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脫貧攻堅工作事跡材料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會接觸到事跡,對發生的事跡都比較熟悉;那么你知道哪些教師脫貧攻堅工作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教師脫貧攻堅工作事跡材料集錦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脫貧攻堅工作事跡材料(篇1)
一個年輕的女老師,在向孩子奉獻愛心時,卻很無奈地被卷入了一場“愛心秀”,身不由己地陷入了一場真假是非之中……
李倩是鄭州市人。2005年自河南省師范學院畢業后,24歲的她自愿報名接受選調充實基層師資力量,被分配到了豫南某縣做了一名小學教師。李倩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滿腔熱忱,很快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信任和贊揚。工作第一年,她就被評為了縣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學校也安排她擔任了校團委副書記,著力對她進行培養。
年輕教師被架上“作秀臺”
2006年初,市教育局為表彰教師隊伍中愛學生、愛教育的先進典型,決定在全市教育系統進行“十大愛心”教師評選活動。活動通知下發到學校后,校長召集全體教師開會,別的老師都到了,惟有李倩缺席。有教師解釋說:“李倩班上有個孩子病了,她下了班陪那孩子去醫院打吊瓶了。”校長聽了眼睛一亮,這不就是擺在眼前的愛心典型嗎?他問大家李倩是不是經常這樣幫助學生?有人回答說是,還列舉了李倩平時助人為樂的一些事跡。校長于是當場拍板:學校“十大愛心”教師的候選人,就是她了。散會后,校長指示辦公室開始收集整理李倩的事跡材料。
當校長告訴李倩組織的決定時,她大吃一驚,她覺得那些瑣碎小事都是一個教師該做的事情,她請求校長另選他人。但是校長拒絕了,并鄭重地告訴她:這是學校的決定,希望她服從。校長進一步教導她說,希望她全力配合學校做好這次典型的申報工作,這并不只是她個人的事情,一旦申報成功,那將是整個學校的光榮,希望她能勇于爭取榮譽。
李倩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了。
第二天辦公室的人員就找到了李倩,給她看了事跡材料的初稿,并且要進一步了解情況,對材料進行補充。李倩看了初稿很是吃驚,自己做的許多小事都被進行了夸大,有些甚至根本就是無中生有,就連她因為遇不到合適的男孩而沒有談戀愛這件事也被說成了“一心撲在孩子身上無暇戀愛、拒絕了許多優秀男子的追求”,她當即提出了異議,可人家告訴她:先進事跡材料的寫作就是這樣,允許合理夸張!
幾經易稿,李倩的事跡材料終于完成上報。她的事跡引起了市教育主管部門的興趣,有關人員在審閱了材料后告訴學校,李倩的事跡很感人,但還缺乏一個典型事例,能不能安排一位特困生作為她重點的幫扶對象。
于是,學校迅速找了一名特困學生何曉軍。何曉軍的父親在山西煤礦不幸遇難,母親又患重病,弟妹尚小,一家人的生活都靠他哥哥在外打工維持。于是,學校特意把何曉軍調入了李倩班上,并且安排了一場“突擊扶貧”:學校拿500元錢交給李倩,由她捐贈給何曉軍,整個捐贈過程由報社、電視臺記者進行了跟蹤采訪。盡管李倩對這種“愛心秀”很是反感,但此時她已騎虎難下,只好按單位的安排做下去了。就在她面對鏡頭做完秀時,她從一些旁觀老師的眼中看到了冷漠、鄙夷的目光。
網絡揭發,愛心教師身陷是非
李倩的材料經過再加工上報后,順利地在評比活動中脫穎而出,李倩被評為了“十大愛心教師”。鮮花、掌聲、榮譽接踵而來,但憂慮和煩惱也從此開始。李倩發現,隨著對她的宣傳調子越來越高,關于她幫助何曉軍一家的故事也越編越離奇:說她每個月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半捐獻給了何家;何曉軍的母親感動得給她下跪;何曉軍生了大病她守在病房里幾天幾夜沒有合眼……對于這些夸大其詞甚至是無中生有的宣傳,她感到心虛汗顏,幾次找到校長,要求停止這種對不起良心的宣傳,可校長勸她要適應這種宣傳需要。
無奈之下,李倩只有忐忑不安地默認了這些“典型事跡”。當記者采訪她時、當她到別的單位做報告時,她都違心地列舉了這些事例,漸漸地她好像已經習慣了這種“說謊”,她在心里安慰自己,只要動機是好的,“合理夸張”也應該是沒關系的吧!
一段時間后,“十大愛心教師”的宣傳、學習活動趨于平靜,李倩也開始從那些讓她眼暈的光環中解脫出來,她松了口氣,暗自慶幸終于可以不用再過那種自吹自擂的生活了!
可一件突如其來的事徹底攪亂了她的生活。2006年7月5日,一篇名為《愛心可以用來造假嗎?》的匿名帖子出現在了市里一個論壇上,文中指名道姓對她的“先進事跡”進行了揭露,稱:“李倩從來沒有去過何曉軍家,她的那些家訪、給生病的孩子補課的事跡從何而來?而且何曉軍這個貧困生以前根本不是李倩班上的,是學校為了宣傳需要,事后調到李倩班上的,這種公然造假的人,難道值得我們學習嗎?”
帖子一發布,很快引來大量跟帖,許多人把對社會上一些虛假現象的不滿,都發泄到了李倩身上,一些人寫得十分尖刻,稱李倩為“造假老師”。當李倩看到這些內容時,感覺五雷轟頂:羞愧、后悔、氣憤、委屈……種種滋味涌上心頭,不禁伏案痛哭!
這篇帖子立刻給李倩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負面影響,許多同事開始在她背后指指點點,一些其他班的學生專門跑來看這個“造假老師”長什么樣,甚至一些家長也給學校打來電話,詢問學校里是不是真有這樣的“無德教師”?這篇帖子也引起了上級的注意,專門派出調查組對李倩的先進事跡進行了核查,結果發現所報材料與事實有著極大的出入。上級對學校的造假行為進行了通報批評,校長等有關責任人受到了政紀處理,李倩“愛心教師”的稱號也被撤銷。
李倩一下子從榮譽的高峰墜入了丑聞的深谷,她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之中。現在名譽掃地,以后還怎么教書育人?她無心上班,請了假躲在寢室里,整日以淚洗面。
回歸本我,愛心重譜光輝
心灰意冷中,李倩萌生了辭職的念頭,這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重新溫暖了她的心:全班46名學生一起給她寫了一封信,并推選何曉軍作代表給送到了寢室。這些善良、可愛的孩子們在信里寫到:
“親愛的李老師,雖然網上有人對您說三道四,可我們知道,您不是那樣的人,您是真心愛我們的,魯小志病了,您帶他到寢室給他做好吃的,還帶他去打針;耿虎出車禍,您天天去病房給他補習功課;艾寧寧膽小,您每次下晚自習都送她過馬路……您為我們所做的事我們都記在心里,您在我們心中永遠是最有愛心最誠實的老師,請您不要丟下我們,快來班上上課吧!”
信的末尾是46個孩子工工整整的簽名,看完了這封信,李倩的心里熱浪滾滾,作為一名老師,此時此刻能有什么比得到學生的理解和愛戴更幸福的呢?李倩馬上打消了辭職的念頭,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當她步入教室時,講臺上放了一束美麗的鮮花,全班同學一起向她鼓掌,李倩忍不住哭了。
擺脫了心理上的陰影,李倩又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教學工作中去。對于這些可愛的孩子,她付出更多的關心和愛心。為了彌補自己良心上的不安,她利用星期天特意去了一趟何曉軍家。何曉軍住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里,村里不通班車,她和何曉軍一起坐農用三輪車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了他家。一進門她就震驚了,何曉軍家確實一貧如洗,一家人擠住在陰暗破舊的房子里,惟一的生活來源,就是哥哥每月寄回的400元,其余的全靠鄉里臨時救濟。從那以后,她對何曉軍傾注了更多的心血,每月從自己微薄的工資里拿出300元捐助給何曉軍家;何曉軍住校,一日三餐異常節儉,打飯總是揀最便宜的菜打,李倩平時就在宿舍做些好菜,喊何曉軍一起來吃,給他改善伙食;何曉軍家里人都穿得很破舊,她就給鄭州的親戚朋友寫信,讓他們拿出平時不穿的衣服,捐給他家;換季時間到了,李倩的媽媽心疼女兒,給她寄錢買衣服,她也都給何曉軍添置了新衣……
對于她的善舉,有的人頷首贊揚,有的人卻說起了風涼話,“要做好事早做呀,現在亡羊補牢,晚了!”“現在再作秀,有什么意思!”李倩聽了一笑了之。
經過“造假”事件的磨練,李倩對人生和教師的職責已經有了新的認識:愛學生、幫助學生是做老師的天職,別人怎么看怎么說隨他去,自己只要無愧于心就行。
漸漸地,李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許多受到誤導、對她抱有成見的同事,慢慢地也被她的赤誠之心所感動,大家覺得這個女孩是真心誠意地愛崗位、愛學生,并非是惺惺作態。人們從開始對她的非議,轉而變成了幫她打抱不平:“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領導安排的,關人家小李什么事?憑什么要在網上敗壞人家姑娘的名聲?”
2007年“五一”長假的前一天,是一個讓李倩感動和難忘的日子,同事黃某找到了她,真誠地向她道歉,說自己是看不慣學校亂吹,一時沖動在網上發了那個帖子,但是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觀察,她發現自己看錯人了,她握著李倩的手說:“雖然你現在不是什么典型了,但你在我心中是最讓我佩服最值得我學習的人,我希望以后做你最好的朋友!”
李倩欣慰地笑了。經過那場“愛心秀”后,她收獲了理解、友誼、也收獲了對人生的深刻感想:和人性光輝的自然魅力相比,那些榮譽又算得了什么?
教師脫貧攻堅工作事跡材料(篇2)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城口縣坪壩鎮光明村支部書記龐仁斌就帶領該村群眾積極投入到扶貧建設當中,組織村民大力發展以獼猴桃為主的主導產業,保證農戶持續增收;實施村容村貌整治,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開展政策宣傳,確保物質、精神齊脫貧。
一、深入調查研究,謀劃村扶貧開發工作思路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他帶領村支兩委與駐村工作隊一道,進村入戶,對貧困戶多次進行遍訪,認真細致的調研摸底。光明村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他對本村基礎情況、經濟發展現狀、道路狀況、群眾脫貧愿望和扶貧開發規劃等有了深刻的認識,進一步確立了本村扶貧開發工作思路,找出問題癥節,找準致貧原因,制定出了“光明村整村脫貧規劃”,科學合理的繪制了光明村脫貧攻堅藍圖,為光明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多渠道精準幫扶,確保脫貧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抓好主導產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助推產業化扶貧。他帶頭成立了城口縣坪壩鎮獼猴桃種植股份合作社,借助坪壩鎮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優勢,采用“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扶持村主導產業獼猴桃500余畝,并成功創建國家級獼猴桃栽培標準化示范區,成立獼猴桃種植微型企業19家,農戶以土地入股參加合作社,獼猴桃出售前,通過獲取勞動報酬和收取土地租金獲得收益,獼猴桃開始產出后,則憑股份年終分紅。通過土地出租入社、勞務輸出和股份分紅的利益鏈接機制吸納45戶貧困戶入社,常年吸納貧困戶務工120人次。促進了貧困戶脫貧增收、共同致富,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產業精準扶貧成效顯著。二是抓好山地雞養殖,幫助貧困戶致富增收。根據坪壩鎮特色產業獎補方案,結合貧困戶發展實際,對貧困戶養殖山地雞進行產業獎補。每修建一個標準雞舍補助資金1000元,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每戶發放雞苗200羽,每羽雞苗發放全價飼料1斤,并與鵬城源公司簽訂認購合同,解決貧困戶養殖后顧之憂,截止目前,全村共計修建標準雞舍16間,發放雞苗1450羽,補助飼料1450斤。三是抓好村容戶貌整治,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通過院壩整治、修建人行便道、維修村級公路、增設垃圾桶(池)等一系列工程項目,完善了光明村的基礎設施,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四是抓好搬遷安置、民政兜底和培訓就業等其他工作,全村深度搬遷貧困戶3戶,預計10月份全部竣工,民政兜底貧困戶9戶,開展獼猴桃種植專業技術培訓3次,參訓人員120人次。
三、全方位開展政策宣傳,確保物質、精神齊脫貧。
通過宣傳標語、入戶宣傳、“一對一”幫教和政策培訓會等多形式,讓貧困戶和廣大村民了解脫貧攻堅“是什么,為什么,做什么”,糾正少數群眾“等靠要”思想,堅持做到物質脫貧和精神脫貧“齊步走”,促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來。
教師脫貧攻堅工作事跡材料(篇3)
_,男,仡佬族,1986年12月17日出生,群眾,_年10月參加工作,現任_縣_鎮人民政府黨政辦科員(負責項目辦工作)。
作為扶貧戰線的一名基層工作者,從_年3月擔任項目辦負責人以來,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和方針政策,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攻堅行動,深入學習領會省、市、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案政策,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在上級部門領導的悉心指導和鎮黨委鎮政府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通過自身不斷學習,扎實努力工作,_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_人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從質量到數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7年,通過開展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工作,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實惠。在2017年全縣精準扶貧專項考核中,_鎮獲得全縣扶貧工作專項考核“創新獎”的好成績。
一、牢記職責充分發揮組拳作用
鎮項目辦作為鎮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工作的專門機構,
承擔著指導鎮村兩級開展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的重要職責。自擔任扶項目辦負責人以來,始終牢記職責,堅持深入村社調查研究,指導幫助各村尤其是深度貧困村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工作,先后協助扶貧工作站制定了《_鎮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指導方案》、《_鎮精準扶貧項目工作規劃》、《_鎮產業發展規劃》等鎮發展規劃,同時在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項目和產業發展的選擇上,為黨委政府建言獻策。并經常在縣級單位銜接學習業務,并深入村組農戶家中,反復調研工作。通過不斷銜接、不斷走訪、不斷總結思考,為鎮黨委、鎮政府的決策部署提供了依據和參考,為_鎮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貧工作的全面開展和順利推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深入學習加強落實政策宣傳培訓
項目建設扶貧工作政策性強,有大量的業務工作,只有自身業務素質過硬,能夠獨擋一面,才能更好地指導和謀劃全鎮項目扶貧工作。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依托黨建陣地強化宣傳引導,交界村同步
小康駐村工作期間,1月至今召開大小會議40余場次,現場培訓5次,參會群眾1100余人次。通過大力開展“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精準扶貧不是養懶人”等思想培訓會,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新建村級道路推動脫貧致富。經過多方溝通規劃,并在縣相關部門的大力幫扶下,2017年_鎮縣級規劃道路近65公里,啟動25公里;新增鄉級道路20公里,為_鎮全體村民鋪設了一條脫貧之路。重點改善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按照省、市、縣、鎮實施計劃和我村實際,有針對性地安排村內道路、農田水利、人畜飲用水和文化廣場等項目建設、著力改變村基礎設施落后面貌。
三、加強溝通交流,確實讓貧困戶在項目實施通得到實惠
2017年上半年,我鎮通過開展一事一議項目建設,讓我鎮養牛、大田兩個深度貧困村的農戶庭院、串戶路硬化率達到80%,農戶在建設過程中得到很大的實惠。通過開展庭院硬化、串戶路、機耕道等項目的開展,帶動農戶開展產業發展。農戶積極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農戶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硬化養牛村馬蹄井組貧困戶朱仲明戶庭院、串戶路時,因朱仲明戶母親、兒子均為殘疾人,朱仲明本人患有重病,無法勞動,整戶
為_鎮養牛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為確實解決農戶困難,讓貧困戶得到實惠,_同志向村支兩委建議召開群眾會,群眾建議通過一事一議項目建設為朱仲明戶硬化完畢庭院及串戶路。經過協調,項目建設及驗收組同意通過一事一議項目建設解決該戶實際困難,不收取朱仲明戶的項目建設以資折勞款,并硬化其超出部分,不收取任何費用。為此,朱仲明戶非常感動,并說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連稱黨和政府就是好。
在民宗局扶貧項目、發改局扶貧項目、一事一議扶貧項目、交通局扶貧項目、農...
教師脫貧攻堅工作事跡材料(篇4)
__,男,漢族,系____中心小學教師、后勤副主任。該同志于__年__月參加工作以來多次被上級或學校表彰,于__年、__年分別被__鎮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教師>、<先進教師>等榮譽稱號。
__學校位于__區西16公里處,屬丘陵地區,轄一個中心校、兩個完小、三個村小。其中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小學、幼兒園貧困生125人,在鎮外就讀6人。外出務工人數600多人;2016年初開展貧困戶精準識別復核后,現有貧困人口?戶,?人。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__和各校點負責資助工作的老師一起,入戶走訪座談,訪貧問苦,摸實貧困戶資料,得到群眾、同事的一致好評。
一、仔細排查,確保精準識別。
__中心小學按照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回頭看”要求,嚴格按照教育局、鎮教督辦下發的名單,同時甄別新出現的貧困學生及時上報,緊緊抓住精準識別第一關,擬定貧困戶名單公示等程序進行,所有程序環環相扣,對評議初的125名貧困學生名單在學校長期公示,并公布縣扶貧辦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二、依托各類扶貧資金,解決貧困學生急需。
__同志在學校中負責整理貧困寄宿生資料,發放午餐工程、寄宿生資助、三兒資助等。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排除工作中的困難,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從2012年開始開展學生資助工作起,均將學生各類資助金及時、順利送達學生家長手中。在開展工作過程中,也曾遇到難處、如學生因意外情況暫時不在校,因家長原因班主任都聯系不到該學生、有的家長領取了資助金卻因多方面原因在上級調查時卻說不清楚這種種情況。對于暫時不在校的學生,他想方設法親自找到該生家中,將資助金送到家長手上;為了避免家長因其他因素說不清楚領取情況,影響我區的資助工作,他不怕麻煩,要求每次領款均要學生、家長、班主任在場、有學生簽字,家長領款,并且給學生領款留照存檔,做到了工作細致扎實,受到上級、同事、群眾的一致好評。
四、精神扶貧,重拾生活信心。
俗話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對于貧困戶的來說,他們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對于那些因殘、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來說,他們的心理更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潰的邊緣。為此__同志在落實各項脫貧措施的時候十分注重對這類貧苦戶的心理疏導,采取精神扶貧。在每次調查走訪、發放資助金時都給予貧困戶、貧困學生鼓勵、教育。如在__完小發放午餐工程教育資助金是,聽老師反映一個學生家長以前領取了資助金就去街上喝酒打牌把錢花完,連孩子必須的文具都不買,為此他特意同這個家長深入交流,對他的人生觀進行再教育,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家庭、孩子的傷害,該家長通過談話后表示要痛改前非,從新振作,對家庭作出貢獻。在__完小發放資助金時,一個學生家長每次不來,并且老師反映該家長以前也是領了政府發放的救濟款就去亂花,于是他就找來村長和該生的當村干部的姑姑,委托該生的姑姑代為保管資助金,并要求她將資助金給學生的情況記錄下來,每次領取叫學生簽字,這樣就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困難的問題。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__同志嚴格遵守中央和省、市、縣黨風廉政建設相關規定,認真履行職責,勤儉節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無違規違紀現象。作為一名基層扶貧一線教師,他以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的工作態度、突出的工作業績,贏得了上級的贊賞,贏得了全校教職工的一致好評。
教師脫貧攻堅工作事跡材料(篇5)
2020年4月,為助推晴隆縣的教育脫貧攻堅,黔西南州教育局成立了晴隆縣脫貧攻堅“減貧摘帽”同心助攻團,作為教師的他被賦予了一種新的使命,成為了同心助攻團的一名成員。自教育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他的舞臺不只是教室里的三尺講臺,不只是教書育人,還積極投身到晴隆蓮城教育扶貧攻堅的工作中。
一、迅速進入角色,勇擔脫貧攻堅重任。
新的形勢下,脫貧攻堅工作不僅任務重,責任大,而且擔子重,壓力大。但他敢于擔當,緊緊圍繞上級關于脫貧攻堅工作安排部署,全面分析脫貧攻堅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深刻謀劃了全辦的教育脫貧攻堅的開展思路,建議中心校,在全辦范圍內再進行一輪走訪摸排,為蓮城辦教育精準扶貧和控輟保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深入街道走訪,掌握相關數據。
在走訪摸排中,他掌握了以下詳實的數據,為脫貧攻堅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晴隆蓮城街道辦現有人口10327戶37158人,其中建檔立卡1381戶5523人。共有6-16周歲適齡人口4941人,其中建檔立卡892人,非建檔立卡4049人。6-16周歲適齡人口建檔立卡學生中在校就讀848人,在縣內就讀725人,縣外就讀123人,其中學前教育8人,義務教育766人,高中、中職73人,大專本科1人。未在校適齡人口中送教上門2人,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0人,九年級畢業42人,臺賬疑似輟學19人,已勸返銷號19人。
2019-2020學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1022人,資助金額151.175萬元。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以上教育資助做到應助盡助。
三、不怕吃苦,以身作則,做群眾貼心人。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他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嚴格,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對照、檢查、規范自己的行為。他嚴于律己、廉潔自律、以身作則、處事公正,模范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關心群眾,對同志以誠相待,善于做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傾聽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在脫貧攻堅的種種難關和困難面前,他沒有逃避和退縮,特別是在家中老人、小孩生病等困難的情況下,一直堅守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為了確保晴隆蓮城教育扶貧工作能如期完成“減貧摘帽”,不拖全縣后腿,他選擇直面困難,積極同工作組干部一起開會分析,研究對策,引導貧困對象共同渡過難關,克服脫貧攻堅道路上的種種困難。
四、為人師表誨而不倦,教育脫貧風雨無阻
羅穎是他所教班級的一個學生,出生于農村家庭。不知道什么原因,這位同學上課經常走神,經常找各種理由請假,導致學習成績急劇下降,人也變得沉默寡言。劉安雄老師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利用放學之余的時間進行家訪。有一次在前往他家的路途中突然下雨,他冒著大雨跑到羅穎同學家,與他的爸爸、姐姐溝通,在交流時肯定了他在學校的優秀表現。通過多次耐心地教育、談心、輔導,羅穎不再請假,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