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喜書記《榜樣7》事跡簡介
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可分為集體事跡和個人事跡;你是否在尋找“王傳喜書記《榜樣7》事跡簡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王傳喜書記《榜樣7》事跡簡介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王傳喜書記《榜樣7》事跡簡介(精選篇1)
村支書,腦海里一個熟悉的人物,在人們印象中,與村里的其他干部并無多大區別,憨厚、樸實……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比平時的老百姓忙碌一些,當看到蘭陵縣代村社區俯瞰圖時,不禁吃驚,這是農村嗎?在聽到“綠樹掩映小洋樓,空氣清新人長壽,使用沼氣新能源,文明衛生又方便,條條大路通家園,鄉村勝似城里面”的順口溜時,真實地感受到代村的新面貌,短短地視頻中,展示了幾個短小的發展歷程,迎難而上,終將破繭成蝶,任何工作的起始,都是困難當頭,王傳喜也是如此,他的改組對于平靜的農村生活不異于一枚炸彈,期間他所承受的壓力也是無法想象的,而他沒有放棄,用努力,用成績向大家證明了自己的思路。
帶領村委一班人苦干19年,將負債380多萬元的薄弱村、渙散村提升為產業總值超20億元、村集體收入1.1億元的先進村、明星村……“時代楷?!薄⑸綎|臨沂蘭陵縣代村社區黨委書記王傳喜的先進事跡一經報道,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認為,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心為民、忠心向黨的王傳喜脫穎而出,為我們廣大基層干部提供了生動的學習榜樣。扎根農村廣袤天地、以奮斗為筆描繪美好未來,王傳喜不愧為“最美基層干部”!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和黨的精神,學習宣傳王傳喜同志的先進事跡,對于激發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之以恒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對于加快推進我市脫貧成效鞏固提升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借鑒意義。
學習王傳喜同志先進事跡,重在實踐、重在行動、重在堅持,我們要以王傳喜同志為榜樣,努力把學習的熱情轉化為發展的動力,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發展的碩果,真抓實干、不懈奮斗,努力為加快推進新時代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傳喜現任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是山東省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和黨的代表,先后榮獲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齊魯時代楷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他自1999年3月擔任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以來,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模范踐行沂蒙精神,忠實履行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光榮職責,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和全體村民,用19年時間終將一個村集體負債380多萬元“臟亂窮差”的落后村,發展成為全村各業總產值26億元、集體經營性收入1.1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5萬元、村集體資產12億元的鄉村振興“排頭兵”。
“我上任第3天就開始接到傳票,兩年里出庭了100多次?!睂ι先沃醯那樾?王傳喜記憶猶新。越是艱險越向前,他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他團結帶領村“兩委”干部,挨家逐戶走訪,廣泛聽取黨員群眾意見,把村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列了大大小小80多項。經過調研他發現,田地不均,是限制代村發展的根本問題,也是第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當時有的村民一口人兩三畝地,有的卻只有兩三分,相差近十倍,大部分群眾感覺不平衡、有意見?!彼聸Q心從這個村民最想解決的問題入手,提出重新調整土地。明擺著的好事,卻遭到村干部們的一致懷疑,都說成不了:那是動農民的命根子,人少地多的戶能干?
有人登門叫罵,飛石、恐嚇信,接連而至,王傳喜妻子劉會芳精神幾近崩潰,在壓力之下喝了農藥,幸運的是被搶救了過來。但這一切并沒有使王傳喜退縮,“這事干不成,我們就成了代村的罪人!”他堅定地說。
王傳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社會責任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黨員身份,不負群眾重托,王傳喜時刻嚴于律己,同時也嚴格要求村干部,做到手不長、嘴不饞、心不貪。19年來,在王傳喜的帶頭示范下,“兩委”班子經歷過六次換屆選舉,除正常退休外,沒有一人因非正常原因落選。村干部經手的錢物上億元,沒有一人因此栽跟頭,更沒有群眾說三道四。
為更全面發揮村級黨組織的整體戰斗力,王傳喜還根據無職黨員的特長和崗位需要,在村里設立“社會治安崗”“文明新風崗”“舊村改造崗”等崗位,實行黨員幫帶聯系戶制度,讓每名黨員都有發揮作用的平臺,無論是土地調整還是舊村拆遷,都發動黨員帶頭簽協議,有力推進了各項工作。
脫貧成效鞏固提升和推進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既是“一線指揮所”,也是“行動先鋒隊”,有沒有一個過硬的村級班子帶頭人,將對基層黨組織能否發揮好先鋒模范和戰斗堡壘作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產生決定性影響。王傳喜,就是一名過硬的基層黨組織領路人,是廣大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杰出代表。作為村黨委書記,他帶領群眾19年如一日苦干實干,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生動詮釋了優秀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樹立了新時期基層干部的良好形象,是鄉村振興實踐中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榜樣是最好的說服力,示范是最好的引領者。鞏固脫貧成效,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王傳喜的事跡和精神,為廣大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如何在鞏固脫貧成效,鄉村振興實踐中擔當作為,樹立了價值標桿,提供了行為指向。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要自覺以王傳喜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對黨忠誠、情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學習他攻堅克難、敢于擔當、創新實干、盡職盡責的精神境界,不斷汲取精神力量,堅定理想信念,在鄉村振興實踐中勇于當先鋒、做模范,爭當“領頭雁”、帶頭人,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創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局面貢獻力量。
王傳喜書記《榜樣7》事跡簡介(精選篇2)
知重負重 贏得信任與口碑
1999年3月,王傳喜放棄了縣第二建筑公司項目經理的工作,毅然回到村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然而剛一上任,迎面而來的不是“祝賀”,而是“三大難題”:村集體欠債,“還款難”;人地不均、零散經營,“動土難”;民心散、村風亂,“治理難”。
“難題在哪,出路就在哪,只要我們記住自己是共產黨員,打起精神,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夠勝利。”面對“三大難題”,王傳喜和村“兩委”班子成員這樣講,立志帶領鄉親們拔掉窮根、摘掉窮帽。
面對一張張法院傳票和一次次庭審,王傳喜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盤活集體資產,借新賬還老賬,甚至拿出自己的家庭收入還集體的賬,逐步擺脫了負債困局。為了解答“人地不均、零散經營”這一群眾最關心的突出矛盾,王傳喜挨家挨戶做群眾思想工作,實施動土均地、有序流轉、集體經營“三步走”,化解了土地碎片化、收益低的問題。為進一步正村風、聚民心,解決好治安問題,王傳喜和班子成員帶頭輪流帶班值班,動員群眾廣泛參與,持牌上崗,營造良好村風民風。
不到兩年時間,靠著一股子拼勁兒和超出常人的付出,王傳喜成功解決了困擾村莊發展的“三大難題”,也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干部,就是為群眾干事的人?!蓖鮽飨渤Uf,當村干部就是給群眾“打工”,要舍得下力氣、多吃苦吃虧。王傳喜經常通宵達旦工作,連續奮戰在一線,全年沒有休息日。工作以來,他記下了260多本工作筆記,認真記錄代村發展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群眾反映的一項項訴求。在王傳喜的建議下,村里將每月5日定為黨員學習活動日,對黨員進行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還建立了以黨支部“提事”、村委會“議事”、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定事”、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事”的工作機制。
黨風帶村風,村風帶民風,要想樹立起良好的黨風村風民風,村干部必須帶頭。“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蓖鮽飨舱f,從上任之初,他就給自己定下規矩,堅決做到“手不伸、嘴不饞、心不貪”,一切圍繞集體,服務群眾。村里平均分配土地時,他帶頭認領距離村莊最遠最差的地;舊村改造搬新居,他和鄉親們一起抓“鬮”;有老板為了“買地辦廠”送來現金,被他嚴辭拒絕;他的工資始終執行最低檔,上級發放的補助、獎金、慰問金都被他全部交給村集體……
擔當實干 托起鄉村振興夢
初夏時節,入夜時分,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印象代村”,或品嘗小吃,或娛樂嬉戲,笑容掛在每個人的臉上?!坝∠蟠濉笔谴瀹a業振興的一個重要載體,采取“旅游+”模式,融入了夜經濟元素,為在這里創業的400多家商鋪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每當華燈初上,這里游人如織,成為周邊最火爆的“網紅打卡地”、夜游經濟新高地。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先行。在王傳喜的帶領下,2018年,代村提出“再創業、再出發”,通過鞏固提升一批老項目、策劃建設一批新項目,促進產業發展水平上臺階,全力當好鄉村振興“領頭雁”。
依托蘭陵縣蔬菜大縣資源優勢,投資8億元建設農企園,先后吸引20余家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業裝備制造等企業進駐,拉動就業4000余人;2020年9月,“新農人培訓中心”投入使用,面向全國培訓各類農村實用人才,截至目前共培訓1萬余人……隨著各類鄉村振興項目的迅速發展,代村實現了以農為本、多業并舉,三產融合、農文旅融合。2021年村集體各業總產值、村集體純收入再上新臺階。
在王傳喜看來,當好振興鄉村“領頭雁”,不僅是帶領代村一個村,更要通過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村子富起來。2012年以來,王傳喜先后采取了黨建、科技、資金、人才等多種扶貧辦法,幫助200多個村、10000多個貧困戶穩定脫貧。2018年起,他帶領大家實施覆蓋12個農村、1個國營農場,輻射周邊20平方公里的“田園新城”規劃建設,形成鄉村振興“共同體”,帶動26000余名農民實現增收致富。
“要再用3到5年時間,打造一個‘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于一體的農業之城、農民之城,讓老百姓生活在花園里,工作在田園里,和代村村民一樣幸福?!蓖鮽飨舱f。
王傳喜書記《榜樣7》事跡簡介(精選篇3)
2018年3月8日,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對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傳喜同志在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帶動村莊發展、帶領群眾致富、培育文明村風、優化鄉村治理等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山東廣大干部群眾深受激勵和鼓舞。前不久,中央宣傳部授予王傳喜同志“時代楷?!狈Q號,稱其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新使命呼喚新擔當新作為。王傳喜同志就是新時代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他以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強烈的使命擔當,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群眾治村19年,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將一個村集體負債380多萬元的貧窮落后村,發展成為全村各業總產值26億元、集體經營性收入1.1億元、村民年人均純收入6.5萬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領頭羊”和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治村19年,王傳喜把一個遠近聞名的“臟亂差”村,變成了群眾滿意的“美富強”村,展示了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基層干部的膽識、能力和擔當。開局之難,王傳喜敢于啃“硬骨頭”動真格兒,體現了共產黨員的擔當;誘惑之下,王傳喜能夠定力十足,展示了共產黨員的風骨;利害面前,王傳喜帶領黨員干部先公后私,刻畫了共產黨員的形象。
基層干部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員、執行者和實踐者,是黨基層政權建設的“末梢神經”,是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和認識黨和政府的形象窗口。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的為民情懷是黨員干部始終堅守的價值追求。讓村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共享發展成果,是每一個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必須堅持的發展理念,也是農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王傳喜同志時刻把群眾當作親人,把老百姓的冷暖真正放在心坎里。
王傳喜同志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情系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充分體現了基層干部主動作為、敢于擔當、創新實干、盡職盡責的思想境界。王傳喜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農村廣闊天地用忠誠和奮斗書寫著新時代精彩答卷,用實際行動和富一方群眾的業績回答了黨員干部應該在奮斗中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展現出鮮明時代價值和示范作用,給我們以深刻啟示。
王傳喜書記《榜樣7》事跡簡介(精選篇4)
上世紀90年代末,市場經濟浪潮風起云涌,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代村遠離經濟發達地區,沒有支柱產業,環境差、治安亂、人心散。1999年村集體欠下的外債已經高達380多萬元。由于交不起水電費,全村連續被停水六個多月、三伏天停電一個多月。困境中的代村該何去何從?它亟需一位掌舵人。在建筑公司工作的王傳喜臨危受命,回村任職。還沒有做好充分心理準備的王傳喜立馬當上了“救火隊長”。
這個“救火隊長”并不是那么好當的,王傳喜想,既然當了村官,就要對得起大伙兒的信任。他很清楚,當務之急就是先把外債還清,擺脫被動局面。他憑著經商的經驗,盤活沉睡的集體資產,通過借新賬還老賬、分期分批還款、協商談判等各種方式,用一年多的時間,終于還清了代村的外債。
為了實現不賣一分地,打造全國首個“國家農業公園”,帶領全村致富,王傳喜決定帶領“兩委”班子,到全國各地的先進鄉村學習取經。他們背著辣椒醬和100多斤煎餅出發了,路上餓了就吃一口。在南街村,王傳喜看到蓬勃發展的農業經濟,大為觸動。他在參觀的留言簿上寫下一句話:南街村的今天,就是代村的明天。
路是靠走出來的。不去實踐我們就不知道那條道路屬于我們。致富的背后是一個有眼界、有擔當、有勇氣和有作為的領導的帶領和吃苦耐勞的百姓所打拼出來的。對比這些先進典型,王傳喜意識到,像代村這種普通鄉村要發展,根本上還是得從土地里找機會,集中力量向現代農業轉型,村民才能走向富裕。從2002年起,王傳喜開始啟動全村土地流轉,村里土地全部集約化經營,并建起了高標準的花卉園、果品園、蔬菜園等。代村逐步走上了農業與科技、旅游結合的現代農業之路。代村投資建設開發代村商城,年交易額達到60多億元;2012年,代村建成了首個國家農業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2017年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次,僅門票收入3500多萬元。
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從土地中生發出的夢想,所以激勵他砥礪前行,風雨兼程。時間是出卷人,也是答題者,每一個為百姓做實事、做好事的優秀者都將這份滿意的答卷交付于黨和人民來檢驗,這是一種自信更是一種魄力,在這條復興之路上,我們雖有艱難險阻,怎可能會挫敗我們這支強大的華夏隊伍?我們在砥礪奮進,我們也在闊步向前,擁有像王傳喜這樣的時代楷模我們終將迎來燦爛的明天!
王傳喜書記《榜樣7》事跡簡介(精選篇5)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榜樣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個人、一句話、一個故事,雖然看似平凡簡單,但往往最能激發人們向善的、美的、好的方向進取,最能點燃人們心中的夢想。當我們看到榜樣時,要主動自覺的學習、靠近、看齊。同時,當看到他人不足之處時,要做到自我反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卑駱邮且幻骁R子,是一個方向,更是一種正能量。觀看《榜樣》,學習榜樣,對照榜樣找差距,彌補自身的不足,做正能量積極的傳遞者,堅守信念、樂于奉獻、勇于擔當、不斷開拓創新,展現共產黨人的本色,生動詮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