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白露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白露是中國傳統節氣之一,通常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出現。在中國,人們會根據不同的節氣來選擇食用不同的傳統食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白露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露節氣吃什么傳統食物
1、白露茶
就是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到了白露前后又會進入生長佳期。
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樣嬌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股獨特的甘醇味道。所以,老茶客們特別喜歡。一般八月份,白露節氣之前采摘的茶葉叫早秋茶;從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葉叫晚秋茶。相比早秋茶,晚秋茶的味道更好一點。如果說春茶喝的是那股清新的香氣,淡淡的青草味,那么晚秋茶喝的則是一種濃郁的、醇厚的味道。經過了一夏的煎熬,茶葉也仿佛在時間中熬出了最濃烈的品性。
2、鰻魚
這個節氣起,老蘇州會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養陰潤肺;還會吃些鰻魚(鰻鱺),這時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因此蘇州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在甌江口外的洞頭島,照例要吃鮮鰻魚熬白蘿卜,鰻魚營養豐富,而白蘿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熱氣”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3、白露米酒
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4、紅薯
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隨著氣候的變化,在起居飲食方面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白露后,溫差逐漸加大,要注意及時添加衣物,預防受涼。在飲食方面要食物多樣,以谷類為主,增加些薯類食物。紅薯的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增強腸道蠕動,通便排毒,尤其對老年性便秘有較好的療效,還能減少腸癌的發生。
白露是幾月幾號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的第3個節氣,于每年9月7號到9號交節。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傍晚后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較大。
白露名稱的由來
歷書說“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進入“白露”,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雖然暑熱可能不會一下子退場,但是悶熱感會逐漸褪去,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涼意。
氣象學表明,白露時節,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太陽落山后,氣溫便很快下降,到了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的美名。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白露之后,對氣候最為敏感的候鳥集體遷徙。鴻雁開始從北方飛到南方。
二候玄鳥歸:玄鳥特指燕子,燕子也要飛到南方去過冬了。
三候群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
白露養生吃什么
梨:清心降火解秋燥
梨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緩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涼,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過多。脾胃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燉梨水,亦是一種很好的食用方法。
大棗:寧心安神抗過敏
大棗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欲、除腥祛味,抗過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松和貧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補養佳品。
菊花:祛燥潤喉防感冒
菊花可疏風平肝,清心除煩,祛燥潤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對感冒、頭痛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適當飲用菊花茶,達到祛火潤肺的保養目的。
紅薯:預防癌癥助排毒
紅薯被評價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預防癌癥、防止便秘、減肥的功效,常吃紅薯可以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