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修煉自己
企業家要勇于改變和改造自己
在互聯網時代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事情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北大人在做實事。黃怒波師兄是屬于不使用互聯網,而又最有互聯網思維的人。他不用微信,也不用短信,但是他真正抓住了企業變革的機會。今天一天到晚在談互聯網,也一天到晚在談顛覆,最重要的是企業家個人的能力,從內心擁抱變化,在變化中間尋找機會的能力是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最根本的保證。
諾基亞為什么會倒閉,柯達為什么會倒閉,其實理由非常簡單,這些公司到最后都是職業經理人出了問題。諾基亞的致命一擊是雇傭了微軟的人當CEO,錯誤地放棄了塞班系統,沒有用安卓,用了微軟,最后把諾基亞給整死了。并不是說他們沒有思維,而是這些企業老總和職業經理人,對企業不負最終的責任。陳東升講得那么自信,擁抱互聯網一點猶豫都沒有,因為那個就是他的,泰康人壽沒了,他的命也沒了。職業經理人是公司沒了,但是他的工資拿到了,所以這就是二者的區別。所以,我不會把新東方交給別人。
不管時代怎么變遷,技術怎么變遷,移動互聯帶來這種商業顛覆的模式會改變某種商業的形態。每個人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還是修煉自己,把自己修煉成了,你就把企業,或者把你做的事業給修煉成了。在中國的各個群體中,我最佩服的就是企業家,因為這些企業家每時每刻都在接受新思想、新思維、新挑戰,并且勇于改變和改造自己。你會看到政府官員有的時候會落后,你會看到老百姓會落后,你會看到在公司中層管理干部和員工會落后。如果說有一個群體,這個人群不能落后,那這個群體就是企業家群體,因為他們不僅僅在尋求變化,而且他們必須把自己的企業、事業和個人放在變化前面來考慮。在變局產生之前,就必須布好局。
他們還必須具備非常敏銳的判斷能力,要能夠立得住、站得定、坐得穩,這個是很難的。大概在6、7年以前,我們一幫企業家在一起吃飯,馬云和王健林有一次對話,當時王健林要做萬達影院,馬云建議王健林,“你別做影院,所有的電影一放在網上都能拿到,家庭影院的興起,家庭的屏幕和音響不比電影院差”。然而看看今天影院的收入,隨便一部爛電影都有幾個億的票房。小馬在這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