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伏天具體時間表
按農歷計算,三伏天大致處于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持續時間大約30~40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3年三伏天具體時間表(完整版) ,歡迎參閱。
2023年三伏天具體時間表
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共40天)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初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
初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
初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
初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
初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
初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
初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
初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
初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
初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中伏第1天:2023年7月21日
中伏第2天:2023年7月22日
中伏第3天:2023年7月23日
中伏第4天:2023年7月24日
中伏第5天:2023年7月25日
中伏第6天:2023年7月26日
中伏第7天:2023年7月27日
中伏第8天:2023年7月28日
中伏第9天:2023年7月29日
中伏第10天:2023年7月30日
中伏第11天:2023年7月31日
中伏第12天:2023年8月1日
中伏第13天:2023年8月2日
中伏第14天:2023年8月3日
中伏第15天:2023年8月4日
中伏第16天:2023年8月5日
中伏第17天:2023年8月6日
中伏第18天:2023年8月7日
中伏第19天:2023年8月8日
中伏第20天:2023年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末伏第1天:2023年8月10日
末伏第2天:2023年8月11日
末伏第3天:2023年8月12日
末伏第4天:2023年8月13日
末伏第5天:2023年8月14日
末伏第6天:2023年8月15日
末伏第7天:2023年8月16日
末伏第8天:2023年8月17日
末伏第9天:2023年8月18日
末伏第10天:2023年8月19日
三伏天天氣變熱的原因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三伏天喝什么茶比較好
1.姜棗茶
一到夏天,人內里容易虛寒,或感覺腹脹腹瀉、身體酸重、怕風怕空調,每天都覺得渾身乏力、沒力氣,這時候最適合喝一杯扶陽補血的姜棗茶。姜棗茶中的生姜和大棗都是健脾補胃的好食材,生姜性辛溫,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
姜棗茶的做法很簡單:把生姜、紅棗一起煮成茶喝即可。6顆紅棗去核,生姜4片煮的時候冷水下鍋,水開后下,轉小火再煮20分鐘。開蓋放入適量紅糖,再煮5分鐘即可。
2.陳皮茶
夏天吃不好會引發很多問題,夏日飲陳皮,開胃又理氣。陳皮,是茶枝柑的果皮,陳皮味苦,性濁,歸脾肺經。適合暑天肚子脹氣、消化不好,或者吃飯沒胃口時飲用。
在南方,泡一杯陳皮茶度夏,是炎熱夏日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在廣東,陳皮是與油、鹽、醬、醋一樣日常不可或缺的佐料。陳皮茶:取陳皮10克、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后代茶飲。如搭配上普洱茶,則效果更佳。還可以加入茯苓。
3.薏米紅棗枸杞茶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的效果,不過生的薏米仁是不能祛濕的,要炒熟以后才有祛濕的效果。枸杞性平,夏季喝不上火,枸杞有養肝明目、消除內渴、益氣補血等功效。
薏米紅棗枸杞茶:將薏米仁倒入平底鍋,開小火慢慢翻炒,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將紅棗去核放入茶壺中,加小把枸杞,可根據個人喜好決定是否放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
4.羅漢果五花茶
廣東人的夏天離不開涼茶,羅漢果五花茶就是涼茶的一種。五花為木棉花、干槐花、菊花、 金銀花、雞蛋花,均尾清熱解暑、利濕功效之花,能清肝熱、去心火。通常也會根據個人體質和喜好,將干花進行增減、替換。
羅漢果五花茶:五花清洗浸泡10分鐘和羅漢果倒入沙煲,加入1.5L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煮20-30分鐘即可。
5.荷葉茶
俗話說“春養肝,夏護心”。夏季的高溫容易引起人焦躁的情緒,導致心火過旺。而荷葉則具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及清暑熱的功效。且荷葉中含有荷葉堿和黃酮類物質,所含的膳食纖維也較高,這些物質能夠幫助身體抑制脂肪的吸收。
荷葉茶:每次取15-30g干荷葉,開水泡15分鐘,出茶色即可。荷葉也是非常好的花茶底茶,可與茉莉、玫瑰等搭配,也能與薄荷一起做茶飲。
6.蓮子心茶
正是蓮子上市的季節,鮮蓮子鮮甜脆嫩,不止好吃,還能養心安神、清熱瀉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盛贊它是“脾之果”。
蓮子心是蓮子中間的綠芯,伏天養生必備。蓮子能清熱去火,可以直接泡水喝,也用蓮子心再加些許綠茶,用開水沖泡后飲用。
7.藿香茶
藿香茶是南通常見的飲品,對于南通人來說,一杯藿香茶就能將暑氣消散。藿香能芳香化濕,又能解暑發表,辛散不峻烈,微溫又不燥。摘下幾片藿香葉洗凈泡水即可。
8.冬瓜茶
冬瓜味甘、性寒,有清熱利水、消腫祛濕的功效,非常適合夏季食用。且冬瓜屬于高鉀低鈉型蔬菜,每100g含鉀量為130mg,含鉀量十分豐富。
冬瓜拿來和紅糖冰糖一起煮,即冬瓜茶:1)冬瓜洗凈切薄片,可以不去籽不去皮。2)將冬瓜放入碗里加入紅糖拌均勻,蓋上保鮮膜腌制1小時,將冬瓜連同汁一起倒入鍋中,加水和冰糖,大火煮開后,小火熬煮1個小時,不需要加水,為避免糊鍋,要不時攪拌。3)將煮好的冬瓜湯汁過濾。4)做好后可以放入密封罐里放冰箱冷藏,喝的時候根據個人喜歡的甜度加水混合。
9.苦瓜茶
苦瓜,是夏季消暑的好食材。苦瓜所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在瓜類蔬菜中含量較高,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每100克高達84毫克,居瓜類之冠。
鮮苦瓜泡茶飲,對中暑發熱有一定療效。或用苦瓜熬水,或者直接用苦瓜干泡茶來喝,也十分方便。
10.綠茶
茶葉中含有較多鉀離子,夏日喝茶,能消熱去火,降燥生津。夏季適合飲用綠茶。喝綠茶,必須是熱茶,將綠茶加熱在35℃左右時,熱茶的溫度,能促進人體排汗,可以帶走身體的暑氣。
三伏天氣候特點
“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為了平安度過“苦夏”,提醒大家:注意補充水分,充分飲用涼開水,同時補充綠豆湯、酸梅湯或含電解質的飲料,必要時準備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溫藥品;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特別是午后高溫時段進行戶外工作,如必須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采取防曬措施。
三伏天曬背的正確方法
三伏天適合曬背,但是要注意曬背的方式,曬背一般建議在三伏天的時候進行,但不宜在正午的時候進行,避免對皮膚造成刺激。
三伏天的曬背的時候,最好是選擇棉布麻布等天然制品,透氣又舒,如果可以的話,不穿衣服曬背最好。
三伏天的是曬背,還可以涂抹好防曬霜,這樣可以避免皮膚被曬傷,其次就是三伏天曬背最好是選擇選擇在飯后一個小時或者是飯前進行,不要太餓也不要太飽。
最后就是三伏天的時候曬背,要保持心情平靜,每次曬背的時間不要長感覺到身體適應舒適,沒有疲勞感即可,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進行。
三伏天曬背注意事項
1.避免高溫時段:三伏天氣溫較高,尤其是中午到下午的時候,避免在這段時間直接暴露在陽光下,以免對皮膚造成過度傷害。
2.使用防曬產品:在曬背前,應當使用高倍數、廣譜的防曬霜或噴霧,涂抹均勻并按照產品說明使用。這有助于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并降低曬傷和曬斑的風險。
3.控制曬背時間:在三伏天中,建議將曬背的時間控制在較為涼爽的早晨或傍晚時段,避免中午時段陽光直射。
4.選擇適當的場所:盡量選擇有遮陰的地方進行曬背,如樹蔭下或遮陽傘下。這樣可以減少陽光直接暴露在皮膚上的時間。
5.補水保濕:曬背后,要記得及時給皮膚補充水分和營養,使用保濕霜或噴霧,保持皮膚的濕潤狀態。
6.注意身體信號:如果感覺身體不適或出現中暑癥狀,如頭暈、惡心、出汗過多等,應立即停止曬背并尋求陰涼處休息,并及時就醫。
總體來說,在三伏天曬背時要盡量避免高溫時段和強烈的陽光照射,合理使用防曬產品,并注意皮膚的保濕和身體的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