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感動的人物事跡
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么讓人感動的人物事跡你知道多少?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讓人感動的人物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讓人感動的人物事跡(篇1)
大衛.貝克漢姆是英格蘭著名的足球運動員,但在大衛.貝克漢姆他小時候,卻想做一名越野跑車隊的選手。貝克漢姆的家人,倒是十分支持,全家人省吃儉用,給他交清了所有的費用。
貝克漢姆加入車隊后不久,就迎來了一次機遇,著名的Essex越野跑大賽將在四個月后拉開序幕。但是遺憾的是,知道這個消息時,已經錯過了報名的時間。盡管如此,車隊的老板還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借這個機會把車隊的名氣打出去。接下來,老板買了很多禮物,去拜訪大賽的組織者亨特里先生。
結果,老板提著禮物垂頭喪氣地回來了。只是他仍然不死心,又派幾個得力的助手去拜訪,依然是無功而返。
在車隊的內部會議上,不少選手沮喪地說:“難道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與Essex越野跑大賽失之交臂。”
這時,年少的貝克漢姆自告奮勇地說:“請讓我去試試吧,我自己相信我能拿到這個名額。”老板望著這個乳臭未干的孩子,有點嗤之以鼻地說:“憑你?連我去都被無情地拒絕了,你確信你能說服他,可是你憑什么呢?”
貝克漢姆拍拍胸脯說:“我自己敢立下軍令狀,不過我要是能順利拿到的話,我希望我能代表車隊出戰。”見貝克漢姆如此自信,老板爽快地答應了他。
拿著老板給的地址,貝克漢姆順利找到了亨特里的別墅,卻被保姆攔在了門外。“你好。”貝克漢姆客氣地拿出車隊的名片說,“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幾分鐘后,保姆走了出來說:“對不起,先生說,你們已經來過幾次了,沒有必要再聯系了。”貝克漢姆依然微笑著說:“沒關系的,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明天還會再來的。”
第二天晚上,貝克漢姆早早來到了亨特里的別墅前,他選擇在八點的時候準時敲門,依然是保姆接待的。貝克漢姆微笑著說:“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保姆不忍心拂他好意,進去匯報了,片刻后,保姆出來說:“孩子,你還是走吧。先生不愿意見你。”貝克漢姆信心百倍地說:“我明天還是會再來的。”
此后的三個月內,貝克漢姆天天都過來,周末的時候,貝克漢姆還堅持一天過來拜見兩次,盡管他一次都沒見到亨特里先生。
但貝克漢姆仍然沒有放棄,一個下雨的晚上,他再一次過來了。依然是保姆開的門,保姆說:“孩子,我給你算過了,加上這次,你已經來過整整一百次了。我們先生正在看球。他應該不會見你。”當知道亨特里還是名鐵桿球迷時,貝克漢姆的眼睛頓時一亮,他走到大廳里說:“亨特里先生,我今天不跟你談車,我們談談足球吧。”當聽到亨特里房間里的電視聲音弱了很多時,貝克漢姆開始大談英格蘭足球現今的局勢和自己的雄心壯志。
過了一會兒,門開了,亨特里走了出來,“你是個對足球有深刻見解的人,對于這么執著的人,我相信你的未來是一片璀璨。所以,我愿意與你談談這次比賽的細節。”接下來,兩個人在書房里談了兩個小時,談妥了貝克漢姆車隊參加Essex越野跑大賽的所有細節。
一個月后,Essex越野跑大賽如期進行,憑著出色的表現,貝克漢姆摘得了Essex越野跑大賽的冠軍。多年后,貝克漢姆轉戰足球,因為堅持不懈,他的足球事業同樣風生水起,他苦練出來的任意球和長傳技術,也成了賽場上屢戰屢勝的法寶。每一次去和球迷見面,都有不少球迷問他成功的秘訣,貝克漢姆總是語重心長地說:“我想告訴你們的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什么比堅持更厲害的武器了,我要送給你們一句話,同時也是我人生的總結:一次挫折是失敗,一百次挫折便是成功。”
讓人感動的人物事跡(篇2)
頭梳一個馬尾辮,甜美的微笑襯托著兩頰,舉手投足間散發著無限的親切感,這就是棗莊市實驗幼兒園教師武淑靜給人們留下的第一印象。作為北師大研究生,曾獲得“省教學能手”和“省優質課一等獎”等殊榮的她,從走出大學校門到現在,已經在實驗幼兒園——這個美麗的童心世界行走了__年,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奉獻給了這份職業。
為什么她一直在努力前行?因為實驗幼兒園有她的夢想,有她的深情。這里,每一個孩子的童音笑臉都牽動著她那顆誠摯的愛心。
班上有個女孩,三歲了,還不吃面食和青菜,只喝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極弱。武淑靜就一點一點的喂,但是,她剛喂完,有時還沒喂完,孩子當場就吐了,她的手上、衣服上都是孩子的嘔吐物。但她相信:吃下去的總比吐出的多……三個月之后,女孩終于能正常進食了,臉色紅潤了。家庭教育缺失的帥帥,從小自閉,動不動就打人。每逢帥帥發脾氣要打人的時候,她就把他攬在懷里,任他撕咬自己,耐心的勸慰他。慢慢地,帥帥終于愿意和大家說話了,動手打人的頻率也大大降低。每逢此刻,成就感和幸福感就充盈著她的心田。
外表纖弱的她,內心卻堅強勇敢,__年,她的丈夫,一位年輕有為的公安干警,因經常熬夜審案,疲勞過度,患上了白血病,這晴天霹靂的噩耗,讓她無法承受,在照顧丈夫住院治療期間,她因極度悲傷,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也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更讓她痛不欲生的是丈夫還未出院,母親又患了乳腺癌。頃刻間,肆無忌憚的病魔幾乎要讓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土崩瓦解。一邊是深愛的丈夫,一邊是摯愛的母親,家里還有常年癱瘓在床的婆婆和不到兩歲的女兒。面對這一切,她依然屹立支撐、堅強前行,把生活的不幸埋在心底,把燦爛的笑容留給了孩子。
__年,武淑靜任教研主任。白天,她處理教研、聽課、培訓等日常事務;晚上她批閱老師的備課、反思等文檔資料。以前她能讓40多個孩子受益,現在,她為27位老師服務,能讓400多個孩子受益。在她的示范、引領和幫助下,培養出一批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從而提升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為棗莊幼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讓人感動的人物事跡(篇3)
顧誦芬對航空的興趣始于燕京大學附屬小學讀書時期。當時,哥哥顧誦詩就讀于市區里的崇德中學,學校里的學生用硬一點的紙板做滑翔機,用橡皮筋彈射。哥哥把學校里做好的滑翔機拿回家里,帶著弟弟顧誦芬在空曠處放飛。在天空中翱翔的飛機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顧誦芬,他以極大的興趣與哥哥一起開始制作,一起在外放飛。入讀中學后,他又從父親那里得到了一本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傳記——《一個飛機設計師的故事》。這是蘇聯飛機設計師雅科夫列夫的自傳。
“1937年七七事變,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飛機排得很整齊往西邊去,緊接著就是炸彈響。1939年我們到上海,二戰快結束的時候上海(日軍駐地)經受了美國飛機的轟炸,所以我知道二戰美國人之所以占優勢,就是他們的空軍厲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
不久后,顧誦芬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
1951年,顧誦芬大學畢業。因為____,我國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業。上級組織決定,這一年的航空系畢業生要全部分配到中央新組建的航空工業系統。面對母親的不舍,懷揣著航空夢想的顧誦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車。與他同一批的畢業生都被分配到飛機設計和航空技術研究部門,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機關。一心想設計飛機的顧誦芬,因此還有一點小小的不開心。
讓人感動的人物事跡(篇4)
自1998年聶海勝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以來,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備份;神六、神十,他兩度飛天,如今,他帶著全國人民期待和重托,再次叩問蒼穹!
神舟十二號的航天員是從我國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員中選出的,但由于第一批航天員年齡較大,必須要提高系統訓練的強度,以確保他們能適應太空環境。雖然已經年近六旬,但聶海勝為祖國航天事業拼搏的心仍然年輕!他知道每次載人飛行航天員乘組的選拔,都是“從零開始”,即使執行過航天任務,面對新一輪的航天員選拔,年齡最大的他更沒有捷徑可循!
聶海勝頂住了壓力,得益于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堅持鍛煉和控制飲食,時刻以航天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很快適應了訓練強度和節奏,表現優異,最終入選。
聶海勝的履歷十分光鮮,標簽也很多,博士、少將、57歲、指令長……這些標簽隨便一個都可以“吹一輩子”,但聶海勝卻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榮譽加身,他總是說:“航天員狀態只有飛行和準備飛行,我們的初心使命就是飛天。”
讓人感動的人物事跡(篇5)
英雄王鋒的故事,要從20__年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災事故說起。
那天夜里,在南陽市臥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預見,危險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點多,因一樓電動車短路失火,繼而引發大火。租住在一樓的王鋒最先發現火情,帶著女兒第一時間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鋒一邊大聲呼喊,一邊折回頭沖進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兒子。
“你打電話報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樓里還有很多人。”王鋒安頓好妻子潘品后,便轉身第二次沖入火海。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樓東間的兩名學生和一名托教老師的生命。
此時,樓內已火光沖天,還不時響起爆炸聲。“里面還有人,我還要去救人。”說完這句話,他第三次沖入火海。
這一次,他挨門挨戶敲門示警。鄰居聽到咚咚的敲門聲,趕忙起床逃生。樓里二十多個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個逃出去的王鋒,第三次從火海中出來時,已被燒成了“炭人”,全身烏黑,神志已經不清醒,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邊跑邊喊,奔走呼號。住處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鋒帶血的腳印。
整棟樓的鄰居無一傷亡,但王鋒全身的燒傷總面積達到98%,命懸一線。
雖經多方救治,但因嚴重感染,在頑強堅持了136天后,王鋒于20__年10月1日因多臟器衰竭不幸離世。
英雄王鋒當選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是對他英勇事跡的高度認可。
如今,王鋒事跡已在全國發酵,關于他事跡的電影也感動了無數觀眾。
就像“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給予王鋒的頒獎詞寫的一樣,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