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伏天’出伏具體時間
2023‘三伏天’出伏具體時間是什么?夏天最難熬的則是三伏天,溫度高,潮濕而悶熱,很多人都不太喜歡過三伏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2023‘三伏天’出伏具體時間,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2023‘三伏天’出伏具體時間
末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
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間。
文言講,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
在夏日里暑邪會逐漸的深伏于體內,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熱等疾病。而進入冬季以后,這些病會反復發作,“……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調房里。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一杯熱茶喝下去雖會出一些汗,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的清涼。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遠些。養生必須從當下做起。
三伏天應該注意些什么
1、飲食清淡多吃“苦”
三伏天飲食要清淡,注意衛生,避免夏季傳染病。同時,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這樣可以清熱祛暑,健脾開胃,還能增進食欲,緩解不適感。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
2、不要吃太多冷飲
三伏天人體的陽氣都浮在體表,五臟六腑是寒涼的,此時再吃冰吃雪糕,相當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氣就重的親,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涼白開,樸素又養生。
3、不能長時間開空調
大多數人特別是關節病患者來說,夏季應該避免貪涼,不用或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在工作場合中,應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盡量不用空調或適當調高溫度。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境隨時加減衣服。
4、外出防曬防中暑
一般來說,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紫外線指數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間減少戶外活動。要外出的話,要做好相應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涂防曬霜。可以多喝些淡鹽水和綠豆湯,消暑又補充水分。
5、生活起居要規律
三伏天期間不要熬夜,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扇下。
6、隨身攜帶防暑藥品
三伏天,大家出行時應當盡量避免長時間被太陽直射,同時最好能隨身攜帶一些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藥品,也可經常飲用一些淡鹽水。
2023三伏天時間表完整版
查詢2023年夏至節氣到立秋節氣之間,一共有5個庚日,分別是6月21日(庚戌日)、7月1日(庚申日)、7月11日(庚午日)、7月21日(庚辰日)、7月31日(庚寅日)。因此,今年中伏時間有20天,也就可以下結論,今年三伏天是40天,又屬于“加長版”三伏天。
綜合上述內容,2023年三伏天具體時間表如下: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看到這,相信大家對于三伏天哪天入伏?哪天出伏?30天還是40天?都已經了解了計算方法。以2023年來總結,7月11日入伏,8月20日出伏,一共是40天,又屬于“加長版”三伏天。或許預示著今年夏天會比較熱,建議大家提前做好防曬防暑工作。
三伏天可以泡腳嗎?
三伏天一般可以泡腳。
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會導致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引起頭暈頭疼以及情緒的變化等,再加上三伏天天氣比較炎熱,頭部氣血虧虛而引發眩暈等癥狀,所以一般來說三伏天是不可以天天用艾草泡腳。
但對于身體寒濕重的人,可以在三伏天用艾草泡兩到三次腳,在泡腳的同時,喝上一杯生姜紅棗水,即可以去寒又不至于泄氣。
對于身體非常虛弱的群體,吃了一些補益身體的食物造成牙疼、口腔潰瘍等情況,可以每天堅持用艾草泡腳;但注意不要食寒涼的食物,防止寒邪入侵,慢慢的就會發現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就不容易牙疼、潰瘍了,而且體質會慢慢的增強。
如三伏天泡腳出現任何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聽從醫生的安排和治療,切不可自行隨意處理,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