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主要事跡
真正的新時代好少年是集禮儀、奮進于一體的少年。有哪些的2022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主要事跡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2022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主要事跡(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主要事跡篇1
斯蓉
女,蒙古族,2009年8月出生,少先隊員,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城鎮小學六年級(5)班學生(現就讀于溫泉縣初級中學)。
她富有愛心,待人誠懇熱情,對學習和生活上遇到困難的同學,總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盡己所能幫助他們。
在學校,她是班干部、也是學校優秀的中隊委。她所在的小紅帽中隊曾榮獲“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稱號,還連續六年獲得校級優秀學生、優秀班干部稱號;2020年5月斯蓉獲得少先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少先隊“星”主播稱號。
2022年3月12日上午10時53分左右,斯蓉在路上撿到一個裝有3萬元現金的手包,并一直在原地等到失主前來認領,在謝絕了失主200元現金的謝禮后,斯蓉的一個少先隊隊禮被路人記錄下來傳到網上,這一舉動感動了身邊無數人,獲得了一片稱贊。
2022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主要事跡篇2
劉宇是會昌縣曉龍初中的一名畢業生。初中三年,劉宇熱心幫助患有小兒麻痹癥、行動不便的同班同學徐淮,堅持背徐淮上下學,樂當他的“腿”。不僅如此,為了讓內向的徐淮打開心扉,劉宇不僅經常陪徐淮聊天、做作業,運動時也會帶上徐淮,幫助他參與其中,融入集體。三年時間里,劉宇的舉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同學們,大家也自覺加入幫助徐淮的隊伍中。劉宇用稚嫩的肩膀,幫助了徐淮,更傳遞著助人為樂的良好風尚。目前,兩人已經初中畢業,劉宇考上了會昌縣第三中學,徐淮去了當地的中專學校學習電子商務,各自帶著三年同窗珍貴的友誼,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近年來,江西省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學習宣傳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見賢思齊、向上向善,讓江西青少年學有榜樣、行有楷模、趕有目標,幫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0年以來,我省連續三年產生“新時代好少年”,入選者分別是余梓洋、付哲豪、劉宇。
2022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主要事跡篇3
王程業是黎族小少年,2014年7月出生,今年才8歲。王程業的奶奶劉香蘭是非遺傳承人,織得一手好黎錦。3歲起,王程業就開始隨著奶奶學習黎錦紡染織繡技藝,打破了黎錦“傳女不穿男”的傳統。
織錦圖案精細而復雜,每一次織錦都耗時費力。剛開始,為了織出一個完整的圖案,王程業要用上一個月,粗糙的工具磨破了他嬌嫩的皮膚,長時間保持織錦的坐姿,導致他腰酸背痛,這個小少年承受著同齡人很難承受的孤獨和勞累,專注在自己的天地間,不厭其煩地重復著手中的動作。為了讓自己的黎錦織錦技藝得到全面提升,他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和一支筆,時刻做好求教的準備。
經過數年刻苦練習,王程業的織錦技藝精湛,已經學會了波浪紋、甘工鳥紋、愛心紋等6種黎族織錦圖案,半天就能完成一個圖案。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未來之星,王程業經常外出展示織錦技藝,參加了博鰲亞洲論壇雨林文化展等重大活動,向世界展示黎錦文化。
“我以后一定要成為一個像奶奶一樣的非遺傳承人。”小小年紀的王程業定下了目標,將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非遺傳承人。王程業明白,織錦不僅僅是一種技藝,也是黎族文化的符號,他相信,只要秉持著對織錦的熱愛,一直努力拼搏,就一定能真正成為一名真正的非遺傳承人。
2022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主要事跡篇4
入選的好少年在傳承紅色家風、開展__宣講、弘揚傳統文化,在勤學上進、苦練技藝、創新發明,在孝老愛親、樂于助人、保護環境、奉獻冬奧等方面表現突出,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從小聽黨話、跟黨走,刻苦學習樹立理想,砥礪品格,增長本領,努力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風采。
黃煒宸獲得評語“白衣戰士全家戰疫,紅心宣講大愛永駐”。2020年年初,黃煒宸的父母均在一線抗疫,他用日記記錄下父母的作為和自己的感想,同時積極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助力抗疫。他熱心公益,在聽障兒童康復福利院、武漢規劃展示館、街道社區參與各類公益服務活動,三年完成志愿講解120小時,服務近萬游客。他利用假期走訪街頭歷史博物館,用短視頻錄制《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一覽》,并率先發起了“革命傳承系列小街導”活動,并參與《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一覽》電視節目錄制等,身體力行學__、講__。
據了解,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自2018年開始,已經連續舉辦五屆。武漢已有2位同學獲評此項榮譽。武漢市注重開展“新時代好少年”推評學習宣傳活動,不斷發現和推出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青少年典型。
2022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主要事跡篇5
助人為樂,雷鋒精神有傳承
雖然,曾盈之滿十周歲才正式注冊成為一名深圳義工,但此時的她已經有長達7年的義工經歷。她從3歲起,就開始跟隨爺爺、奶奶到廣東河源、紫金、汕尾、陸豐,江西井岡山老區,廣西河池、百色等地開展助學活動,在他們的言傳身教和眾多志愿者愛的熏陶下,公益之心早早就在她幼小的心靈中萌芽。
“還記得三歲時,第一次送出我心愛的玩具,眼淚汪汪的很不舍,現在我經常會用自己的壓歲錢,為貧困地區的學生購買學習用品和玩具。有一次,我把禮物遞給一個貧困山區的小女孩,她接到后很高興地說,‘姐姐,我長大后想成為一名像你一樣的志愿者,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愛的力量在曾盈之的內心茁壯成長。
熱愛公益,心有大愛匯細流
2011年深圳大運會,“小義工”曾盈之4歲的甜甜笑臉留在了大運笑臉墻上。2018年“學雷鋒紀念日”,她作為深圳百萬志愿者中年齡最小的志愿者代表,做客優悅廣播,分享公益心得感悟。2018年5月,中國少年先鋒隊深圳市第六次代表大會中,作為大會提案人之一,還是小學五年級的曾盈之結合貧困山區學子的需求提出關于《已讀課外書“變廢為寶”》的提案,得到大會認可……
“這個卡套20塊,謝謝你的一份愛心……”一到節假日,曾盈之就會到城市志愿服務U站參加義賣活動,義賣所得善款也全部用于捐助貧困山區學生。她還是深圳福利院助孤活動的常客,那里的老人、孩子都對她十分熟悉。給百歲老人喂飯,帶他們去公園踏青;陪福利院的孩子們放風箏、看大海、做冰皮月餅,給他們講故事、唱歌……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曾盈之用自己的愛心給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們帶去溫暖和歡樂,更從志愿者服務中感受到了幸福。
品學兼優,全面發展擔重任
疫情期間,她和一些同學又加入了慰問一線保安、保潔人員的隊伍,盡己所能,用一份份關愛物資、一句句暖心話語,為一線抗疫工作者帶去關愛和鼓勵。她還利用課余時間參與交通文明行為勸導和環保宣傳等公益志愿服務活動……
曾盈之不僅是公益小達人,還是個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她的多篇作文在中國童話節獲獎,被收入“中國童話節創作集”、發表在《深圳晚報》《深圳都市報》上;由于朗讀出色,她還登上了央視讀書節目。曾盈之告訴記者,“深圳是一座志愿者之城,截至2022年底,深圳注冊志愿者達351萬人。只要條件和時間允許,我會像雷鋒叔叔那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這座城市的志愿者精神永遠年輕。”
2022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主要事跡篇6
2022年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來自革命老區阜平縣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身穿虎頭衣,腳踩虎頭鞋,在沒有任何伴奏的情況下,用希臘語演唱了一首奧林匹克會歌《奧林匹克頌》,清澈、甜美的童聲,質樸、自信的表演,深深打動了全球觀眾。
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由阜平縣城南莊鎮5所學校選拔出的44名學生組建而成,成立僅僅3個多月,他們便登上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舞臺,嫻熟地運用希臘語歌聲精彩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展現了中國少年兒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更展示了“新時代好少年”團體的蓬勃青春活力。(記者寇國瑩 通訊員張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