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我愛讀書的演講稿
莎士比亞曾說:“生活里沒有書,就好比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就好比鳥兒沒有翅膀。”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我愛讀書演講稿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我愛讀書的演講稿(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叫張耀公,是塔山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我從小我就是個小書迷。只要一拿起書,什么吃飯、睡覺全都不顧了。
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漫畫書。因為那時認的字少,只能讀一些帶拼音的漫畫書,雖然故事很簡單,但精彩的情節、精美的圖畫深深的吸引了我,讓我在漫畫的世界里流連忘返。
到了二年級以后,我認得了很多字,老師也“強迫”我們有了讀書任務,從此把我帶進了精彩的故事世界。我讀的第一本書是沈石溪先生的《斑羚飛渡》。跟著作者的描述我一會笑得前仰后合,一會又哭得大雨磅礴。一本書讀下來我被精彩的故事深深地迷住了。從此一本、十本、一百本……現在我已經讀完了兩百多本圖書,其中有沈石溪先生的全部作品還有曹文軒先生的、西頓先生的等等。讀書讓我懂得了許多原來不知道的事情,豐富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現在和同學們在一起我的話題最吸引人,我的作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有時還能被老師當范文呢。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爸爸買了一只藏獒養在廠子里。第一次看到這個胖乎乎的小家伙我高興壞了,憨頭憨腦的樣子像個小老虎,可愛極了,我給它起了名字叫虎子。只要我出現在它的視線里,它就會歡快的跑過來撒嬌,玩累了就趴在我身邊眼睛憨憨的看著我,我故意走開幾步,到遠一點的地方坐下,它就不急不慢的扭動著小屁股靠過來趴下,那動作就象T型太上的模特。可是到了第二天,我發現虎子的精神不是很好,拉稀,開始我沒當會事。到了下午它開始嗜睡、打噴嚏、眼鼻流出水樣分泌物,這時我突然想起在一本專門介紹動物疾病的書上看到過這種癥狀是犬瘟熱的特征,可是爸爸在忙,沒注意到這些,我提醒爸爸開車拉虎子去了獸醫院,到了醫院大夫確診是犬瘟熱,還說這種病很危險,幸虧來的及時,要是再晚幾個小時,到了晚上就危險了。虎子得救了,是我救了它,是讀書給了我力量,讓我救了心愛的虎子。今天看著虎子兇猛威武的樣子我更加的感謝讀書,喜愛讀書了。
書就像一股股清泉滋潤著我的心田,書就像一根根羽毛為我插上飛翔的翅膀,今天我已經離不開圖書了,它是我成長的精神食糧,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我愛讀書!
二年級我愛讀書的演講稿(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讀書是我愛好之一,可是有一次因為看書,惹得老媽“火山爆發”。
“哈欠!”我疲困的眼睛不情愿地睜開來。“終于做完作業了!”“那就快點去睡覺!”這是老媽大人的督促聲。我懶懶地應了一聲:“知道啦!”此時,馬路上只有少數來往的車輛,月亮像一個白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霓虹燈五顏六色的。
剛準備躺下床,突然!一本《格林童話》出現了,我的雙眼瞬間綻放出金黃色的亮光,我瞄了一眼門口,老媽在監視!我裝著打起呼嚕,媽媽悄悄地進來幫我蓋完被子,就輕輕地把門關上走了。
我立刻拿起書,津津有味的看起來,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的讀著。
突然!門“吱吱”地被扭開了,我急忙躺下床,可是,老虎的眼睛已經惡狠狠地盯向了我,我的媽呀!她頭上還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等待我的,將是一場可怕的侵略。老虎大吼:“你在干嗎啊!”我一把將書埋到屁股底下,抓起被子,躥進被窩,縮下腦袋,像只縮頭烏龜兒似的,我有摁住自己顫抖的手。
奇怪,老媽怎么走開了,原來事情并非這么簡單,接著,我聽見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糟了!老媽一腳踹開房門,抓起被子一掀,一扔,把我一把揪起來,我被吊在半空中。一道道轟雷在耳邊刺進來:“做作業做晚也就算了,現在還在看書!”老媽拿起書本,一把撕爛!還狠狠地用虎爪子扇了我一巴掌。
最后,我一塊塊地把書的碎片拼接完整,這才把書看完。
為了看書,那是我第一次被老媽“毒”打。
二年級我愛讀書的演講稿(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伴我成長,夢想與我同行
讀書伴我成長,夢想與我同行。書是一扇沉重的門,它垂表于每一個敲門者。它敞開的心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盡的礦。走進書里去,從書里走出來,讓識的浪花滋潤你的肺腑,讓動人的箴言樹起你人生的目標。夢想,伴我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夢想是美麗的,夢想是從不言棄,夢想也是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
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能像一本書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也沒有任何戰艦和水雷能阻擋我遨游書的王國。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出了不少有氣節的人物,他們從小就愛讀書,對書都十分喜愛,莎士比亞也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我們要想獲得精神上的生存就要多讀書多增長見識,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看那書中浩瀚的天地,看那書中蔚藍的大海,看那遨游在天空的小鳥。書啊你如同一扇敞開的窗戶,讓我了解大千世界許多東西。讀《安徒生童話》時,我對《海的女兒》情有獨鐘,讀《三十六計》時,我對古時人們的計謀佩服有加。書啊,你是我們生命中多么重要的一員啊。書猶如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知識的殿堂。書猶如一個指路人,帶我踏進了知識的殿堂。書猶如一盞路燈,帶我從黑暗走向了光明,讓我不會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書猶如冬日里的一縷陽光,帶給我溫暖,讓我在寒冬中不再顫顫發抖。我要拿起鑰匙,打開知識的大門,插上翅膀,完成我美好的夢想
有夢想才有動力,有夢想,才能讓我們更加努力地追逐夢想,才有堅強的意志,才能努力地向前拼搏。夢想是陽光,它讓我們彷徨的心變得鎮定。夢想是星星,給我帶來光亮,由黑暗走向了光明。夢想是、長開不敗的春花如果每個人都擁有知識,擁有夢想,我們的世界將會更加美好,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地強盛。眾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并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終于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是啊有夢醒就是有了希望啊。
這一本本書籍,它們是多么有影響和感染力,它們可以讓我們懂得生活、做人和成長,讓我樹立了人生的夢想。我想讓美麗的夢想之花與我同行,并盛開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正如題目所說:讀書伴我成長,夢想與我同行。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二年級我愛讀書的演講稿(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一,兩歲起媽媽就帶著我讀看圖識字和唐詩三百首等書。雖然不大認識字,但我還是明白它們的意思的。而且還會活學活用。我兩歲的時候去看白天鵝,就對著天鵝唱“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贏得了一片掌聲。
上了幼兒園以后,我開始讀書認字。特別是大班學習了拼玩識字后,我認識了一,兩千個常用漢字,就可以連蒙帶猜的自己讀書了。
但是我是看見啥書讀啥書,從報紙到作文書,漫畫書,還有媽媽給我買的《大人物,小故事》,《王子童話》等。這些書極大的豐富了我的知識面。同學們有什么不懂都來問我,也喜歡跟我玩。二年級時張敏老師還說我是我們班的“智多星”。
但是媽媽說要有選擇的讀書。浩瀚書海,一個人用一生的時間也讀不完所有的書。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多讀一些有用的書。
進入三年級后,付老師給我們制定了詳細的閱讀計劃和書目。因為三年級我們開始寫作文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現在每天閱讀并摘抄一百字左右的優美詞語,以后寫作文就不會抓耳撓腮地找詞寫了。
今年暑假,我系統的閱讀了《神奇校車》,神奇的校車帶領我暢游想象的世界。
我愛讀書!讀書使人快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將繼續在書的海洋里遨游,吸取知識。
二年級我愛讀書的演講稿(篇5)
說起讀書,已經是久遠的事了,我們姐妹倆相差一歲,姐姐到了上學年紀,我卻纏著媽媽幫我一起報名。媽媽擔心我歲數小跟不上,就委屈了姐姐,讓她在家里帶我一年。第二年,我和姐姐一起網上了學。因為在同一個班級讀同樣的書,回家做同樣的作網業,接受同一個老師的表揚,我感到讀書真好!
然而記憶中讀得最多的書卻是父親每一個月從港務局帶回家的“小人書”,那是他當時承諾我們的“犒賞”。我可是沒日沒夜地看,那一幅幅逼真的連環畫,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常常引來母親的責備。沒法,偷偷帶進書包,下課了看總行了吧!就這樣,我和姐姐用成績“騙來”了百十余本的“小書”。《黑三角》、《阿詩瑪》、《紅巖》、《平原游擊隊》、《紅樓夢》……順其自然成了我們那個年代的“零食”。
在我四年級時,語文老師是一位老先生,他上課時喜歡抱著那本薄薄的《教學參考書》講課,上課變成了他“捉弄”我們的時候,也是他“炫耀”才華的時候。愛觀察善思考的我,第一次感覺原來老師也沒啥了不起的,不就是照本宣讀嗎?于是,那本神秘的黃色本子成了我夢寐以求的“法寶”。可聽媽媽說那書是專門發給老師用的,沒地方可買。于是,我只有主動向老師借“書”讀讀了,其實當時是想抄教參中的詞語解釋、段落大意(用現在的說法是:預習)。這樣,上課時我就有備無患了。從那以后,老師對我課上幫他“解圍”有了興趣,經常表揚我,我也因此變得更自信了。五年級,我成了班長,負責抄小黑板。老師僅有的好文章不由分說我成了第一個“品嘗”的人。
那個年代書籍很少,爸媽也不像現在的家長懂得培養我們。不過,憑著他們的興趣,我們手邊還是不缺書籍的。《電影故事》、《歌曲》、《小說月刊》、《金瓶梅》、《封神榜》、《西游記》等滿足著我們的視覺,特別是《電影故事》、《演講與口才》、《歌曲》等雜志,每月一期。看著爸爸津津有味地閱讀,我們不由自主地跟著他去讀,他笑我們也笑,他憎恨我們也憎恨,談電影,談主角便成了我們飯桌上的一道“爽口菜”。父親一月回家一次,為了一月一次的“閱讀論壇”,我們搶著時間讀書、讀雜志、讀歌詞。挑豬草時,姐姐挑,我讀;歇一會,再換過來。夜晚,媽媽挑燈做縫紉,我們就靠著僅有的煤油燈用大聲朗讀陪伴媽媽,這樣媽媽沒有了睡意,也就不再反對我們讀書了。
我們那時讀書的目的很清晰,一是滿足開心的欲望,二是學習時省力點。這不有一次,學校組織觀看電影《敞開的窗戶》,說要寫觀后感。老師從來沒教過怎么寫法,可我不犯難!心里琢磨:家里有那么多的《電影故事》,而且里面一般都是電影的簡介,或是個別精彩情節的展現,模仿它寫一段,再加上自己的感想不就行了嗎?就是那一次,我用文字“騙來”了全鄉影評的第一名。從此我知道了,這些書都有各自的作用。想要“該出手時就出手”,就不能“書到用時方恨少”!想想真是!那個時候是不知道這些經典話語的!哎,都是讀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