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進個人表彰事跡
借助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相關的抗疫先進個人表彰事跡你知道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抗疫先進個人表彰事跡(5篇),歡迎大家分享。
抗疫先進個人表彰事跡精選篇1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平靜和諧的生活,每一位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心頭籠罩著疫情陰霾。疫情發生后,許許多多的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積極投身到這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的老同志宋強也依然成了一名戰士。
宋強同志,他來年1月份就要光榮退休了,近期也由于身體有病剛剛出院,作為老同志本應在家好好休息,照顧年邁的老母親和正在家中上網課的女兒,可他還是來到五泉街道祿家巷社區報到,成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10月22日,宋強同志到社區報到,工作人員看他年紀大了,為了照顧他沒有排班,讓他在家休息有什么事情隨時通知他,但他沒有同意,堅持要在小區值班,宋強說“我雖不是黨員,文化程度較低,干不了什么大的事情,但是在小區值班、登記信息、檢查健康碼這些小事我還是能干好的”,社區的領導擰不過他,就安排他在小區卡口值守。他每天穿著防護服、帶著老花鏡,給小區出入的人員檢查健康碼、登記人員信息、通知每家每戶進行核酸檢測,他因年紀大、眼睛時??床磺澹谌藛T信息登記時他讓別人幫助登記信息,自己就仔細認真的核對,生怕疏忽登記錯了。時常遇到部分群眾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不了解,常常會有住戶不配合、發牢騷,遇到這種情況,宋強就發揮他老同志的優勢,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宣傳疫情防控政策,有時他還來個“以案說法”。他為了防疫工作與照顧老人盡量不沖突,主動要求將上班時間調在了夜里,這樣雖然出入的人少了,但他要在深夜的寒風里守護小區的平安。
核酸檢測開始,他就早早起來拿上喇叭在小區通知住戶們核酸檢測時間,他就一棟樓一棟樓通知大家,有時他怕自己通知時有些老人聽不見,就提著喇叭不厭其煩一遍一遍的到樓下廣播,幫助維持秩序。第二輪核酸檢測開始,家住小區王老伯獨居行動不便,上下樓需要人攙扶,宋強知道后每次在做核酸時就到家中扶他下樓做檢測,做完后又送把王老伯送回家,老人和他開玩笑“你都是快退休的人了,還來照顧我這個老頭子。”他哈哈一笑“我雖然馬上退休了,但是比你年輕,身體比你好,照顧你是應該的”。
面對疫情,無數的市政人用責任和擔當在一線堅守,用信念和意志在風雪中挺立,共同期盼疫情早日散去,我們堅信明天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抗疫先進個人表彰事跡精選篇2
“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說。57歲的張定宇用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被湖北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19年12月,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多年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職業敏感讓張定宇第一時間判斷,這不是普通的傳染病。他果斷決策將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離病房,穿上防護服,進隔離區查看癥狀,分析研判并進行救治。然而,就在金銀潭醫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同為醫療人員的張定宇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感染____,住進了相隔十多公里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妻子入院三天后,張定宇前去探望,卻只待了不到半小時,就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鮮為人知的是,張定宇在2018年被確診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癥。這種罕見病目前無藥可救,通常會因為肌肉萎縮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就像被慢慢凍住一樣,最后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他向全院職工隱瞞了自己的病情,繼續奮戰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線。
每日燈火通明的金銀潭醫院,張定宇以“漸凍”之軀沖鋒在前,拖著高低不平的腳步追趕時間,帶領醫院干部職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其中不少為重癥、危重癥患者。一個多月,夜以繼日,張定宇病了。躺在床上輸液時,他手里仍拿著各種材料數據了解病人情況、重癥人數、救治進展……共產黨員、院長、醫生,是張定宇的三重身份。當人們勸他休息時,他說:“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甭犝邽橹畡尤萋錅I。
抗疫先進個人表彰事跡精選篇3
“服役時,忘我訓練、不畏艱辛;退役后,本色不褪,勇當先鋒”,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清水河縣圣泉社區退役軍人小軍同志以實際行動發揚退役不褪色,軍人當先行的優良品質,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
小軍同志今年30歲,是一名有著38年黨齡的退伍老兵。他1983年10月入伍,在部隊參戰獲得二等功嘉獎,1988年脫下軍裝后,毅然選擇回到家鄉五良太糧站任職,2021年11月,來到清水河縣城關鎮圣泉社區工作。
2022年2月17日,____疫情突如其來,他不顧腿部血栓的病痛和初春的寒冷,毅然加入圣泉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隊伍,立即投身到抗“疫”戰斗中。在圣泉社區小廣場檢測點,他是秩序維護員又兼消殺員,也是疫情物資搬運員,既要在疫情防控準備工作時搭建帳篷,又要開展秩序維護、環境消毒等工作,還要幫社區搬運防控物資。督促居民規范戴口罩、維護核酸檢測隊伍秩序、檢查重點區域消毒情況等更是他每天的”必修課”。他是“硬漢”、是“管家”,苦活、臟活、累活搶在前、干在先,爆發疫情以來,別人換班他不換,堅持全天在崗,保證隨叫隨到。
小軍同志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他心系群眾、踏實肯干,這種不懼艱難、樂于奉獻的.精神是對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卸槍不卸崗”的最好詮釋,也在全縣上下樹立了一面疫情時期退役軍人敢于擔當的鮮明旗幟。
抗疫先進個人表彰事跡精選篇4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許多普通人不普通的靈魂。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工作中,市政調度中心馬勤斌同志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堅決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守初心、擔當使命、迎難而上,以擔當精神和過硬作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的應盡之責。
作為辦公室主任的他,在疫情開始之初,為我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挨個詢問排查14日內有涉疫地區旅居史的人員、離蘭人員涉疫地點、更新蘭州感染活動范圍,對上班人員體溫監測排查,組織對辦公區域內的每一個角落進行消毒和防護,負責干部職工、派遣人員及共同生活人員的健康碼、行程碼、同行密接人員自查情況進行每日統計后上報,對休假職工的情況逐一電話聯系排查,切實掌握每位職工及家人的身體狀況,和同事們一起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引導工作,收集并整理下沉社區人員報送的工作照片,及時給各股室發放抗疫物資等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事無巨細,生怕有所遺漏。
堅守使命,是無悔的選擇。10月26日,在全省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期,根據蘭州市____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要求,結合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實際,除保運轉人員外,一律居家辦公。聽到這一消息后,他主動報名下沉到社區,第一天上崗就與社區工作人員和其他志愿者張貼了一上午的疫情防控公告,在核酸檢測現場作為秩序“維護者”不間斷的巡查勸導,協助維持現場秩序、配合醫護人員完成信息采集、并為群眾答疑解惑、幫助有困難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完成核酸檢測,在小區出入口做好體溫測量、出入登記和勸返工作,他說:“我們是小區居民的守護者”。因為家中還有年幼孩子要上網課,他的值班時間大多安排在上午和晚上,雖然工作內容簡單,但是深知責任重大。每天晚上在室外卡點站崗五六個小時以上,站時間長了寒氣總是先從腳上襲來,站一兒就得來回走動,以增加運動量來取暖??伤€是覺得很內疚,恨自己不能多分擔一點工作,不能多值一班崗。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中華民族向來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民族,中國人民向來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人民。只要我們上下同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打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抗疫先進個人表彰事跡精選篇5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只有在特殊背景下所折射出來的擔當,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品質,也是他心底最溫暖純良的東西。深秋十月,當肆虐的病毒“德爾塔”再度席卷而來,政府全面布控,百姓聽令居家,整個城市安靜了下來。然而在這安靜的背后,卻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路燈設施養護所接到下沉社區開展志愿服務的任務后積極響應,全體職工第一時間到自己居住地所在社區報到,協助社區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90后那一個個年輕的背影在抗疫一線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岳建曉同志就是其中一員。他是防疫陣線上的排頭兵,始終奮戰在社區防疫工作第一線,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群眾的無限忠誠。
九零年出生的他是一名復轉軍人,幾個月前才剛剛步入婚姻的殿堂。妻子是一名社區工作者,接到下沉任務的時候,他第一時間選擇妻子所在的團結新村街道紅星巷社區開展志愿者工作。因為他了解,妻子所在社區居住人員關系網復雜,人員基數龐大,工作任務繁重,他想為抗擊疫情多出點力,早日結束這場戰斗,讓人們的生活恢復正常。從下沉社區的第一天起,十幾天如一日,紅星巷社區管轄的片區四處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搭建臨時帳篷、維持檢測點秩序、小區宣傳、入戶調查、卡口點值守,開著自己的私家車拉送防疫物資,接送醫護人員……社區里的各項工作他都干了個遍。妻子的同事忍不住打趣地說:“這可真是親老公,真當鐵人使。”岳建曉同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勇擔重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力當好抗擊疫情的“沖鋒者”。
在疫情形勢嚴峻的那段時間里,他和妻子每天五點半就來到社區,天還沒亮就在昏暗的燈光下幫著妻子開展防疫工作,往往一忙就忙到夜里一兩點,天都黑透了才回家。有時候完成自己夜間卡扣點值守的志愿者任務后,又在社區幫一整天的忙,白天黑夜連軸轉。常常一整天吃不上一頓熱飯,喝不上一口熱茶。面對抗擊疫情繁重的工作,他沒有退縮,沒有抱怨,反而___越勇,每天都鼓足了干勁,無私無畏做好疫情防控的“后勤兵”。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岳建曉同志還是路燈設施養護所一名一線維修人員,按照住建局“四保”要求,平時還要對自己管轄范圍內的路燈設施進行維修,解決社區求助問題、處理投訴事件、排除監控系統巡檢故障,在設施維護的工作中都能看到他一絲不茍、盡心竭力工作的身影,是一名盡職盡責的“維修員”。
岳建曉同志是路燈設施養護所眾多90后年輕人的一個縮影,他們有著當代青年的朝氣,也有著對社會和人民強烈的責任感。面對疫情,他們用自己的熱忱、有力的肩膀扛起了阻擊疫情的`重擔?!拔疫€年輕,我來吧!”一句簡單的話語背后是一個個樸實年輕的臉龐,他們在抗疫一線不怕危險,不懼艱辛,永遠都沖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