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伏天具體時間表
雖然高溫對農作物產生不利影響,但三伏天也是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適當管理和保護農作物可以提高產量和品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3年三伏天具體時間表,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2023年三伏天具體時間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初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初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
初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
初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銀色情人節)
初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
初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
初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
初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
初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
初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中伏第1天:2023年7月21日
中伏第2天:2023年7月22日
中伏第3天:2023年7月23日(大暑)
中伏第4天:2023年7月24日
中伏第5天:2023年7月25日
中伏第6天:2023年7月26日
中伏第7天:2023年7月27日
中伏第8天:2023年7月28日
中伏第9天:2023年7月29日
中伏第10天:2023年7月30日
中伏第11天:2023年7月31日
中伏第12天:2023年8月1日(建軍節)
中伏第13天:2023年8月2日
中伏第14天:2023年8月3日(男人節)
中伏第15天:2023年8月4日
中伏第16天:2023年8月5日
中伏第17天:2023年8月6日
中伏第18天:2023年8月7日
中伏第19天:2023年8月8日(立秋)
中伏第20天:2023年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末伏第1天:2023年8月10日(火把節)
末伏第2天:2023年8月11日
末伏第3天:2023年8月12日(國際青年節)
末伏第4天:2023年8月13日
末伏第5天:2023年8月14日
末伏第6天:2023年8月15日
末伏第7天:2023年8月16日
末伏第8天:2023年8月17日
末伏第9天:2023年8月18日
末伏第10天:2023年8月19日(中國醫師節)
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有什么區別
三伏天中的初伏、中伏和末伏主要在時間長度和氣溫變化上有顯著的區別。
1、時間長度:初伏,也稱頭伏,是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通常是7月16日至7月25日。中伏,也稱二伏,是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通常是7月26日至8月14日。末伏,也稱三伏,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通常是8月15日至8月24日。
2、氣溫變化:初伏期間,氣溫逐漸升高,天氣變得更加炎熱。中伏期間,氣候氣溫達到最高點,天氣最為炎熱。到了末伏,氣溫逐漸降溫,天氣轉為涼爽。
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
三伏天最熱的階段是中伏,這是因為初伏和末伏的時長相比較,中伏的日照時間最長,氣溫最高,地面的熱量也最為充沛。在三伏天期間,氣溫的變化也是顯著的。初伏的氣溫逐漸升高,中伏的氣溫達到最高點,末伏的氣溫逐漸降溫。這些氣溫變化與地球的太陽輻射量、氣壓和濕度等氣象因素密切相關。
三伏天熱基本的原因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三伏天要怎么養生最好
“入伏”后空氣濕度增大,再加上持續高溫,極易發生“中暑”現象。[6]中醫把一年分為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長夏位于夏末秋初,涵蓋了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氣候特征是濕熱蒸騰。而濕為陰邪,易傷陽氣,長夏養生重防“濕”。中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
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欲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于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
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著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溫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于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