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國先進事跡材料
杜富國,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人,2010年參軍入伍,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杜富國先進事跡材料(范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杜富國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1
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現一枚加重手榴彈,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突然一聲巨響,手榴彈爆炸了。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身,擋住了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艾巖得救了,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他說,我只是做了軍人應該做的事,假如再給我機會,哪怕一千次,一萬次,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進入手術室的杜富國在經歷了三小時的生死搶救,最終生命體征得到了穩定。據當時參加會診的醫生回憶說,當時杜富國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口已經多得數不清,傷得最嚴重的就是他的雙手和雙眼。根據當時的狀況和多名專家的會診,大家都認為杜富國的雙手和雙眼已經保不住了,而且要想保住他的性命,就必須馬上進行眼球摘除和雙手截肢手術。這樣的狀況雖然很難讓人接受,但是保命是第一要務。就這樣,杜富國的家人眼含淚水,在手術同意書上簽了字。手術過程中,為杜富國醫治的幾名現場醫生都心疼地紅了眼眶。看著眼前這個只有27歲的杜富國,大家都在使出了自己的渾身解數,盡可能的讓他少受一點痛苦。手術過后,杜富國慢慢醒了過來,在場的所有人都在為他能醒過來而感到高興,但同時又為他的遭遇而感到難過。他們不知該如何告訴杜富國,他的眼球被摘除了,他的雙手被截肢了。然而,病床上的杜富國卻沒有表現得異常激動,他很平靜,因為他在爆炸聲響起的那一刻就已經預料到了結果。不僅如此,他還認為,如果有再來一次的機會,他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他還是會義無反顧地擋在炸彈跟前,保護自己的戰友,因為這是他作為一個戰士應盡的責任。在他2015年6月報名參加邊境掃雷行動開始到2018年10月11日這三年多的時間里,杜富國一共有1000多次進入雷場的記錄,從他手里排出和排爆的地雷一共有2400多枚,相當于在這三年多的時間里,他每天都要排掉兩三枚地雷,也就是說,他幾乎每天都在與死神打交道,他的意志和信仰也已經鍛煉到了極致。正是因為有著強大的信仰和意志力的支撐,杜富國才沒有因為受傷而一蹶不振。
杜富國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2
在201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排雷英雄”杜富國獲得201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杜富國的頒獎詞:“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
一個英雄的故事在云貴大地廣為傳頌: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他用驚天一擋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
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友血染雷場。杜富國英勇負傷后,軍地領導機關和醫療機構全力進行搶救。經多級醫療機構接力營救和精心治療,目前杜富國已脫離生命危險。
英雄,流血顯本色,壯舉定乾坤。認準了路,并堅定地走下去,必將成就一番事業。面對危險“讓我來”,臟活累活“我先來”,開辟通道“跟我來”,遇到困難“有我在”。在杜富國這個年輕戰士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崇高的愛,體現了一種精神。這種愛,是支撐杜富國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跡的愛;這種精神,是把愛國、愛軍隊和愛人民統一起來的崇高精神。杜富國以自己的一腔熱血真切詮釋了勇于獻身使命的奉獻情懷。在他和他的戰友們身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不怕千難萬險、不惜傷殘犧牲、不計個人得失、掃除雷障為人民的“掃雷精神”得到了弘揚。一身男兒血,滿腔報國志。這是杜富國靈魂深處最珍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我們欣喜地看到,無數杜富國式的優秀共產黨員,為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熱血報效疆場,奉獻在云嶺大地。無數熱血青年響應祖國的召喚,紛紛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們在鮮艷的戰旗上續寫著我們的榮光。
杜富國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3
杜富國,1991年出生,貴州遵義市湄潭縣人,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黨,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8年多的軍隊生涯中,他有過3次重要選擇:第一次是參軍來到云南某邊防團,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邊防戰士,卻選擇參加掃雷;第二次是來到掃雷隊后,隊長發現他的炊事技術不錯,有意安排他當炊事員,但他選擇到一線掃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險時,他選擇讓戰友退后,獨自上前排雷。
“當兵就要上戰場,國家有需要,我們應該站出來、頂上去。”2015年,當駐守邊防的杜富國得知上級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后,第一時間主動請纓,義無反顧奔赴排雷戰場。
在執行排雷任務的3年里,杜富國常常第一個進雷場、第一個設置炸藥、第一個引爆,千余次進出雷場,累計作業300余天,搬運掃雷爆破筒15噸多,排除各類爆炸物2400余枚,處置險情20多起。
“你退后,讓我來。”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現一枚加重手榴彈,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突然,一聲巨響,手榴彈爆炸了,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身,擋住了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艾巖得救了,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他說:“我只是做了軍人應該做的`事,假如再給我機會,哪怕一千次、一萬次,我也會堅守初心,做出同樣的選擇!”
負傷后,杜富國依然保持戰斗的狀態,從走路跑步、穿衣吃飯等最基本生活技能開始,每天積極投入康復訓練。同時,他始終保持樂觀進取的態度,練體能、練寫字、學知識,漸漸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標。
杜富國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榮獲“時代楷模”“全國自強模范”稱號。2019年,當選“最美奮斗者”。
杜富國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4
“你退后,讓我來!”(新時代強軍戰歌)
掃雷英雄杜富國面對危險,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用血肉之軀擋住了手榴彈爆炸的彈片,守護了戰友的平安。近日,記者走進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聽戰友們講述他那驚魂動魄的故事。
“你退后,讓我來!”
這已成為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四隊作業組長、中士杜富國面對死神威脅時的一句“口頭禪”。
時隔1個多月,杜富國的這句話依然在戰士艾巖耳邊回響。面對記者,艾巖的眼眶紅了,哽咽著說:“是他救了我的命呀!”
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山高坡陡,灌木叢生,本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卻處處游蕩著死亡的幽靈。10月11日,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現一枚加重手榴彈,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突然,一聲巨響,手榴彈爆炸了,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身,擋住了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艾巖得救了,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
在醫院里,戰友們輪流陪護,杜富國從未喊過一聲疼。一天,當戰友帥超離開醫院時,杜富國卻提出一個請求:下次打飯時,多給我點肉和蔬菜,我要多吃點,吃好點,爭取早日康復,早日穿上那套掃雷防護服。
11月20日,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在杜富國的病房內,舉行了一場莊嚴的儀式:掃雷大隊領導宣讀了南部戰區陸軍為掃雷英雄杜富國記一等功的通令。
生與死的抉擇,他選擇了戰友安全
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游介紹:杜富國1991年11月出生于貴州省遵義市一個小山村,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黨。3年來,陽光帥氣的他1000余次蹚過雷場,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先后獲得嘉獎兩次,被表彰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各一次,榮立一等功一次。
邊境雷患牽動著中央領導的心。2015年6月,云南掃雷部隊成立,400余名官兵經過4個月的集中骨干集訓和臨戰訓練后,正式開始排雷作業。經過3年艱苦奮戰,共掃除雷區57。6平方公里,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種爆炸物19。82萬枚(發)。
數字背后,是掃雷兵與死神較量的碩果,更是向_____和人民交出的滿意答卷。
云南邊境雷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區,作業區最高坡度達到80度,即使世界上最先進的掃雷設備也派不上用場,只能人工用探雷器掃、用手排。
在這樣險象環生的雷場,誰多排一顆雷,就多承受一分危險。在馬嘿雷場,戰士唐世杰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險的火箭彈。杜富國就讓戰友退到安全地域觀察,獨自上前處理。整整一上午,當10多枚火箭彈被安全排除時,他穿的防護服已被汗水浸透。
在八里河東山某雷場,班長劉貴濤探到1枚罕見而危險的拋撒雷。沒等劉貴濤命令杜富國撤下時,他就搶先道:“班長,我來吧。”
“他就是這樣,不管與上級還是下級同組作業,都‘強詞奪理’爭著上。”杜富國負傷后,劉貴濤回憶起這些細節,抹著淚說:“他其實是不想讓別人冒險,這早已成了他的習慣。”
練就金剛鉆,誓言與死亡叫板
戰友們都知道,杜富國的微信名叫“雷神”,QQ昵稱叫“征服死亡地帶”。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出色的掃雷骨干,竟然是半路出家。
探雷器是掃雷兵的“手中槍”,“學會5分鐘,學精要5年”。為了早日奔赴掃雷場,與死亡幽靈較量,杜富國將各種金屬物埋了排、排了埋,把訓練場的土地翻了個遍。他還和戰友“背靠背”對抗,請別人隨意埋設鐵釘、硬幣、彈片,通過斜放、深埋、混合、纏繞增加難度,以此訓練“聽聲辨物”本領。經年累月,他熟練掌握了10多種地雷的排除法,將探雷器練成了“第三只手”。
老山地區,地雷、炮彈等爆炸物種類繁多、交織混埋、辨識難度大。“掃雷兵腳一滑,甚至一塊石頭滾過,都可能引爆地雷。”掃雷大隊政委周文春說,官兵們在這樣的雷場作業,“每天走的是陰陽道,過的是鬼門關,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繡花針”。
杜富國的老班長許猛,保存著一張杜富國手捧地雷的照片。這是在馬嘿雷場,杜富國排除的一枚59式反坦克地雷,足有臉盆大小,這也是掃雷四隊排除的第一枚反坦克地雷。
排雷,得像考古挖掘一樣小心翼翼。考古失誤或能彌補,排雷失誤尸骨無存。許猛回憶,杜富國排除這枚地雷時,只見他用毛刷、排雷鏟輕輕清理浮土,當發現這個大塊頭頂端竟是凹陷時,頓時認定這是一顆精心布設的地雷!
掃雷兵排雷,就是和埋雷人斗智斗勇。地雷頂端凹陷,顯然是埋雷人對地雷進行了力學預壓,達到引爆臨界點。這樣,原本200公斤以上重量才能壓爆的反坦克地雷,步兵一碰就炸,威力巨大。
現場靜得能聽到呼吸,杜富國小心翼翼地清除浮土,解除引信……當他捧出地雷的那一刻,戰友們懸著的心才放下。
生命置之度外,人民永在心中
11月19日清晨,記者來到掃雷四隊任務區老山西側大壩雷場,正巧遇到54歲的麻栗坡縣猛硐鄉鄉民盤金良。提起地雷,盤金良既恨又怕。他說,1993年和2016年,他在草果地做農活時兩次觸雷。沒想到,這次掃雷戰士卻血灑雷場。“他是為了我們負的傷啊!”老人抬起長滿老繭的手不停地抹眼淚。
2015年,杜富國申請到邊境掃雷,父母一直很擔心。三年多來,杜富國從不和家里多講掃雷的事。杜富國負傷后,他的父親杜俊來到兒子作業雷場,當他聽了鄉親們含淚的講述,這位老黨員愈加明白了兒子這些年經歷了什么,又為何不愿退伍。
杜富國負了重傷,猛硐鄉鄉長盤院華幾度哽咽:猛硐的山林地適合種植茶葉、草果,但全鄉2萬畝茶園,有8000畝在雷區,群眾不敢進去耕種,只能撂荒。部隊進駐當地掃雷后,已將2/3以上的雷區土地安全地移交給村民耕種,目前已產生經濟效益。“我們與全國人民一道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希望了。”
11月18日傍晚,由南部戰區陸軍與麻栗坡縣縣委、縣政府共同舉辦的“讓我來——勇掃雷障為人民”主題文藝晚會在縣禮堂隆重舉行。麻栗坡駐地官兵趕來了,當地群眾趕來了,能容納近千人的禮堂座無虛席。杜富國的父母、妻子應邀出席。
每當舞臺背景上出現兒子的身影,杜俊都會含著淚拿起手機拍個不停,也許他是想讓曾經健全的兒子定格在心中。
杜富國妻子王靜說:“我們結婚一年多,兩地分居,離多聚少,他說我是他的‘小公主’,以后我就是他的眼。”此時,舞臺背景上閃現出一個鏡頭——在醫院陪護丈夫時,她拉著杜富國的胳膊,一只手從他袖口里伸了進去,當她摸到那光禿禿的胳膊那一刻,淚水奪眶而出。
掃雷兵李洋面對記者鏡頭,立即轉過了身。他說:“別拍我呀,我都沒敢告訴父母在這里掃雷呢,如果在媒體上媽媽看到我,她會哭的。”
杜富國是掃雷兵的驕傲,也是掃雷兵的代表。這群與死神較量的90后掃雷兵,始終把遺憾、愧疚和思念壓在心底,把人民的利益裝在心中。
人物事跡簡介
杜富國,1991年生,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人,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
人物履歷
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于2015年6月15日主動申請從原單位加入到臨時組建的掃雷部隊。
所獲榮譽
2018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獎章和證書。
2018年12月18日,被授予“云嶺楷模”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20日,被評為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
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
2019年2月18日,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
2019年5月16日,榮獲全國自強模范。[9]
2019年5月22日,中央宣傳部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
2019年6月26日,入選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名單。
2019年7月,中央軍委_______簽署命令,授予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
2019年9月,受聘為北京大學青年立德樹人工作指導老師。
2019年9月5日,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敬業奉獻模范”榮譽稱號。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
杜富國先進事跡材料精選篇5
杜富國,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四隊五班戰士。自掃雷作業展開以來,杜富國同志進出雷場千余次,累計作業300余天,搬運掃雷爆破筒15余噸,在4號洞、265號界碑、馬嘿、老山等14個雷場累計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件),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榮立一等功1次,多次獲嘉獎,分別被表彰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麻栗坡縣老山雷場掃雷時,面對一枚露出部分彈體的加重手榴彈,杜富國同志對同組戰友艾巖喊到“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用身體遮擋住了爆炸沖擊波和彈片,自己失去了雙手和雙眼,而在幾步遠的戰友僅受了皮外傷。讓我來:任務面前,杜富國同志總是自告奮勇、挺身而出,用一次次“讓我來”的生動實踐,演繹新一代“四有”革命軍人的使命責任;敢擔當:關鍵時刻,杜富國同志總是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用“敢擔當”詮釋共產黨員無所畏懼、敢為人先的優秀品格;做傳人:危急關頭,杜富國同志總是沖鋒在前、舍己為人,用“驚天一擋”的英雄壯舉,書寫新時代紅色傳人的鐵血榮光。
杜富國同志的先進事跡,展現了信仰堅定、鐵心報國的政治品格,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責任意識,英勇頑強、不懼艱險的優秀品質,舍己為人、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懷,生動詮釋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不愧部隊官兵的杰出代表。為進一步學習宣傳杜富國同志的先進事跡,弘揚他的崇高精神,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決定,授予杜富國同志為“云嶺楷模”榮譽稱號,號召全社會向杜富國同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