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時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跡
向時代楷模學習,就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境界;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最新時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時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跡(精選篇1)
一、思想政治方面
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通過早會、報紙、網絡積極學習政治理論,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積極擁護醫院以及手術室的各項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度,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嚴格以一名優秀護士的標準要求自己,堅持以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以病人的滿意度為標準,牢固樹立團隊合作精神。
二、工作態度方面
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我能做到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和流程,遵守醫院科室的規章制度,時刻注意保持消毒無菌觀念,做到不怕苦累、全天侯待命以應付突發事件。樹立強烈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團結同事,以工作為中心。堅持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與手術醫師密切配合,積極協作,打造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和完成。在醫院組織大型活動科室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做到絕對服從組織安排,全力做好保障,保證醫療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專業技能方面
過去的一年里,我參加了多臺體外循環手術的配合,能基本掌握巡回護士的操作流程,并參與其他科室的多臺特大手術配合,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在工作中能積極參加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熟練掌握護理急救技術,搶救程序及搶救藥械的使用。日常做到嚴格查對,嚴謹細致,杜絕細小差錯事故的發生,在保質保量完成手術過程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積極參加各項新業務的開展。
四、20__年度展望
20__年,我將參加全國護士中級職稱考試,我會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復習,爭取。在立足拓展現有知識層面的基礎上要多接觸新技術、新知識,做到在思想上、見識上不落人后。
隨著法律的日趨完善,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我認為提高我們個人的法律意識也是很重要的,加強對《處理條例》的學習能使患者的權益得到保障,同時也會減少的發生。在日常工作無差錯的基礎上,我要加強護士職業道德和文明禮貌的學習,這樣既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和我們自身的成就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絕和減少醫療糾紛的產生,對我們也是一種保護。
人總是在不斷的成大,如果說昨天的我還有些浮躁,那么今天的我則多了份成熟,對手術室護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明白自己的責任,也能更好更用心的為患者服務。我感謝我的領導,給了我前進的方向;感謝我的同事,我們共同戰斗在一線,度過了無數個忙碌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其實不光是感謝,還要感恩,因為你們的包容善待,才有我的成長和進步。希望明年,我們仍然攜手并進,為達到我們心中的目標共同努力。
最新時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跡(精選篇2)
鄭德榮同志對信仰的堅定令人敬佩,早已是桃李滿天下的他依然堅持不斷進行學術研究,他一輩子潛心研究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理論,他為國家為社會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一名默默耕耘的園丁。他堅守在教學一線,為人師表,甘當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學、所想、所研、所得傳授給每一個學生。1986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之后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33年來,他培養了49名博士生,他去世前18天,依然聽學生念了兩個小時的論文,堅持拔掉氧氣管,給學生提出出修改意見。他是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主義者。 工作67年,與時俱進,研究領域不斷拓寬,始終圍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這條主線,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話竟是“不忘初心,堅持馬克思主義”。他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總是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榜樣。
學習他堅定執著的信仰信念,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對事業無限忠誠,不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進道路上坎坷;把對信念的追求,落實在默默無聞、腳踏實地的具體工作中,通過不懈的勤奮努力,綻放出信念的力量。
學習他不忘初心、對事業無限忠誠的情懷,他甘當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息、奮斗不止,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本職工作的無比熱愛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對工作滿腔熱忱和不懈追求更高水平。
要認真學習鄭德榮同志的崇高精神,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以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創一流的作風,改革創新,奮斗姿態,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為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好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新時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跡(精選篇3)
__,男,漢族,38歲,林業工程師,1996年畢業于__農學院林學系,先后在縣中心苗圃場、林業局營林站、林政資源管理站就職,現任__縣林業局營林站站長。曾從事林業種苗生產管理、林政資源管理、國家天保工程管理、營造林技術指導、群眾林權制度改革等縣林業局關鍵崗位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他能模范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立足崗位、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勇于奉獻,無論在何種崗位,從事何種工作,他都是干一行愛一行,一心撲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各項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突出的業績、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也得到了領導的充分肯定,多次被省、地、縣和縣林業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個人,發揮出了林業局中層干部的中流砥柱作用,為加快我縣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步伐和促進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其先進事跡如下。
一、開拓進取、刻苦專研。
在業務上,勤于鉆研,不斷提高林業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并用以指導林業生產。在林政站工作期,身兼多職,多個崗位都能以極大的熱情和鉆勁,學習本專業的知識。由于他的勤奮和鉆研,他的業務知識得到很大提高,他用所學知識,和他所在股室的同志用心探索、研究和推廣林業生產適用技術,從2000年來,他先后組織或參與了《化學除草劑在林木育苗中的應用研究》、《意楊截稈造林技術》課題研究、《巖溶石質山人工造林及植被自然恢復技術推廣》等林業技術研究,并有多篇林業論文發表,《意楊截稈造林技術》課題研究2005年獲地區科技進步三等獎。這些林業技術的應用推廣,大大提高全縣林業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成效。
二、甘于奉獻,忘我工作。
該同志忠于職守,愛崗敬業,不畏艱難,腳踏實地,甘于奉獻,時刻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十多年工作期間,都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計名利得失,服從安排,顧全大局,并出色地完成組織交給各項任務。2008年初,我縣遭遇了特大雪凝災害天氣,2009年,又遇長期旱情。災情發生時,他總是心系林區群眾,并堅守第一線和林區群眾一齊,抗凝凍,查災情,進行災后重建;由于林業受災面廣,受災程度深,林農經濟損失大,災后損失評估急不可待。他理解牽頭任務后,帶領6個小組15名林業技術人員,頂風冒雨,白天爬山涉水,晚上加班熬夜,透過近兩個月的時間日日夜夜的奮戰,順利完成了災情評估工作,評估成果對指導我縣林業災后重建有著極重要的好處。在林業“二類”調查、連清復查以及群眾林權制度改革等林業重大調查中,他更是單位的中堅力量。他和他的團隊,經常一個把月吃住在山里,爬山涉水,穿荊刺,吃干糧。婚假沒結束,他背上背包下鄉了;愛人臨產,他還在山上劃界勾圖;老人病危,他還在為群眾講解經濟林栽培技術。他的所作所為,深深感動了當地的群眾,也帶動了他周邊的同事,奮力拼博,愛崗敬業,致使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該同志“學于林,則用于林”,他和同事們一道經常進村入戶,搞森林防火、病蟲害知識宣傳、林業防災技術骨干現場培訓、指導林農做好災后恢復林業生產等,用心做好災后恢復林業生產的技術措施和技術咨詢。對才百姓不予理解的政策,他總是耐心地講解;對林業防災減災的技術知識,他總是手把手地教,直到教會、教懂為此。在他負責的鄉鎮,群眾林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林業生產工作有序開展,林區未有一齊重特大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和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
三、創新思路、業績突出。
該同志在十幾年的林業工作中,能根據上級領導交辦的工作,創新工作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樣一個任務,落在他手里,他總能想法提高工作效率,比別人較早地完成。由于工作出色,2008年被縣委政府評為“抗凝凍保民生”先進個人,2008、2009、2010年連續三年被縣委政府評為“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工作者”,2010年獲省人民政府評為“__省綠化先進個人記一等功”稱號,2007年榮獲全縣群眾林權制度改革先進個人,并多次被縣林業局評為年度先進個人。
四、作風嚴謹,清正廉潔。
該同志作風優良,為人正直,遵紀守法,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風貌。關心職工,團結同志,無論是在工作、生活還是學習中,都能以身作則,為同事作出了表率。能做到辦事不推諉,遇難不回避,做到不貪不占,不損害群眾利益,清正廉潔。在連續2001至2010年10年的年度考核中,有7次被評為“優秀”等次。
最新時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跡(精選篇4)
2021年9月新學期,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一(2)班來了一名特殊的學生,他坐著輪椅,由媽媽在教室陪著一起讀書。他有專門的課表,除了一(2)班,一年級的所有教室都向他開放。
他是一名漸凍癥患者。按照之前的病情發展,他也許只能活到6歲,由于家長的精心照料,他的生命得以延續。他有一個愿望:上學。
孩子的愿望能實現嗎?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毫不猶豫地答復:不應該剝奪任何一個孩子求學的機會。
于是,盧灣一中心小學便在暑假期間開始為這名學生的入學做準備。年級組長、班主任提前家訪,充分了解學生需求,并為他定制了課表:學籍在一(2)班,但每天到一個班級進行相應的教學。無法上體育課?為了他,學校把整個一年級的課程進行了調整,讓他享受到所有在教室里可以享受的課程。
他拿著為自己專門定制的課表說著:“課表上的每門課我都很喜歡,都想上。”他甚至燃起了希望:某一天能夠在專業指導下參加體育課,“體育課時哪怕不能參與,就在旁邊看看小朋友玩,我也覺得很高興。”
讓特殊孩子隨班就讀,在盧灣一中心小學并不是個例。作為一所公辦小學,該校實施全納教育,不放棄每一個孩子,此前也曾經接受過患腦癱的學生等特殊孩子隨班就讀。
漸凍癥孩子的笑臉深深打動了吳蓉瑾。“我們去關心他,孩子們從他身上看到了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這對每一個孩子難道不是一種教育嗎?”在吳蓉瑾看來,情感教育的精髓就是情感互動交流。
情感教育,是盧灣一中心小學的特色,吳蓉瑾常年推動情感教育,用自己滾燙的情感把學校建設成一個“充滿愛的學校”。
什么是情感教育?這是吳蓉瑾的徒弟、盧灣一中心小學教師賀春秋在2004年成為一名新教師時奇的問題。吳蓉瑾的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離開健全人格和豐富情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以情動人,用情育人,情感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學會愛。”
2004年起,吳蓉瑾和同事們探索構建“以情育情”的情感教育體系,探索研發的情感教育課程,惠及學生近10萬人次。她將情感教育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和情感表達能力。每周的學校課程之余,她都利用15分鐘的時間,親自給學生上情感教育課,與學生們搭建起心靈交流的橋梁。
如今,情感教育已開辟出三條育人途徑:課程、活動、交際。用民俗文化滋養孩子心田,是情感教育品牌活動之一,主題每五年輪轉一次,包括中國年俗老上海風情主題、中國戲曲主題、中國發明創造主題、中國四大名著/中國動畫主題、中華美食主題。
十幾年來,亦師亦友,耳濡目染,賀春秋眼里的吳蓉瑾,既是師傅,更是一位有愛的智慧姐姐。
讓賀春秋印象深刻的是,有段時間,吳蓉瑾在朋友圈發了一個“戒咖啡的第一天打卡”,“當時我挺好奇的,因為身邊人都知道她酷愛喝咖啡,而且她有偏頭疼,每天必須拿一杯濃咖啡鎮定。后來得知,畢業生里有一個孩子病了,不吃飯,師傅便跟孩子做了一個約定:我戒掉咖啡,你把你不想吃的東西多吃一口。從那之后,校長就每天都在朋友圈里發戒咖啡打卡。大約是第400天的時候,我看到了她最后一次打卡:為了一個美好的,我戒了400天咖啡,盡管這段時間很難受,但是為了這份小美好,非常值得。”
這個孩子也說:“‘云朵媽媽’(指吳蓉瑾)把戒咖啡挑戰當作一個儀式,和我一起調整狀態,一段新生活即將開始,‘云朵媽媽’會和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在教師和學生的眼中,吳蓉瑾就是這樣深愛著學校,愛著每一個孩子,拼盡全力,而且樂在其中。
最新時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跡(精選篇5)
城壕鎮余家砭村燕剛今年27歲,2011年父親病逝,2015年母親因病癱瘓,燕剛和妹妹守著母親靠低保生活。“我不知道出路在哪兒,看不到未來。”燕剛說,“就在我感覺無法撐下去的時候,邱大哥來了。”
2018年底,一個笑容可掬、平易近人的大個子走進燕剛家,這個人就是邱軍。了解情況后,他多次上門,一面鼓勵燕剛振作起來,參加技能培訓,掌握一技之長;一面聯系中國化學工程集團等定點幫扶單位,為像燕剛這樣的農村青年找出路。
在他的努力下,2019年4月,華池縣第一期焊工技術培訓班開班。燕剛和華池20余名青年走進課堂,經過3個月的專業培訓,獲得資格認證。有了一技之長的燕剛,在邱軍的推薦下,找到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
在一次次的家訪和電話聯絡中,邱軍漸漸成了燕剛家一員,燕剛家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事先給邱軍打電話商量。邱軍也像兄長一樣,時常打電話關心燕剛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38歲的饒曉恩是城壕鎮廟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近些年他幾乎都是在外漂,因懶、因“浪”,日子過得一貧如洗。這兩年,鄉親們發現——饒曉恩變了!他家硬化了院子,住進了新房,務工收入也增加了,還摘掉了“窮帽子”。
饒曉恩的變化,離不開“貴人”邱軍的反復鼓勵和支持。
“年輕人不應該自暴自棄,生活要不斷向前看、向前走”“無奮斗不青春”“要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次次、一遍遍的鼓勵讓饒曉恩幡然醒悟。
2019年6月,經邱軍介紹,接受了培訓的饒曉恩找到一份月薪4500元的工作,成了“有薪”一族,饒曉恩從里到外也變得精神起來。
不只燕剛、饒曉恩,在邱軍的多方協調爭取下,多種“訂單式”技能培訓在華池及周邊縣展開,先后有千余名貧困農村青年參加培訓,掌握了“看家本領”。
扶上馬,送一程。開展培訓之余,邱軍銜接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及所屬企業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面向華池縣、環縣開展招聘,優先錄用建檔立卡貧困戶,特別是未脫貧的貧困戶。先后有175名大學生、23名貧困農村青年在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所屬企業穩定就業。
在邱軍的'努力下,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所屬東華公司還與華池縣建筑企業簽訂了2個幫扶項目,以“央企+民企+貧困戶”的形式,秉持“就近、集中”原則,帶動勞動力就近輸轉,進一步拓寬了當地貧困群眾的就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