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三伏貼起泡癢怎么辦
三伏貼雖然可以治療很多疾病,但是并不是任何人任何情況都可以貼的。關于貼三伏貼起泡癢怎么辦該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貼三伏貼起泡癢怎么辦,如果喜歡請收藏分享!
貼三伏貼起泡癢怎么辦
三伏貼由于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又沒有副作用,而備受歡迎。那么貼三伏貼起泡癢怎么辦?
專家表示,一般人貼三伏貼后會感到局部很熱,還發癢,這屬于正常反應。主要是因為三伏貼中使用了辛溫香竄類的藥物,這類的藥物會幫助藥效穿透到皮膚中,因此也有可能會給我們的皮膚帶來紅腫、瘙癢甚至出現起水泡等過敏現象。
有人貼兩小時后局部就會起泡,這多發生在皮膚嬌嫩的人身上。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不僅對藥物過敏,就連膠布也會對他們的皮膚產生一定的刺激,這類朋友就不太適合三伏貼。
若敷藥處皮膚有灼熱、疼痛感時,應及時取下藥膏并用清水輕柔洗凈,嚴禁抓撓,一般可自行痊愈。如果出現起泡的現象,一般也都是無菌性,不用擔心。
如果水泡較小,可以不必理會,它自己就會吸收;如果水泡較大,但可能會非常難受,奇癢難忍,可以先用消毒針將水泡挑破,然后用藥棉將流出的水吸掉,再用碘伏消毒,然后涂一些紫藥水,進行拔干處理即可,切記不要將表皮撕掉。
貼三伏貼后起水泡一般一周以后,起泡處會結痂脫落。據觀察,起泡的人療效更好,因為這類人藥物滲透吸收得好。中醫古代灸法里有一種叫瘢痕灸,就是要施灸處起泡,以取得最佳療效。
三伏貼可能引起的過敏現象
有一些人貼完三伏貼之后出現起泡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三伏貼中使用了辛溫香竄類的藥物,這類的藥物會幫助藥效穿透到皮膚中,因此也有可能會給我們的皮膚帶來紅腫、瘙癢甚至出現起水泡等過敏現象。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醫院已對三伏貼的藥方進行了改良和調整,過敏反應已經大大降低,貼敷之后基本不會出現腫、痛、起泡等嚴重過敏現象。除此之外,為了預防三伏貼可能會給皮膚造成刺激,還可以在貼敷之前擦一些姜汁,減輕藥物對皮膚的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不僅對藥物過敏,就連膠布也會對他們的皮膚產生一定的刺激,這類小朋友就不太適合三伏貼。
若敷藥處皮膚有灼熱、疼痛感時,應及時取下藥膏并用清水輕柔洗凈,嚴禁抓撓,一般可自行痊愈。如果出現起泡的現象,一般也都是無菌性,不用擔心。只要上點兒碘伏就可以慢慢結痂痊愈。若出現嚴重水皰時,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小結:如果是在貼三伏貼的過程中,身體出現了一些不適的反應,應立即停止貼三伏貼。根據過敏的程度,應當及時的去醫院里面就診。
三伏貼適應癥范圍
1、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反復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
2、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肌膜炎、網球肘炎;
3、慢性胃腸炎、慢性腹泄、脾胃虛寒、消化不良;
4、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虛寒性疾病;
5、痛經、產后頭痛、月子病等;
6、亞健康調理、任督二脈不通;
7、小兒反復感冒、厭食、消瘦、遺尿、尿床。
8、由免疫力低下和內分泌失調所致的各種疾病
對于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來說,夏天是一個不應放過的最佳治療時機。冬季因為氣溫、氣壓偏低,這類病特別容易復發。冬季治療以治標為主,不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響其發病的氣候因素比較少,癥狀通常比較輕,有足夠的時間扶正固本,以提高肌體的免疫能力,達到痊愈的目的。
三伏貼的作用與功效與禁忌
患有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反復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咳嗽的人群。
患有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的人群。
關節、風濕類疾病患者如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病、風濕性關節炎、膝關節髕骨軟化癥、強直性脊柱炎、肢體關節疼痛麻木、肩周炎、背肌筋膜炎、退行性脊柱炎、腰肌勞損、類風濕等。
皮膚病患者如蕁麻疹、凍瘡等。
三伏貼的禁忌:2歲以下的小孩禁止使用;使用前清洗皮膚,嚴重心臟疾患、瘢痕體質、嚴重皮膚病、過敏體質、發熱、吐血者、孕婦勿用;糖尿病慎用;使用后要避免出汗。不要對著空調和風扇吹。
用通俗的語言,帶你了解大千世界。世界如此奇妙,一起來認識世界吧!百科生活,帶你玩轉生活圈。
三伏貼為什么能夠冬病夏治
三伏貼療法又名天灸。中醫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因此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生物的陽氣相接,季節變化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人體之陽氣“生于春,長于夏,收于秋,藏于冬”。
冬季陰氣上升到達頂點,機體易受寒邪侵犯,往往陽氣不足,體質在這一時期處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療能力處于“不佳時期”,在冬天治寒證,就像在雨天晾衣見效緩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氣溫升高,人體內陽氣上升,經絡通達,氣血充沛。
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治療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地驅風祛寒,祛除體內沉痼,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預防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癥狀,并為秋冬儲備陽氣,令人體陽氣充足至冬至時則不易被嚴寒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