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模范人物事跡材料
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你知道哪些脫貧模范人物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脫貧模范人物事跡材料【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脫貧模范人物事跡材料篇1
“人最怕沒有盼頭,誰愿意當貧困戶?”這是喬甸鎮大羅村委會光榮脫貧戶何道喜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并不覺得貧困戶是多么光榮的事情,現在政策這么好,國家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們不能等、靠、要,我要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努力奮斗,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
何道喜只有小學文化,家有四口人,年邁的老母親、夫妻倆和兒子。2014年以前,由于種植技術缺乏,何道喜家的種植葡萄經常是一年到頭不賺錢不算還會虧錢,加上妻子長期患慢性病,兒子正在上高中,一年除了日常生活支出外還有兩萬多的支出,家里沒有安全穩固住房,只能一家老小寄住在何道喜的哥哥家,一個人苦苦支撐著這個家。
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后,縣人民法院的幫扶責任人劉文輝多次入戶與何道喜及其家人溝通,幫他們一家想辦法、定目標、定方向,不斷鼓勵他們努力奮斗過上幸福生活。這份溫暖更加堅定了何道喜要靠勤勞雙手奮斗,摘掉貧困戶帽子的決心。
由于知識和技術的欠缺,何道喜的脫貧之路比別人走得更加艱辛。不論農忙農閑,在田里都能見到夫婦倆忙碌的身影,兩人還忙里偷閑參加村上組織的各種種植技能培訓,向村里的致富帶頭人、葡萄種植大戶學習,不斷地突破自己,提升種植技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經過幾年的努力,何道喜終于扭轉了辛苦一年卻還是虧錢的糟糕局面,葡萄種植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賺到錢以后,何道喜并沒有隨意揮霍,而是盤算著如何把日子過得更好。打聽到最近幾年養驢能掙錢,于是在2016年10月,他通過扶貧小額信貸產業貼息貸款5萬元,花了15000余元買了兩頭毛驢,每天割草回來精心喂養。2019年,何道喜以3200元的價格賣出了一頭自己精心飼養了半年的小毛驢。“毛驢的繁殖周期比較長,但是好養、不容易生病,我要好好呢發展毛驢養殖,按照我的計劃,5年之后,毛驢養殖至少能給我家帶來每年5000元的收入。”何道喜一邊喂著毛驢一邊說。
何道喜兒子何健華,高中畢業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想到父母親在家含辛茹苦地養育自己,心里特別不好受,就跟父親說愿意回來打工掙錢養家,被何道喜罵了一頓,何道喜說:“現在我們的生活之所以過得如此艱難,就是當初我們讀書讀得少,沒有一技之長,所以現在只能回來干最苦、最累的活,現在時代變了,沒有知識你連種地都種不好,你應該多讀點書,掌握一技之長,將來我們家才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何健華聽從了父親的建議,利用東西協作扶貧契機,到江蘇繼續完成學業。
2016年年底,通過國家安居工程政策,何道喜一家終于從哥哥家搬出來,搬進了安全穩固的新房,同時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現在葡萄種植技術上去后,我家的收入越來越高,妻子的慢性病也好轉了很多,兒子也快要畢業了,除了照顧好老人和家人,我要繼續發展養殖業,有能力的話帶動我們村更多的人增收致富,相信靠我們自己勤勞的雙手,一定能讓生活會越過越好。”何道喜憧憬著。
脫貧模范人物事跡材料篇2
__是__市委政策研究室派駐鐵山港區南康鎮__村駐村工作隊員。駐村以來,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脫貧、推動鄉村建設、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五大職責,大力推動發展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促進貧困人口增收致富,扎實開展駐村扶貧各項工作,推動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__村脫貧46戶181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24.45%下降至2019年底的0.87%。
加強調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
駐村以來,__不斷通過查閱資料、訪談、實地查看、入戶調查等方式摸清村情,遍訪全村所有貧困戶掌握民意。對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致貧原因、子女上學情況、務工情況了熟于心,主動協調精準解決貧困戶面臨的實際困難。落實“網格化”管理制度,按照分片管理原則,__與村委文書一起對管片的缸瓦窯村、海路村、廣和村、倉面垌村等4個自然村5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綜合管理,多次遍訪該片區所有貧困戶,對每一戶貧困戶的情況都了如指掌,做到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撰寫《關于__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__村多措并舉力啃“硬骨頭”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再上新臺階》、《加快創建“三員新九有”示范村打贏__高質量脫貧攻堅戰對策研究》等多篇調研報告;參與撰寫了《2019年南康鎮__村開展“三員九有”創建活動實施方案》、《__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發展規劃(2018-2020)》、《__村2019年度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規劃》、《南康鎮__村委關于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總結》等文稿,為謀劃推動__村整村脫貧提供參考。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認真履職盡責
__村是__市唯一的深度貧困村,__深知__村基礎設施落后、“兩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短板。一是積極協調推進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投資50萬元修建手巾沖村村中道路910米,投資19.8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36盞,分別投資71.5萬元、42.68萬元修建深沖村機耕道路1.3公里和手巾沖村機耕道路776米。2019年投資62.27萬元修建戴屋村道路0.958公里,投資65.52萬元何屋村道路1.008公里。二是大力推動精準脫貧。聚焦突出問題,補齊工作短板,較好地完成年度脫貧摘帽目標任務。2018年實現34戶161人脫貧,2019年實現46戶181人脫貧。三是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集中發力,落實控輟保學“雙線四包”工作機制,跟蹤落實全村176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上學情況,確保全村無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輟學。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全村基本醫保參保率98.22%。其中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100%。組織全村150多名疑似患慢性病貧困對象到醫院進行慢病篩查鑒定,共認定貧困人口門診特殊慢性病93人并發放了慢病卡。落實住房保障政策,對全村貧困戶房屋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并主動協調住建部門予以解決相關問題。2017-2018年全村落實48戶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并通過驗收,2019年落實10戶貧困戶實施危改。2019年,__和駐村工作組完成220戶貧困戶的以獎代補項目驗收工作,每戶貧困戶獲得以獎代補資金900-1300元。
多方籌措資金,真情為民服務
2018年,__向后盾單位市委政策研究室爭取資金1.2萬元支持__村委亮化工程建設,為__村委購置太陽能路燈2盞;2019年,協調后盾單位市委政策研究室出資約2萬元修繕__村委缸瓦窯村和瓦窯沖村兩段破損嚴重的道路,排除安全隱患,方便群眾出行。此外,__還聯系市人民醫院、中醫醫院等幫扶單位,協調解決貧困戶危房改造資金困難。同時,__積極通過“農事網通”“陽光紅頁”等平臺為民辦事服務,認真把讓“信息跑路”代替“群眾跑腿”落實到位,提升了辦事效率,得到了群眾認可。
策動產業發展,推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__一直心系產業發展,一是落實“以獎代補”政策推進特色產業脫貧。2019年,和駐村工作組完成220戶貧困戶的“以獎代補”項目驗收工作,每戶貧困戶獲得“以獎代補”資金900-1300元。二是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村集體經濟主要有分布式光伏電站、肉牛養殖、農貿市場、夢想創業孵化基地(大棚種植)等項目。截止2019年11月,__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86萬元,同比增長16.2%。首先,共有217戶貧困戶獲得光伏發電項目分紅總計9.07萬元,平均每戶400多元,村委投入光伏項目股金10萬元,每年獲得股金分紅約6000元。其次,肉牛養殖場通過場地出租、入股合作經營方式獲得股金分紅3萬元;此外,__村委利用自治區財政投入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建設占地5畝的村級農貿市場,共有鋪面6間,2019年通過鋪面出租獲得收入0.9萬元。此外,__村夢想創業孵化基地于2019年11月份啟動,基地建設總投資534萬元,建設有面積為200畝的果蔬大棚,可帶動60多戶貧困戶創業,直接帶動就業150人。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創業孵化基地+金融+貧困戶”模式運轉,入駐的貧困戶每戶可獲得3畝的大棚使用權,享受兩年的國家創業補助資金,還可以學到科學的大棚種植技術,帶動年純收入提高3萬元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__和駐村工作組的共同努力下,__村的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和增收的渠道進一步拓寬,日子越過越紅火,脫貧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脫貧模范人物事跡材料篇3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期間,富川瑤族自治縣城北鎮脫貧攻堅工作分隊長、貧困村六合村掛村組長__,勇于涉險,迎難而上,深入疫情一線。積極協調幫助貧困村立項目穩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干部群眾共克時艱,堅決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大戰役,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兩不誤雙促進。
強化排查,有效阻斷傳播源。__是__市八步區人,富川城北鎮貧困村六合村的駐村工作組長。疫情發生以來,大年三十晚,他就回到村里組織村“兩委”干部全面排查涉武漢返回人員,第一時間掌握了村內涉武漢返回的人員情況,加強對人對戶的隔離管控。在村里,__組建了村內疫情防控工作體系,按自然村分片區實行網格化管理,每個片區村干即是網格長、村小組長即是網格員,對涉__返回人員及發熱、咳嗽病人,全部納入視線管理,每天監測身體健康狀況。
2月7日,接到新田自然村網格長報告,稱已過14天隔離期的涉__返回人員有發熱、咳嗽癥狀,在衛生院忙不過來的情況下,__稍作個人防護后,立即進村為患者測量體溫,動員其消除心理恐懼,及時到鄉鎮衛生院發熱門診就醫。
__經常帶領扶貧工作組和村委干部,挨家挨戶排查疑似病例,利用村委大喇叭、宣傳車,在村寨張貼懸掛疫情防控橫幅、標語900多條,確保群眾對疫情防控安全知識“看得見、聽得見、能了解”,營造全員知曉、全員重視、全員參與的宣傳氛圍,增強村民的防范意識,教育勸導群眾自覺取消聚餐、聚會、傳統節日及紅白喜事宴席等29場,有效阻斷病毒傳播源,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因疫情來得突然,很多商鋪關閉,由于資金短缺導致全鎮物資匱乏。__除了一方面為全鎮防疫出謀劃策,另一方面主動尋找社會力量捐款捐物,并通過自己的人脈關系,急時買回30把體溫槍,解決了全鎮民眾體溫測量燃眉之急。
投入春耕,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疫情防控工作,__都是貧困村六合村的主心骨。原計劃決定在六合村,投資200萬建立的30畝香菇種植基地,因為受到春節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影響,停工停產。__仍不忘脫貧攻堅的使命,充分認識到此次突發疫情對貧困戶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為保障貧困戶收入不受影響,他及時動員六合村村民各自分散到農田做好春耕備耕恢復生產,同時尋找村民群眾滯銷的農產品銷售途徑和渠道。
接到該縣可復工復產的通知后,__立即聯系外地客商到城北鎮幫助貧困戶家收購冬菜。村民種植的香芋南瓜,香味濃郁、軟糯可口,然而銷路不暢,收購價格低。__利用__市總工會組建的“__市職工服務平臺”等電商平臺,為香芋南瓜等農產品開辟線上銷路,單“__市職工服務平臺”一次就幫助農戶銷售滯銷的農產品達5000多噸。
復工復產,保障產業如期開工。2019年8月,__帶領駐村隊員、村“兩委”干部以及村民代表,赴八步區桂嶺鎮、福建省龍巖市考察香菇種植產業。回來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引進發展香菇種植產業。為確保引進項目順利落地,__跑遍__市內所有食用菌種植大戶,深入調查研究,積極聯系相關單位,請求支持六合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啟動資金。在六合村后盾單位的協調下,最終爭取到了200多萬元的項目資金支持。2019年底,六合村香菇種植示范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按計劃第一季30萬棒香菇菌棒,于正月十五前后下地種植,因疫情影響,項目遲遲未能復工。目前,村里內強監控、外防輸入工作取得成效,疫情防控形勢向好。__連忙與村干部商議,組織前期匯總的貧困戶勞動力有序復工復產,搶時間覆膜挖地,搶種首季香菇菌棒,全力保障村民和村集體經濟的雙增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模范人物事跡材料篇4
李棲鴻,男,漢族,家庭人口八人,勞動力四人,2015年11月被評為口子村建檔立卡戶,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2900元,經過四年多的精準扶貧政策扶持和產業項目的實施,于2018年穩定脫貧,脫貧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41元,2019年達到9700元。
該同志評為建檔立卡戶以來,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班和扶貧工作會議,充分利用好政策,實現家庭穩定脫貧走上小康之路。
李棲鴻家的主要產業是農用農機具,他利用農用車辦起一家流動補胎和修車鋪,隨著資金的積累,總覺得產業少,不適和家庭勞動力的需求,于是他籌措資金辦起了饃饃、面條加工鋪,產業逐漸壯大。2019年農用車流動補胎純收入達到了3萬多元,加工饃饃面條收入達5萬元,種植業收入達5000余元。
在脫貧致富的路上,李棲鴻同志敬老愛幼,撫養80多歲高齡的父母親,經常接送孫子上學,在群眾生活中主動作為,對社會上出現的—些不良風氣主動制止,主動參加村上組織的各項公益活動。2018年的救災,2020年的疫情防治,他都積極主動作為。
李棲鴻家庭脫貧致富不是等、靠、要,而是內在動力在發揮著作用。他深知精準扶貧給了好的政策,但利用不好,再好的政策也是—句空話。他做到變“輸血”為“造血”,2020年他又在村上租了二間鋪面將流動補胎變為農機和摩托車修理鋪,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也富裕了自己的家庭。
讓我們向他的拼搏精神學習,擼起袖子加油干,用自己的雙手擺脫貧困,走上小康道路!
脫貧模范人物事跡材料篇5
孟紅紅今年52歲,家住通渭縣義崗川鎮簸營村營上社,家中共3口人,因其常年在家務農,缺乏致富技能,無固定的.生活經濟來源, 2013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被評為貧困戶之后,別人都說以后的日子不用愁了,國家會救濟你的。每當他聽到類似的話,臉上都是火辣辣的,他暗自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學習一項技能,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了解了其迫切希望脫貧的愿望之后,積極邀請他參加村上組織的技能培訓。他自己也吃苦好學,培訓課結束之后別人都回家了,他還拉著老師問一些課堂上沒聽懂的問題,這讓老師非常感動,老師對他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耐心地解答他每一個問題。通過幾個課時的培訓,他理論實踐考核都表現的非常優異,順利的結業取得培訓證書!
孟紅紅于2015年引進了成年母牛7頭,開始了肉牛養殖,當年管理區出臺了外購母牛給予貸款,并且三年免息的優惠政策,他緊緊的抓住這一機遇,在鎮領導的支持下又購買了優質的西門塔爾改良母牛3頭,經過精心管理,三年產犢8頭,目前已有存欄8頭,并且已出欄10頭,烈日蚊蟲沒有讓他退出,寒風暴雪沒有阻擋他的前進,付出總有回報,每年都有3萬元以上的收入。在他養好牛的同時深知防疫檢疫的重要性,積極與獸醫人員溝通,獸醫人員上門提供防疫、檢疫、疾病診治及其他技術服務。各項疫苗注射都達到應免的100%,在檢疫中發現布病、結核都及時做到了淘汰處理,他不斷學習新技術,觀看肉牛養殖光碟,參加養殖培訓,翻閱相關書籍,這都為他把牛養好打下堅實基礎。在肉牛的飼喂上,他堅持用能繁母牛進行放養和集中補料相結合的辦法,特別在冬季達到能繁母牛房和產子房都是暖房,分娩牛喝溫水、補紅糖、飲麥麩湯。犢牛早吃初乳、早補料、早斷乳。他所飼養的犢牛不但成活率高,而且個個都膘肥體壯,惹人喜愛。根據牛的不同發育階段,在補料時給予不同的配方。
通過幾年飼養,他深知防疫是一切養殖業的重中之重,家有萬貫帶毛不算,疾病是畜牧業發展的最大敵人,對圈舍定期消毒,設立消毒池等設施,為牛群的健康生長提供了良好保證,優良的品種能提高生產力40%,為種群的延續提供了堅強的保障,科學管理是做每項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搞好養殖業飼料全面平衡營養,可促進肉牛健康生長,提高經濟效益。良好的衛生環境為肉牛生產提供了舒適的生長條件,他在肉牛生產中非常注重每個環節,冬季保溫去潮,他給牛舍實現溫室飼養,安裝上排氣孔,夏季防暑降溫,采用通風扇,盡最大努力發揮肉牛的生長性能。如今他通過自身的努力,為村民辦了實事,既提高了自家的生活水平,又帶動身邊的貧困戶脫貧致富,鄉親們再見他時都豎起了大拇指夸他是致富能手,他聽到后總是謙虛地 低下頭說“國家政策好,自己加油干,一定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