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分是幾月幾日
2023秋分是幾月幾日?秋分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也是秋天的都四個節(jié)氣,一般在公歷的9月22~24日,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2023秋分是幾月幾日,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2023秋分是幾月幾日
2023年的秋分是2023年9月23日14:49:46,農(nóng)歷癸卯(2023)年八月(大)初九。秋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秋季中的第四個節(jié)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中秋節(jié)則是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秋分的氣候特點是什么
在秋分,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進入涼爽的秋天。來自南方的冷空氣遇到逐漸衰減的暖濕氣流,導致降水和氣溫一再下降。正如人們常說的,是“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了,但秋分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這時,北方和南方的耕作方式是不同的。
秋分意味著真正進入秋天。隨著北半球天氣轉涼,鵝、燕子、杜鵑等。開始從逐漸寒冷的北方成群結隊地飛往南方。
秋分氣象變化
按農(nóng)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xiàn)三大特點:太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xù)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xiàn)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秋分后,太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北半球漸趨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
秋天銀杏樹枝葉
秋分時節(jié),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先后進入了“候平均氣溫”劃分的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qū)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nóng)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秋分吃什么
1、吃秋菜:在嶺南地區(qū),客家人有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湯一樣,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春分的順口溜也就變成了“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2、田螺:廣東許多地方秋分有吃田螺的習俗。秋分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jié)。
3、芋頭:在江浙一帶,芋頭的發(fā)音與運來相近,所以秋分時節(jié)吃芋頭,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4、桂花酒:秋分時節(jié)桂花都已經(jīng)開了,丹桂飄香,秋分前,勤勞的人家會準備白酒或者黃酒來浸泡桂花,做桂花酒,等到秋分節(jié)氣一到就拿出自家釀好的桂花酒來招待客人。
5、大閘蟹:江浙一帶有吃大閘蟹的習俗,秋分時節(jié)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jié)。
秋分節(jié)氣風俗活動
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據(jù)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nóng)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diào)至中秋。
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qū)不同儀式各異。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歲華記》記載北京祭月的習俗說:“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于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還有一個特別的風俗,就是“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qū),昔日四邑(現(xiàn)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炒野莧菜具有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潤膚美容。適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癰、痔瘡等病癥。
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xiàn)在中醫(yī)學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過嶺南習俗更加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沒有上升到中醫(yī)學理論的高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