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公主的下半生狀況
南陽公主是隋煬帝最寵愛的女兒,那么南陽公主亡國后的人生是什么樣的呢?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南陽公主的下半生狀況,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南陽公主的下半生狀況: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隋朝,那還真是件難事。隋朝和秦朝一樣,持續時間雖短暫卻極具影響力。它就如煙花綻放,剎那芳華,給后人留下永恒的思索。如果要找類似的例子,而這個例子又一定是個人的話,我想南陽公主是最合適的。南陽公主是隋煬帝最寵,半生繁華,但隋朝滅亡后,卻如花一般迅速凋零,只留下一世落寞。
隋煬帝的女兒不多,有名有姓的記載更少。許多人最熟悉的就是那個嫁給李世民做小的楊妃。她看起來就是父母無比寵愛的天之嬌女,長大后又做了圣明君王的妃子,肚子也爭氣,生下兩個皇子。無論怎么看,都應該是人生贏家。長大后才明白,楊妃一生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苦。不過相對于她的姐姐南陽公主來說,她不算慘。因為她是從來沒得到過什么疼愛,也就無所謂了,南陽公主卻是從幸福的云端跌到地底,經歷更為慘痛。隋煬帝楊廣為人似乎挺殘暴,建宮殿,修運河,筑長城,征高麗,樁樁都是大事,件件投入大精力。在他當政的短短十幾年里,他就沒消停過。東南西北地巡游,只是無論他到哪里,他都帶著南陽公主。
南陽公主公元586年出生,父親是楊廣,大隋王朝的晉王殿下,母親蕭氏,是西梁國公主。作為長女,南陽公主一出生就受到了諸多的祝福。雖然此時楊廣還未被立為太子,但楊廣在兄弟當中,地位也不低。
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揚州總管,手上有重兵開皇十九年,南陽公主十四歲。楊廣為她精心挑選夫婿,最終花落宇文家,她嫁給宇文述的二兒子宇文士及。宇文述和楊廣的關系是鐵得不得了。宇文述生性嚴密,政治經驗極為豐富。北周宇文護時代,他就成為當紅重臣的心腹,就算宇文護倒臺,他也依然屹立不倒。到了大隋時代,天下換了姓了,他仍然可以經營得風生水起。自己官位節節攀升,子侄們也都身居官位。在太子和晉王之間,他選擇了暫時處于弱勢卻善于隱忍的楊廣。
宇文述出謀劃策,拉攏楊素,打擊對手,最終把楊廣扶上了太子甚至是皇帝之位。他的功勞,皇帝是記在心里的。說是報答也好,說是籠絡也罷,南陽公主成了宇文家的媳婦。南陽公主不但長得漂亮,更是聰明有才。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作為皇族公主,嫁給大臣,是必有的結局。既然出生在皇家,享受了榮華富貴,就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維護好兩家的關系,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她和宇文士及說不上感情甜蜜,卻也平靜,后來生了一個兒子宇文禪師。她對公公極為孝順,在宇文述病重期間,親自負責照顧,深得人心。
隋煬帝生性愛熱鬧,也愛巡游。作為心腹,宇文述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而在這浩浩蕩蕩的隊伍里,南陽公主也是一個。南陽公主的傳記里沒有明確提到巡游這回事,但在她的保姆《馬夫人墓志銘并序》里有提到,“大業十年四月中旬,扈從鑾駕往北平郡。”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大業年間,有三征高麗之說,指揮點都是設在涿郡,也就是“北平郡”。這是打仗,不是僅僅游山玩水那么簡單,煬帝都要把她帶在身邊。征戰如此,更別說是真正的旅游了。同時,對她的公公,煬帝也是極盡寵愛。
第二次東征時,煬帝發全國百萬軍力,力求一舉蕩平高麗,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后失敗告終。煬帝臉面無光。宇文述和于仲文作為遠征軍的主要將領之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于仲文被問責死在獄中,而宇文述卻因南陽公主的關系,只是免官了事,不久后又再次復出,第三次領第三次出征高麗。煬帝三游江都,都帶著自己的這個寶貝女兒。既是她的榮耀,也是她的不幸。大業十四年,即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士及的哥宇文化及殺了隋煬帝,她也被迫前往聊城,宇文化及戰敗,宇文士及丟妻棄兒,西歸李淵。而她和兒子被竇建德抓住了。娘家貴為皇家,夫家也富貴之極,作為南陽公主,隋煬帝被殺前她的人生無比絢爛。可是,煬帝一被殺,一切都改變了。群臣膽戰心驚,南陽公主雖然神色自若,淚下沾襟,句句擲地有聲。但是國破家亡,她卻無力報仇雪恨。
竇建德得勝,清除宇文逆黨。宇文禪師更是重犯之一。他是宇文士及的兒子,但也是南陽公主的兒子。竇建德派人和公主說,按理當誅,但是如果要留也在情理之中。公主毅然把兒子交了出來。擺在她面前的其實是兩難選擇,只是在世人看來,公主雖身處深閨,卻極為堅毅,為大義,她犧牲了自己的兒子,犧牲了自己后半輩子的依靠。
丈夫離開了他,兒子被她親手送走了,父親已死,家國已破,南陽公主已經生無可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她沒有選擇自我了斷。她遁入空門,與紅塵俗世隔絕一切往來。
不過她終究是個凡俗的人,竇建德失敗后,她想回到西京,回到那片生養她的土地,在東都她遇上了宇文士及。所謂一夜夫妻百日恩,當年拋妻棄子的宇文士及希望能得到妻子的原諒,能再為夫妻。南陽公主憤然拒絕,雖然有緣曾在一起,但是家國因他而破滅,雖然他并不知情,只是叛賊與他骨肉相連,她無法冷靜。于是,經歷過聲色俱厲的責罵與審判,她們最終沒見最后一面。宇文士及對自己的妻子,是有愧的,縱然天下人都會原諒他的不知情,他也無法原諒自己,身為宇文家,世受皇恩,卻如此大逆不道,還有什么臉面求得公主的再次垂青,于是,這一對曾經的壁人,再無法連在一起,從此勞燕分飛,各奔東西。
南陽公主是幸運的,因為她的前半生,有父母的疼愛,有夫君的敬愛,有他人的艷羨,也有世俗的幸福,可是隨著煬帝的被弒,榮華富貴甚至是父親,夫君,兒子的相繼離開,她從云端的公主降為地底的泥淖,前半生繁華似夢,后半生青燈相伴,留下一世的落寞,仿佛大隋盛世,一眨眼落幕,經不起拾掇。
南陽公主簡介:
南陽公主楊氏(586年―?),隋煬帝楊廣長女,母蕭皇后。南陽公主姿容俱美、言行有節,隋煬帝特所鐘愛。開皇十九年,下嫁許國公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為婦謹肅有禮,世以為賢,有子宇文禪師。隋煬帝登基后,南陽公主常伴駕巡游全國。大業末,隋朝局面紛亂不可收拾,煬帝再下江都無心北返,引發近衛造反,公主夫家兄弟宇文化及等被推為頭目。江都之變導致煬帝被弒,皇室男性成員幾乎全遭殺戮,蕭后和皇室成員等被宇文化及掌控。竇建德敗宇文化及后,拜見蕭后等人,公主氣度從容,聲陳報仇之志,情理懇切,眾人肅敬。誅化及時,公主大義滅親,連坐兒子宇文禪師,之后遁入空門。后欲西歸長安,在洛陽與早已舍棄妻子投奔唐朝的宇文士及相逢,其再求和好,公主憤然拒絕。后人哀憫其遭遇,留下不少神話傳說,清朝光緒帝敕封公主為慈佑菩薩。
南陽公主,出生于開皇六年(586年),是隋煬帝楊廣的長女,母蕭皇后。開皇十九年(599年),南陽公主嫁給許國公宇文述次子宇文士及,生子宇文禪師。史書中稱贊南陽公主的美貌和才氣,她自從十四歲嫁給宇文士及就以孝順出名。公公宇文述重病快死的時候,南陽公主以千金之身親自調飲食,手自奉上。隋煬帝楊廣很寵愛這個美麗懂事的長女,經常帶著她外出巡游。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士及的哥哥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南陽公主隨其到了聊城。不久,宇文化及被夏王竇建德打敗,宇文士及于是舍棄妻兒從濟北西歸唐朝。當時河北最強大的勢力就是竇建德,當時隋朝的舊臣引見竇建德,莫不惶懼失常,只有唯南陽公主神色自若,見竇建德時南陽公主自陳國破家亡,不能報怨雪恥,淚上盈襟,聲辭不輟,情理切至。竇建德及觀聽者,莫不為之感動流淚,都肅然敬重她。
后來發生的一件事表現了這個養在深閨之中公主的堅毅個性。竇建德誅殺宇文化及后清理余黨,當時南陽公主有一子名叫宇文禪師,年僅十歲。竇建德派武賁郎將于士澄對南陽公主說:“宇文化及躬行弒逆,人神所不容,現在將族滅其宗。公主之子,法當從坐,若不能割愛,亦聽留之。”南陽公主哭著說:“武賁既是隋室貴臣,此事何須見問?”竇建德于是殺了宇文禪師。
此后不久,南陽公主遁入空門出家為尼。竇建德失敗后,南陽公主將要回到西京長安,途中與宇文士及在東都洛陽相遇。南陽公主決意不與他相見。宇文士及糾纏不休,請復為夫妻。南陽公主憤然拒絕了他,說:“我與君是仇家,只恨不能手刃君,只是因為另兄謀逆之際,君并不預先知情罷了。”宇文士及知不可屈,于是拜辭離去。
相傳有座蒼巖山盛生檀木,據說這些檀樹都是當年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在此出家時所栽。現在山中的福慶寺據說就是當年南陽公主的出家之地,而山間的南陽公主祠則是后人為了紀念而修建的廟宇。
南陽公主祠坐落蒼巖山叢林中,是福慶寺主要建筑之一。祠門朝東,面對翠壁百丈,闊三間,單檐九脊頂上蓋黃綠二色琉璃瓦,檐下飛頭全掛風鐸,其聲遇風悠揚響遍群山。
祠內三佛龕,內有南陽公主塑像,兩側各塑站立的樂伎,作手執樂器演奏狀。神態自如,形象傳神。山墻上滿布壁畫,工筆彩繪,為公主修身得道、濟世救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