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的人民教師優秀事跡
事跡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么你知道哪些感動中國的人民教師優秀事跡?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的人民教師優秀事跡5篇,歡迎大家分享。
感動中國的人民教師優秀事跡精選篇1
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評選組委會給支月英的頒獎詞是:“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著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p>
支月英36年來堅守在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從“支姐姐”到“支媽媽”,一張小小的山村講臺,彰顯出她內心的大愛。當晚,當記者獨家連線在北京頒獎現場的支月英時,她略帶激動但言語樸實無華的言語中,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孩子們了,我好想趕快回去看到他們。”對于獲得的榮譽,支月英稱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p>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只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一到白洋教學點,她發現這里條件比想象中還要艱苦。學校地處江西省奉新縣和靖安縣兩縣交界的泥洋山深處,交通不便,離最近的車站都要20多里地,師生上學全靠兩條腿在崇山峻嶺間爬行。山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當地人一樣,自己動手種菜。當地老百姓十分疑慮:這外地姑娘能堅持下來嗎?是不是想過渡一下,過不久就溜掉?這話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窮,前些年,教師如同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但過了一年又一年,鄉親們不但看到支月英堅持了下來,還看到無論刮風下雨、結冰打霜,她都一個個送孩子回家,像自己親人一般對待。于是鄉親們議論開了:“這位老師靠得住,肯定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不同聲音,“莫想啊,頂多再過兩年就會走掉,我們這地方哪能留住這般好老師啊!”冬去春來,寒來暑往。這位外鄉的女教師,用自己36年的傾心守望,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成為深山鄉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師。
“不是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在白洋山村,支月英與一雙雙渴望知識眼睛相伴。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認識大千世界。但貧窮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顯落后。但艱苦的條件并沒有難倒支月英。剛參加工作時,她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家長不讓孩子上學,支月英經常為學生墊付學費,墊著墊著,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勸她趕緊離開,她總是笑著說:“日子會好起來的!”后來,支月英被任命為校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擔教育教學任務,還要做好教學點的管理服務工作。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她買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風拒之窗外,學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學校不通班車,每逢開學,孩子們的課本、粉筆等都是支老師和其他幾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運上山的,一趟下來,腰酸腿疼,筋疲力盡,渾身酥軟。山村的家長重男輕女,不讓女孩讀書,支老師走門串戶,與家長促膝談心,動員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沒讓一個山村孩子輟學在家。
母親從老家來學校看她,看到女兒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對母親說:“這里山好,水好,村民樸實善良”。母親心疼地說:“你就凈說好!”她只是望著母親笑。其實她心里裝滿了對親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嘗不想盡享天倫之樂,但她更愿意把愛意播撒在這青山綠水,讓這份愛生根發芽,承載起貧瘠山村的綠色希望。在頒獎現場,當記者連線支月英時,她用樸素的語言告訴記者:“我就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做著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p>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支月英除了自學外,每年都積極參加各類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學生學習效率,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她眼里沒有差生概念,只是愛好和特長不同。她循循善誘的教誨,像甘泉、像雨露,滋潤著每年一個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個又一個學生走出大山,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別辛苦,支月英老師經常累得頭暈眼花。她血壓偏高,導致視網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讓人揪心的是,20__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講課的她身體劇烈疼痛,幾位家長迅速把她送往醫院,醫生診斷她身患膽總管膽囊結石,并馬上進行了手術。住院的幾天,她心里一直惦記著她的學生。剛剛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學校。20__年暑假,為了解決白洋村教學點校舍破舊問題,上級教育部門決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邊教學,一邊照料施工,幫工人做飯,將丈夫也拉來幫忙。整個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過的。如今嶄新的校舍寬敞明亮。鄉親們看到嶄新的校舍,感動不已。
既是校長、老師,又是保姆,上課教書、下課照應學生玩耍。家里人擔心他的身體,總是說:“你也年過半百了,身體又不好,別的老師都往山外調,而你還往更遠的深山里鉆?!彼龢泛呛堑卣f:“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誰來教育,山區教育誰來支撐?!备骷夘I導關心她,幾次要給她調換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絕。
“我虧欠了自己孩子,
但我有了更多的孩子”
支月英其實也有自己的孩子,但為了山里的孩子們,她選擇了虧欠?!斑@么多年來,我虧欠了孩子太多,但為了山里的孩子,我只能祈求孩子的原諒,因為我放不下山里的孩子們,他們也是我的孩子?!敝г掠⒙詭н煅实恼f出這番話,“不過我的孩子現在已經完全理解我了,并且也非常支持我?!?/p>
這次參加頒獎,支月英離開教學點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但山里的孩子們卻心心念念的牽掛著她,“孩子的家長們都通過微信向我拜年,孩子們也在微信里奶聲奶氣地說想我了,其實我也非常想他們,非常非常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趕快回去看到他們?!?/p>
“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們,能好好學習,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边@就是支月英對孩子們最大的希望。
感動中國的人民教師優秀事跡精選篇2
方宣平,男,現年56歲,上猶縣社溪鄉人,現在杰壩鄉中洞教學點任教,自1981年來到杰壩鄉中洞小學任教以來,三十年如一日,一直用樸實的心靈和執著的追求譜寫著一曲曲扎根山區、樂于奉獻的山鄉贊歌,讓青春和生命在大山深處閃光。
“我自己的事小,學生的事可是大事,學生的學習怎能耽誤?”
1981年,正直壯年的方宣平放棄了家鄉舒適環境,告別了妻子兒女,從上猶縣社溪鄉來到崇義縣杰壩鄉長潭小學開始了自己的教書生涯。杰壩鄉地處崇義最偏遠的山區,距縣城近50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當初的學校是曾經的養豬場,生活條件極為惡劣,現年56歲的方宣平卻將這里的山山水水與學生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一口氣扎根32年。1998年的一天,方宣平老師得到了妻子病危的消息,當他急急忙忙趕到上猶家里的時候,親愛的妻子已經永遠離開了他,但失去親人的巨大痛苦沒有打到我們堅強的漢子,稍微處理好妻子的后事之后,又趕回了離家一百多公里外的學校?!拔易约旱氖滦?,學生的事可是大事,學生的學習怎能耽誤?”這是方宣平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妻子的過世,讓原本完好的家庭變得不再完整,壓在方老師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一家人的生計,尤其是還有上學的兒女,無人照顧,只好把他們寄養在親戚家里。孩子在作文《狠心的爸爸》寫道:“爸爸,你是一個狠心的爸爸,別的孩子有爸爸來接送,有爸爸媽媽陪著散步,試卷上有爸爸的簽名,我是多么羨慕啊!可是你呢,一個學期在家的時間有幾天,我想和你說說話都是那么難啊!爸爸,你能多陪陪我嗎?”每當想起這些話,他也曾想過回家,去照顧年小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盡到一個做父母和做兒子的責任,淚水也曾模糊了雙眼,但是擦干眼淚后,走向講臺的步伐依舊堅定。
“我喜歡中洞的孩子,我愿意在這兒做一輩子的老師”
曾經,在村人的眼里,方宣平也許就是一個“怪人”。1981年,方宣平只有24歲。如花的年齡,卻被困在一個離家一百多公里外的小山村。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他完全有能力有機會走出大山,去外面闖蕩,去創造更加燦爛的人生。但看到當時村子里80多名孩子渴求上學的眼睛時,他的心顫抖了。他想都沒想,扛著鋪蓋卷兒回到中洞村做了一名教師。曾有幾次,鄉里考慮給他換個條件好的學校或者調到鄉中心小學任教,但方宣平推辭了,他說:“我走了,誰又能安心在這個地方呆下去呢?苦就苦我一個人吧,我喜歡這里的孩子,我愿意在這兒做一輩子的老師。”
感動中國的人民教師優秀事跡精選篇3
自1995年踏上教育教學崗位,至今已經14個年頭了,記得初為人師,我就體會到了教師的辛勞與瑣碎,壓力與清貧,直至真正站到了神圣的講臺前,我才發現區區三尺講臺,學問非凡,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為人師表者的種種滋味嘗遍過后,我愈來愈感覺到當老師至少有四大好處:一是教學相長,一輩子促你學在前面;二是為人師表,一生促你嚴于律已;三是世人敬仰,無論是那個民族,那個時代,尊師是共同的傳統;四是奉獻的化身,在奉獻中永生。古人云:“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彼茉祆`魂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鬃诱f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痹S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常在說服學生的同時,何嘗不是在說服自己。我慶幸命運賜給了我這個職業,而幾年后,那些走出幼稚成熟起來的學生們如桃李芬芳一樣的時候,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為人師,育人子,這是一副重擔,更是一份責任,身為教師,我做到了:
一嚴而有愛
作為教師,我愛我的學生。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局限于個別的對象,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為此,我用我的愛心感召著學生。教師所面對的不只是一個、幾個世界,而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梢赃@樣說,黃沙如海,找不到兩顆完全相同的沙粒;綠葉如云,尋不見兩片完全一樣的葉片;人海茫茫,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這就要教師要全面地理解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而且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切不可有急躁的情緒,對學生,我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盡心盡力。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我對學生既不歧視,也不放縱溺愛,生活、學習的各方面嚴要求——小到飲食習慣,大到品德修養、學習方法;我注重言傳身教,以“一切向我看”的口號影響著所教學生,不用粗暴式的冷處理對待“問題學生”,能換位思考,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用愛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二為人師表
作為教師,我嚴于律已,為人師表。我能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系著學生素質的培養?!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疤依畈谎裕伦猿甚??!毕嘈藕细竦慕處煵拍芩茉斐龊细竦膶W生。
作為教師,我把工作的責任感放在第一位?!爱斃蠋?,絕不能誤人子弟”,“當教師就要讓家長放心,學生開心”,我時時告誡自己。幾年的教師工作,使我深知“要交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須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這話的深刻含義,因而,我十分注意對自己的教學理論專業知識的進修提高,我除了閱讀一大批國內外的教育學心理學著作外,還自己訂閱大量的專業方面的報刊雜志,學習好的經驗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并參加了學習培訓,及時更新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在備課時,在汲取別人長處的同時,狠下苦功,力求創新。在教學中,把趣味性、知識性融為一體,使每個學生都能進入角色,輕松地學好每一節。特別致力于課堂45分效率,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大膽質疑,鼓勵學生“運用腦髓,放開眼光,自己來拿”,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說,教師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這顆良心就叫師德!
三傾力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傾力于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我始終這樣認為。傾力教學,不僅是為人師的本分,更是取得優秀教學成績的保障;從而提高學校的生命力,這也就實現了教師自身的價值。作為一線教師,茍不為,何所為?
教學工作的主要環節是:備課、上課、輔導和反饋。多年以來,我始終堅持備好每一節課,堅守“不備課不上課”的信條;堅持上好每一節課,力求讓學生每節課都有收獲,不浪費有限的教學時間,努力提高學習效率;認真進行作業批改和自習輔導,保證學生學習知識的落實,從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不斷反思,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態度決定了學生對其的尊重程度,多年來,我的物理課始終深受學生歡迎,學生經常說:“跟老師學習物理,簡單!”我不僅傾力于自己所任班級的教學,而且也努力為各兄弟學校的教學工作作出貢獻,我曾多次承擔區教育局組織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的公開課和河東片的教研示范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古往今來,多少人用詩一般的語言來贊美教師。有人說,教師是鑄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有人把教師比作辛勤的園丁和無私奉獻的蠟燭。可我覺得,我們教師更像一名雕塑家,我們以美好的意念創作需要的作品,以崇高的境界描繪心中的圖案,用辛勤的汗水精心雕琢每一個細節,用心去感受每一個過程。當成功的作品展現在面前,我們卻早已忘記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有的只是幸福和滿足。今后,我將一如既往,把從事教書育人、潛心治學作為一種職志,當作一種追求,我深知:為人師,育人子——這是我的責任!
感動中國的人民教師優秀事跡精選篇4
通過學習讓我明白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一顆愛心。孩子的心靈最純潔,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師應該熱愛每個孩子,愛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師要將愛心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吳邵萍老師不僅是這樣說的,而且也是這樣做的。同時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和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是好教師的共同點,有了這顆愛心,你才有資格去教你的學生,對學生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教師愛學生,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相信每一個孩子,用愛的火花去點燃每一個孩子的心燈。老師要獨具慧眼,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潛力和閃光點,鼓勵孩子不斷地、自主地探索,使他們的才華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說得多么好,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讓我們一起來愛我們的學生,愛我們的孩子吧!
其次,作為一名教師還要有很高的學識水平,不斷地學習才能干的出色。吳邵萍老師從教27年來從不間斷學習,始終奮戰在教學第一線,這是我們所有老師學習的楷模。時代在進步,孩子在成長,對老師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們要不斷加強學習,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積累教育教學工作經驗,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大膽創新,積極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
感動中國的人民教師優秀事跡精選篇5
雷江榮老師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雖然她沒有得到過多少榮譽,但是她在學生和同事的心目中卻被評價為“最好的老師”!雷老師做事干凈利落,走路快步如飛,急急匆匆地行進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她把有限的時間都獻給了自己所鐘愛的教育事業,獻給了她學生和家人,優秀人民小學教師感動中國個人事跡。如今,面對她的突然去世,面對她短短的42的人生,她的學生和家人都為她感到傷心落淚。
20__年3月24日下午,學校放學前半個小時,華池職業中專九年級英語教師雷江榮依舊踏著她那疾步如飛的步伐,快速走出校門,向著離校園不足300米的保險公司走去。她是怕學生誤了時間,親自為班上的丁濤同學去補辦升學手續。沒想到這一走,竟然是她與自己的學生和同事永遠的絕別。3月25日清晨,噩耗傳來,年僅42歲的雷江榮老師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無效而與世長辭。
3月26日,在第一節課上課期間,當得知雷老師的遺體被運回華池,并暫時安放在她的家里時,學生們再也壓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悲痛,個個淚流滿面,紛紛跑出課堂,要去見雷老師最后一面。同學們或借錢,或直接跑回家向家長要錢,去為雷老師買花圈,以表達他們對“一直像媽媽一樣愛著他們的雷老師”無盡的哀思。一上午,240多面悼念的花圈、挽幛就布滿了柔遠教育路兩旁,到處更是泣聲一片。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他是雷老師的老師,在現場動情的說,有這么多學生主動來悼念老師的場面,他還是第一次見。
3月26日中午,陰沉的'天色,籠罩著華池職業中專校園,低回的哀樂,激蕩著人們心中的波瀾。教學樓前,一幅巨大的黑色挽幛正上方,懸掛著雷江榮老師的遺像,錚亮的眼鏡,映襯著白皙的面龐,她依然是那樣的賢淑、慈祥,英姿颯爽。
這一天,她曾經的老師,她的生前領導,還有她的學生、同事和家人都來到了這里,為她送行。
凄風陣陣哀云起,痛悼亡靈淚紛紛。她的老師不希望她走,是因為她不僅曾是一位勤奮好學、成績優異的好學生;更因為她接過了老師的教鞭,歷照前輩的夙愿,扎根三尺講臺20多年,默默奉獻,勤苦鉆研,引用科學、靈活的教學藝術,將知識和理想灌授給了每一個學生,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茁壯成才,育得花爛漫、春滿園!
她的領導不想讓她走,是因為她不僅是一位教學能手,更因為她始終胸懷大局,熱愛自己的崇高事業,具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事業心,服從組織安排,無論被指派教哪一科,她都能很快勝任。
雷江榮第一學歷僅為高中畢業,曾先后在華池喬川中學、悅樂上堡子小學、五蛟初中、華池一中和華池職專五所學校教過學。起初她的主教課目只是中學語文和小學數學,1988年,英語教學向初級中學延伸,當時,英語只是她上高中時的一門特長而已,在英語教師十分奇缺的情況下,她堅決服從學校的調配,自信的執起了英語教鞭。因為自感底子薄,又怕誤人子弟,她堅持自學自修,邊教邊學,經常是與自己的學生一起背誦單詞,分析語法。在家里,即使吃飯和給孩子喂奶時,也手不離課本和輔導書。她的丈夫楊滿懷也是一名教師,據他回憶,妻子雷江榮在有生之年,始終在不斷學習。雷老師掌管著他倆的工資,平時生活非常拮據,從不買任何化妝品,也沒有穿過一件價值超過35塊錢以上的線衣,但在學習上,卻非常舍得投入。這些年,光買英語教學圖書、磁帶、光碟就達100多套。在雷老師的辦公室和她家里,我們發現有很多她的學習手抄本,留存的就達五十多本,僅今年就有六七本,近七萬余詞。經過刻苦自學,,她順利獲得了甘肅教育學院英語大專文憑。多年來,她所帶的年級英語成績始終在全縣初中會考中名列前茅。
亡者靈魂歸天去,留下幾多未了情!她的家人舍不得她走,是因為她不僅是一位好母親,更因為她是一位好妻子。她把家里每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安排和照顧的無微不至,有條有序,而她卻始終不將自己的痛苦外露。這些年,她一直生活在“眩暈的天地里”,與病魔做著堅強的抗爭,因為從起,她就患上了重度眩暈癥!丈夫無數次發現,無數次勸她到醫院看看,她總是因為學生課不能誤,而一推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