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農人事跡
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可分為集體事跡和個人事跡;你知道哪些感動中國人物農人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感動中國人物農人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人物農人事跡【篇1】
【頒獎詞】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事跡】命運對孟佩杰很殘忍,她卻用微笑回報這個世界。
五歲那年,爸爸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將孟佩杰送給別人領養,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還是沒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養母劉芳英在三年后癱瘓在床,養父不堪生活壓力,一走了之。絕望中,劉芳英企圖自殺,但她放在枕頭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發現。“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你活著就是我的心勁,有媽就有家?!?/p>
從此,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是劉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資。當別人家的孩子享受寵愛時,八歲的孟佩杰已獨自上街買菜,放學回家給養母做飯。個頭沒有灶臺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無數次卻從沒喊過疼。
在同學們的印象中,孟佩杰總是來去匆匆。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替養母穿衣、刷牙洗臉、換尿布、喂早飯,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學。中午回家,給養母生火做飯、敷藥按摩、換洗床單……有時來不及吃飯,拿個冷饃就趕去學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務活,等服侍養母睡覺后,她才坐下來做功課,那時已經九點了。
“女兒身上最大的特點是有孝心、愛心和耐心。”劉芳英說,如果有來生,她要好好補償女兒。為配合醫院的治療,孟佩杰每天要幫養母做200個仰臥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鐘。碰上劉芳英排便困難,孟佩杰就用手指一點點摳出來。
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權衡之下,她決定帶著養母去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頂著炎炎烈日上街發廣告傳單,拿到工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買養母最愛吃的紅燒肉。
“我只不過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辈簧俸眯娜颂岢鲞^幫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堅持自己照顧養母。孟佩杰的畢業愿望是當一名小學老師,安安穩穩,與養母簡單快樂地生活。
感動中國人物農人事跡【篇2】
胡忠/謝曉君: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蓮
【頒獎詞】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沖動,是不悔的抉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蓮。
【事跡】剛剛過去的龍年春節,胡忠留在福利學校照顧孤兒們,謝曉君帶著女兒回成都探親?!澳軌驌木投鄵恍?,春節嘛,讓老師們都回去,我來陪著?!弊鳛樾iL,胡忠眼中的福利學校是另一個家,這里的孤兒都是他的孩子。進藏至今,一家三口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過年。
“成都少了一個我這樣的老師,沒有任何損失;但對藏區的孤兒而言,我的到來或許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在頒獎典禮現場的胡忠,比視頻中看起來更顯蒼老。11年前,這位成都中學的化學老師辭掉工作,告別妻子與剛出生的女兒,來到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支教,每個月僅有300多元的生活補助。
福利學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個縣、4個民族的143名孤兒被安排在這里寄宿制讀書。除了上課,胡忠每天清晨5點多打開校園廣播,叫大家起床、做操,__時要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一聽說哪里有孤兒,他立馬趕過去接人。久而久之,當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薩老師”。
丈夫離家的前兩年,謝曉君都是利用假期過去探望,教音樂的她偶爾還客串幾回代課老師。與孤兒們接觸的次數多了,川妹子動了留下來的'念頭。2003年,謝曉君報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著女兒,與丈夫在福利學?!皶煛薄?/p>
從盆地到高原,適應的過程充滿了委屈。剛來的幾個月,3歲的女兒整晚咳嗽,謝曉君也因缺氧頭疼,無法入睡。盡管也會抱怨,但不服輸的性格讓她迎難而上,“既然來了,說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p>
通過自學朋友寄來的教材,謝曉君嘗試過音樂老師以外的4種角色——數學、生物、生活老師以及圖書管理員,頂替離開的支教同行?!斑@里只有老師適應孩子,只要對孩子有用,我就去學?!?006年,謝曉君調去了位置更偏、條件更苦的學?!澳狙抛鎽c”。她把工作關系轉到康定縣,許諾“一輩子待在這兒”。
感動中國人物農人事跡【篇3】
__,1977年出生,中共黨員,1997年參加工作,2008年機構改革后從事畜牧獸醫工作,現任黛溪街道畜牧獸醫站副站長,獸醫師。多次榮獲局機關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獲得鄒平縣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三等獎,山東省“技能興魯”大賽三等獎等榮譽。在國家級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省級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3篇,參與編寫著作1本,發明實用新型專利1個,獲得山東省農牧漁業豐收獎1項。
2008年對于他來說并不尋常,這一年,他的職業生涯發生了轉變,原本在鄉鎮機關的他來到了畜牧獸醫的崗位上。面對工作環境和內容的變化,他迅速調整,積極適應,選擇“干一行愛一行,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懂專業技術的門外漢到業務精通的行家里手,他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在基層動物防檢疫工作中,他嚴格履行工作程序,每月至少一次對規模場的進出欄、投入品等情況進行巡查,緊密結合產地檢疫工作做到以防促檢,以檢促防;制定出痕跡化產地檢疫流程,在基礎存欄量不高的情況下每年完成生豬產地檢疫4000余頭,家禽6萬余只,產地檢疫率居全市前列。
全市屠宰量最大的生豬定點屠宰場坐落于黛溪轄區,每年屠宰生豬3萬余頭,生豬產品銷售覆蓋黛溪及周邊多個鎮辦,屠宰檢疫責任重大。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每天凌晨他都和同事堅守在崗位上,嚴格檢疫生豬入場到產品出場的每一個步驟,同時加強對企業協檢人員的監督抽檢,保障百姓餐桌上的安全。在省、市局的瘦肉精抽檢中,抽檢合格率達到100%。
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層檢疫人員,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時刻把群眾的需求放在首位,時刻把解決群眾困難擺在最重要位置。他經常進村入戶了解民情民意,聽取他們對基層畜牧獸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當養殖戶反映養殖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或者畜禽生病時,他也總是第一時間前去處理、診療。當地養殖戶說起他來,都贊不絕口:“張站長啊,他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有什么問題找他,放心!”每當聽見這樣的話,那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刻,也許這就是對“金獎銀獎不如百姓的夸獎”這句話最好的寫照吧。
__常說:“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跡,但我相信,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好工作中的小事也是了不起的。”他愛崗敬業、履職盡責,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對黨性修養作出了生動的詮釋!
感動中國人物農人事跡【篇4】
__,男,中共黨員,1981年10月生,2008年參加工作,現為鄒平市農業農村局農辦秘書股股長,濱州市蔬菜產業農業科技創新團隊學術型專家,濱州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
說起“鄉村振興”,我們腦海里已然呈現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偉藍圖,描繪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動人畫卷,而__,就是宏偉藍圖和動人畫卷的'執筆人。他帶領農辦秘書股對“三農”重大問題進行政策研究;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行統籌協調,致力于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推動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立足本職,兢兢業業,他長期高強度工作,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周末基本無休。功夫不負有心人,扎實的工作也回饋了驕人的成績——2020年度,我市在濱州市林水會戰現場觀摩會中名列第一;我市代表濱州市迎接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評估驗收工作、代表山東省順利迎接中央督查組對中央一號文件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我市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清零”行動全部按時完成。
“能干”的背后離不開“會干”的支撐,“會干”的思路來源于自我的提升,他不斷加強學習,先后在《中國蔬菜》、《食用菌》、《中國農技推廣》等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篇,參與編寫了《黃河三角洲主要農作物綠色高產高效生產技術》等實用技術材料。鄉村振興之路很長,離現實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還有不少差距,前方任務艱巨繁重,未來仍有許多挑戰,但__堅信,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他將勇毅前行,穩扎穩打,繼續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感動中國人物農人事跡【篇5】
__現任鄒平市農業農村局動物衛生技術辦公室副主任、高級畜牧師。他在日常工作中總是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時時處處發揮一個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多次獲得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五個一”活動開展以來,他積極響應號召,立即主動到所聯系的企業——鄒平禾木牧業有限公司進行溝通對接。鄒平禾木牧業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大型的生豬養殖企業,年出欄生豬9000余頭,由于豬肉行情較好,價格較高,近年來公司效益非??捎^,帶動了周邊養豬戶的`發展。但隨著公司的發展,困擾企業發展的種豬繁育、豬場建設規劃、非洲豬瘟防控等技術問題也日益突出,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限制了企業發展。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他多次到濱州市畜牧獸醫科技力量最雄厚的科研院所—山東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積極與該院科技處處長李峰進行對接,最終促成了我市鄒平禾木牧業有限公司與山東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進行合作,在公司建立了山東省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研學產合作創新示范基地。目前,雙方已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由研究院為企業的產業發展、規劃、方案設計提供咨詢。同時,他協助企業開展技術人員培訓行動,組織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定期到企業進行有關科技養殖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咨詢和診斷活動。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
為了把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先進科研技術、科技人才及科研成果引入我市,他又多次到該院,與有關負責人進行面對面的協商洽談,最終促成該院與我局共同建立了濱州市畜牧獸醫研究院專家博士科研服務工作站。這是該院在我市建立的第一家專家博士科研服務工作站,為我市科研院所與行政主管部門合作共贏模式提供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