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今夏持續高溫致23人死亡
入夏以來,亞洲、歐洲和北美大陸多地經歷高溫肆虐。當地時間2日,韓國發布消息稱今夏持續高溫已致23人遇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韓國今夏持續高溫致23人死亡,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韓國今夏持續高溫致23人死亡
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2日,韓國消防部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韓國今夏的高溫天氣已致23人中暑死亡。
報道稱,數據顯示,從2023年5月20日啟動酷暑應急響應至7月底,韓國高溫天氣已致21人死亡。8月1日,慶尚北道永川市和全羅北道井邑各有1人因中暑死亡,累計23人,同比(7例)增逾2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羅北道扶安郡一帶參加第25屆世界童軍大露營活動者已有400人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暑癥狀。
韓國行政安全部已于8月1日啟動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一級應急響應,時隔4年再次上調高溫預警至最高級別的“嚴重”。
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要求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針對弱勢群體、戶外勞動者、高齡農戶等三大高危群體制定高溫應對措施,并采取措施預防高溫天氣對農畜水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夏季室外如何防暑降溫
1、做好防曬措施
室外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帶好帽子、衣著寬松。出門要做好防曬工作,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
2、合理飲水
每日飲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鈉0.3%—0.5%為宜。飯前飯后以及大運動量前后避免大量飲水。
3、備好藥品
進行長時間的.戶外運動時,要準備好防暑藥品,包括:藿香正氣、十滴水、仁丹等等。中午至下午14時,陽光最充足的時候,盡量不要呆在戶外,有條件的可適當進行午休。
經常洗澡,或利用身邊條件適當降低體溫,防止身體的水分過分蒸發。空調溫度不要開設過低,如果室內外溫差太大,也會導致中暑的發生。
夏天高溫天氣的影響有哪些
臨床研究證實,氣溫超過33℃時,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著加快,對血液循環系統有很大影響,炎熱可使身體發生6種情況:
1、心臟壓力大
高溫狀態下,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皮下血管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3~5倍,會增加心臟的工作量。
2、頭暈缺氧
夏天濕度高,但氣壓低,含氧量降低。即使活動量和平時沒有區別,也會感到胸悶、氣短、頭暈,心血管疾病患者嚴重時可誘發急性心梗和腦血栓。
3、血液變黏稠
高溫天出汗多,人體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脫水,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導致缺血或血栓,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4、胃腸不適
高溫環境下,各種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飲食不衛生可能給消化系統帶來負擔,引發急性胃腸炎,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脫水、休克。
5、情緒煩躁
醫學研究表明,高溫時心情容易煩躁、緊張、抑郁,隨著癥狀加重,猝死、心梗等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概率也會上升。
高溫天氣相關規
定一、除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五、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六、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適時調整。
七、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