不報恩,反而聽信小人之言要殺他,這樣的話,大王將會自剪羽翼,失去豪杰之心,我私下認為大王不應該這樣做。而且郭子興的部隊仍然很多,殺了他,你不會后悔嗎?”趙均用聽說朱元璋的軍隊十分強大,內心懼怕;朱元璋又派人賄賂他的左右,郭子興這才得以幸免一死,于是率領他的部隊一萬多人靠近在滁陽的朱元璋。
抑郁而終
郭子興為人梟悍善斗,性情耿直,但易怒多疑不容人。碰到事情緊急時,總是聽從朱元璋的計謀,就像對待自己左右手一樣信任他。但事情解決之后,便馬上又聽信讒言疏遠朱元璋。郭子興還將朱元璋左右辦事能干者都召去,慢慢地剝奪他的兵權。因此朱元璋在替郭子興辦事時更加謹慎小心。將士有什么進獻,馬皇后總是將它們送給郭子興的妻子。郭子興到滁陽后,想就地稱王。朱元璋勸阻說:“滁陽四面皆山,船只商隊不能通行,不是一個令人朝夕可以安穩的地方。”郭子興這才作罷。待到攻取和州,郭子興命朱元璋率領將士駐守和州。孫德崖因遇饑荒,就食和州境內,請求在城中駐軍,朱元璋接納了他。有人為此向郭子興進讒言,誣告朱元璋。郭子興連夜趕至和州,朱元璋前來拜見,郭子興怒氣十足,不與朱元璋說話。
朱元璋說:“孫德崖曾經監禁過你,我們應當防備他。”郭子興雖未說話,心里卻認為他說得對。孫德崖聽說郭子興到了和州,企圖引兵離開。前營已經出發,孫德崖正留在后軍察看,這時他的軍隊與郭子興的軍隊展開了戰斗,死了很多人。郭子興將孫德崖抓住,而朱元璋也被孫德崖軍所捉。郭子興知道后,大吃一驚,立即派徐達前去代替朱元璋,并將孫德崖釋放回去。孫德崖的部下釋放了朱元璋,徐達也逃脫回來。郭子興恨透了孫德崖,本想殺之而后快,只是因為朱元璋的緣故才勉強釋放了他,因而一直悶悶不樂。不久,就生病去世,歸葬于滁陽。
追封為王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并下詔命有關部門為之建廟,用中牢祭祀,免除他的鄰居宥氏的賦稅徭役,讓宥氏世代為滁陽王守墓。
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親手寫出郭子興的事跡,然后命太常丞張來儀將其刻在碑上。宣德年間,滁陽人郭老舍以滁陽王親戚的身份,到京城朝見。弘治年中,有一個名叫郭琥的人自稱是四世祖老舍,即滁陽王的第四個兒子,因而被授予冠帶奉祀滁陽王。不久,被宥氏揭發。禮官說:“滁陽王的祀典,是太祖所定,滁陽王沒有后代,廟碑上已經刻得很清楚了,因此老舍不是滁陽王的兒子。”郭老舍被剝奪奉祀的資格。
歷史評價
《明史》:元之末季,群雄蜂起。子興據有濠州,地偏勢弱。然有明基業,實肇于滁陽一旅。子興之封王祀廟,食報久長,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