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苦難勵志故事簡短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系;名人苦難勵志故事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名人苦難勵志故事簡短(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人苦難勵志故事簡短精選篇1
上世紀二十年代,京劇《霸王別姬》紅遍中國,梅蘭芳飾演的虞姬惟妙惟肖,贏得了眾人的喜愛。
一次,梅蘭芳演出時,有位老者在臺下喝起倒彩:“什么名角,舞劍都走了樣,還敢登臺!”隨后,便起身離開了。演出結束后,梅蘭芳問起此事,有人勸解道:“一個老頭胡言亂語,您何必在意!”梅蘭芳沒有多言,而是托人打聽到了老者的住處。
這天,梅蘭芳來到老者住處,一見面便鞠躬說:“我戲演得不好,特來向您求教。”老者卻一口回絕:“您可是名角,我哪敢指教。”梅蘭芳又鞠了一躬,說:“晚輩一心想弘揚國粹,希望能得到您的指點。”老者還是搖搖頭,梅蘭芳繼續鞠躬懇求,老者這才說:“看你如此有誠意,我就指點一二吧。其實你演得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你舞了男人的劍法,這與虞美人的身份不符啊!”梅蘭芳聽完,當即跪拜,向老人求教。
那之后,梅蘭芳跟老者學習了男女不同的舞劍方法,并應用到表演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們都夸梅蘭芳謙遜好學,他說:“我知道自己劍術不佳,有人批評指正,當然要虛心學習。”
一個人在風光無,也要保持謙虛的品格和冷靜的頭腦,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名人苦難勵志故事簡短精選篇2
其實用大器晚成來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適,但我認為屈原在文學上成就的頂峰確實是比較晚的時候。這于他一身坎坷的經歷是有關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報國的忠臣可能在文學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壇遭到排擠,被放逐后偉大的《離騷》才橫空而出。
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楚襄王即位后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楚襄王二十一年(62歲),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詩人寫作《離騷》時已經度過了大半生。他為了實現政治理想,不斷遭到腐朽的貴族集團的排擠和打擊,這時已經再被放逐,到了救國無路的地步;而楚國也由一個頗有希望的國家,被弄到了瀕臨危亡的絕境。詩人瞻前顧后,感慨萬分,他把堅持奮斗而不能實現愛國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這篇激動人心的詩歌。《離騷》通過詩人一生不懈的斗爭和身殉理想的堅貞行動,表現了詩人為崇高理想而獻身祖國的.戰斗精神;表現了與祖國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摯的愛國主義感情;也表現了他的熱愛進步、憎惡黑暗的光輝峻潔的人格。
據說屈原還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名人苦難勵志故事簡短精選篇3
勾踐23歲就繼承王位,剛繼位不久就打敗了強大的吳國,可謂是志得意滿,但此時的勾踐當然還算上“成”。因為強大的吳國正在發奮血恥,一場滅頂之災隨即就降臨到了這位年輕的君王和他的國家。
闔閭受傷而死,其子夫差立志報仇。勾踐于次年主動進攻吳。在夫椒山(今江蘇吳縣西南)與吳兵發生激戰,越兵大敗。勾踐退兵至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用范蠡的計策,向吳稱臣乞和。勾踐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親去吳國臣事夫差入質于吳,抵達吳都,勾踐忍辱負重,自稱賤臣,對吳王執禮極恭,吃粗糧、睡馬房、服苦役,“服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順,養馬,夫人給水、除糞、灑掃。三年不慍怒,無恨色。勝過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踐七年(30歲)歸越,歸國后,為了激勵自己不忘報仇雪恥,睡覺時不鋪褥子而鋪上柴草。在房間里掛了一個苦膽,每頓飯前都要嘗嘗。這就是“臥薪嘗膽”典故的由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勾踐乘吳國爭霸中原國內空虛加上國內天災大敗吳國。勾踐二十四年(47歲),吳都被圍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殺。吳亡。隨后,勾踐又乘船進軍北方,宋、鄭、魯、衛等國歸附,并遷都瑯琊(今山東膠南南),與齊、晉諸侯會盟,經周元王正式承認為霸主。
“有志者,事競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名人苦難勵志故事簡短精選篇4
喬納森是一名在白宮做勤雜工的黑人,他的妻子戴維斯也是一名白宮里的保潔工。一天,喬納森說他在鋤草時發現白宮的草坪上有幾只鵪鶉。戴維斯從未見過鵪鶉,想了解一下鵪鶉的外貌特征,喬納森卻以在白宮里鋤了一天草感覺很累為由給推辭了。當時,戴維斯很氣憤,負氣地說了一句:“你不給解釋,我去求助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
沒想到戴維斯真的這樣做了!當時,羅斯福回答得很詳細,并放下手頭上的書,然后和戴維斯一起來到草坪,指認不遠處那只栗黃色頭頂的小鳥就是鵪鶉。
總統正為應對糟糕的經濟而忙得不可開交,戴維斯不該拿這種小事打擾總統。為這個,喬納森十分責備戴維斯,認為她懵懂胡來,并警告說:“如果還這樣堅持下去的話,說不定明天就會被白宮炒魷魚!”
后來,這事被羅斯福知道了,他對喬納森說:“我不覺得戴維斯哪里做得不對,也看不出她的懵懂和胡來!喬納森,只是你把問題想得太復雜了。我告訴你,如果一個人連身邊的小事也解決不了,就別指望他去解決大事情了!”
喬納森還是“頂”了一句:“可我這是為總統您著想啊!如果每個人都在這個時候來打擾您,不就影響您的工作了嗎?”
“沒有!身為總統,大事情需要自己去解決,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視身邊的小事情。”能得到喬納森的了解,羅斯福很感動:“你說得也很有道理,但要分什么場合。如果實在太忙的時候,不能及時回答他人提出的小問題,但也要說一聲抱歉,并給他人解釋清楚有緊要事情在身,不能立馬回答。如果下次有機會見面的話,我會記起這件事的……”
“白宮的草坪上,隨時看到鵪鶉,如果你不把這件事看作是一件小事,答應明天帶戴維斯前去指認,你們夫妻之間就不會鬧出這么大的矛盾!”說完這些,羅斯福的話回到了正題,“別以為這些舉手之勞就能解決的事情是小事,就可以推諉,或不去理喻!如果這樣下去,積怨勢必越來越多,民憤就會越來越大。身為總統,不光能做大事,也要會做好小事。在大事與小事面前,我們不能因小而失大!”
“毋以小益而不修,毋以小損而不防”。羅斯福能成為美國任期最長的總統,這與他一生中所秉持的“小事不小”的態度是密不可分的!
名人苦難勵志故事簡短精選篇5
艾柯卡:重振旗鼓創輝煌
艾柯卡是美國汽車業超級巨星,他那譽滿汽車行業的推銷術為福特公司創造了上百億的美元。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被嫉賢的老板開除了。老板把他趕到一個倉庫中的小房間,還美其名曰是給艾柯卡還沒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辦公室。在奇恥大辱面前,艾柯卡沒有消沉。在被解雇受辱之后,艾柯卡接受擔任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總裁一職,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萊斯勒公司喜獲新生。僅1984年一年,他就為公司賺取了24億美元的利潤,比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潤之和還要多!頑強的精神、超群的才智、輝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分析:順境中獲得成功,固然是錦上添花,而逆境中打翻身仗方顯英雄本色!艾柯卡如果沒有第二次的成功,至多不過一推銷巨星而已,正是逆境中的崛起才造就了他的“英雄”之名。
話題:“英雄”“金子總會閃光”“磨礪與成功”
名人苦難勵志故事簡短精選篇6
尼可洛·帕格尼尼:身陷囹圄志不移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稱為“獨弦琴上練出來的小提琴家”。他的藝術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據說,曾因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堅持獄中學習。他在獄窗邊,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堅持苦練,幾十年如一日,終于在演奏技巧方面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創作和演奏,奔放不羈,富于激情,對同時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較大的影響。
分析:身陷囹圄而能最終成才,一方面要有堅強的信念和毅力,另一方面,也有對生命的渴望和對藝術的執著。
話題:“永不放棄”“信念與毅力”
名人苦難勵志故事簡短精選篇7
吳念真,臺灣知名導演、作家、編劇、演員、主持人。1973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從1981年起,陸續寫了75部電影劇本,曾獲五次金馬獎最佳劇本獎、兩次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主持《臺灣念真情》節目三年。代表作品:《戀戀風塵》、《童年往事》、《風柜來的人》、《多桑》等。
有一天,吳念真打電話給我,要我去上他的電視節目《臺灣念真情》,聊聊我的童年。
我說我的童年很乏味,生在臺北,長在臺北,考上臺北第一女子中學,考上好大學,每天規規矩矩地上學,背著大書包,一直全勤,連病假也沒請過。后來人生轉了一個大彎,突然去學電影專業了。到了電影界才知道自己是“稀有動物”。那時沒有“正經人”做電影,電影圈里都是些聯考“吊車尾”考進文化大學等學校混文憑的人。
說真的,我做電影后挺懊悔當年沒去做壞學生,和他們一樣去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
你看那個侯孝賢,小時候成天打架、玩彈球,聯考考了兩回,才勉強考上沒人瞧得上的影劇系。后來,這些經驗幫他拍出了杰作《童年故事》。
那個王小棣,小學念了六七年才勉強畢業。她六七歲時就會離家出走,自己搭火車,旁邊坐著一位看報的大叔,前面來了一位查票員,這個小不點會動腦筋,緊緊拉了拉大叔的衣角,說:“等一會兒他來查票,你可不可以說我是你的小孩?”
大叔點了點頭,繼續看報。
查票員來了,查了大叔的票,順口問:“這是你的小孩嗎?”
大叔搖了搖頭。
王小棣被警察送回家,被她那著名的大將軍爸爸賞了一記耳光。
她后來念了文化大學戲劇系。
所以我對吳念真說:“如果我去你的節目,只能‘吐槽’好學生。”
他高興地說:“你就談這個。”
我那期之后,吳念真請了王小棣,開場就說:“焦雄屏出賣你,說因為你小時候是壞學生,所以后來才能當導演。”
王小棣說:“我哪里壞了?你看看王童,他才壞,小時候寫毛筆字,老師給他批的都是‘戌下’。”(甲乙丙丁,都排到戌了,可見老師多憎惡他。)
臺灣早期的新電影其實就是用這些人的童年堆砌起來的,《光陰的故事》、《冬冬的假期》、《風柜來的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紅柿子》、《油麻菜籽》。至于吳念真,那個老待在大榕樹下聽老伯伯講故事的小孩,也拍出《戀戀風塵》、《多桑》,甚至還有《戲夢人生》。
可是人生還是挺公平的,你小時候沒讀過的書、沒寫過的字,將來都得補上。王童現在書法一流,侯孝賢為了拍《悲情城市》,天天窩在茶屋中讀臺灣史……至于王小棣,為了拍大型歷史古裝劇,猛讀《資治通鑒》和一筐一筐的史書。
“報應。”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