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2023事跡大全
感動中國人物的生命熱忱始終會讓大家重拾感動與感激之情;感動中國人物2023事跡你知道多少?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感動中國人物2023事跡大全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感動中國人物2023事跡大全精選篇1
嘉興是黨初心始發之地,也是“勤善和美”的文明福地,“勇猛精進”的干事熱土,我們的身邊從來不缺少先進典型,盲人中醫師朱麗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8年來,資助貧困學生480多人次,捐款金額高達333萬元,帶動了100多名殘疾人就業……
9月21日,晚報推出了深度報道《盲人朱麗華用初心照亮未來》。9月22日,市委書記張兵在該報道上作出重要批示:“她以自己的模范行為,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勤善和美、勇猛精進’的嘉興人文精神,值得全市共產黨員和各級干部認真學習。”
聽著朱麗華的事跡宣講,現場的黨員干部們情不自禁地為她鼓掌、點贊,紛紛表示要向她學習,時刻牢記初心,擔負起責任和使命。
市人大辦公室副主任易太賢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因為兩次意外雙目失明,重新樹立對生活的勇氣,就足以讓人佩服,后來她參加培訓學技藝,困難可想而知,但她不僅自強,還用大愛捐助了那么多的孩子,為她的奉獻和大愛致敬,向她學習。”
“朱麗華身殘志堅,她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我們,她的精神讓我們深受鼓舞。”聽完朱麗華先進事跡報告會,海寧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費曉義和桐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范瑜都情不自禁地為朱麗華鼓起了掌,在她們看來,優秀的浙大學子朱麗霞已經在傳遞朱麗華的信仰和初心了,“這也激勵我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去努力克服,斬除荊棘,不把困難當困難,堅定理想,不斷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聽了朱麗華的事跡報告,真正體會到了一個紅船旁的特殊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和人生境界。初心如磐,‘心燈’長明。”嘉報集團黨委委員張淵學感慨萬千,他感受到了朱麗華在人生道路上寫就的滿滿的自強不息、無私奉獻、樂于助人,“心中有信仰,光明在心里,落實在行動,她的先進事跡值得我們廣大新聞工作者學習。”
感動中國人物2023事跡大全精選篇2
20__年,南水北調移民工作正式開始,湖北十堰市鄖縣余嘴村成為被定為當地首批搬遷的移民試點村,村支書趙久富以大局為重,主動放棄留下來的名額,告別80歲高堂,認真細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領61戶村民搬遷到團風鎮移民新村。
20__年,跨世紀工程南水北調正式通水。此時,南水北調移民第一村十堰鄖縣余嘴村支書趙久富帶領著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來,大家也都找到比過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調一期移民開始時,七歲的趙久富跟隨父母搬遷到了余嘴村,20__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責任人。這里有61戶要外遷到千里之外的黃岡。家園難舍,故土難離,移民工作最難張嘴。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遷的標準,趙久富可以選擇留下,但他還是主動選擇了外遷黃岡。趙久富80多歲的父母親決定不跟兒子外遷到黃岡,但他們支持兒子帶頭外遷。
村支書帶頭外遷,61戶村民陸續簽了搬遷協議,20__年的4月30日,移民搬遷對隊伍就要出發了,家家戶戶開始收拾家當裝車。趙久富黨旗掛在了自家外墻上,這是他在余嘴村當村支書的第26個年頭,也是他在余嘴村當村支書的最后一天。趙久富的母親拄著拐杖步行了5公里,來到了移民現場。母子遙望,趙久富不敢流淚,怕耽誤了移民的行程。
20__年,余嘴村變成蓄滿清水的庫區。而移民們在趙久富的帶領下,在新的家園也走上了致富路。
感動中國人物2023事跡大全精選篇3
1979年,陳俊貴隨所在部隊到新疆參加修筑天山深處獨庫公路的大會戰。1980年4月6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四名戰士奉命帶著最后的干糧出門求援,在風雪彌漫的生死關頭,班長把最后一個饅頭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
班長和戰友陸續犧牲了,陳俊貴終于找到了人群,部隊得救了。接受4年凍傷治療后,他復員回到遼寧老家,始終沒有忘記班長的臨終囑托:希望陳俊貴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陳俊貴不知道戰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聽無果,1985年冬天,陳俊貴作決定,帶著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兒子,來到班長和戰友犧牲的新疆天山腳下,為戰友守墓。
20多年里,他從未停止對班長父母的尋找。終于,他從一名掃墓的老戰友口中得到班長在湖北省羅田縣白蓮鄉的地址。20__年10月,陳俊貴趕赴羅田縣,得知班長父親母親都已去世。陳俊貴跪在班長父母墳前說:"對不起,我來晚了,你們不要牽掛,今生今世我都將守在鄭林書墳前,讓他永不寂寞!"
目前,陳俊貴已將班長和副班長的遺骨,從新源縣移到新擴建的尼勒克縣喬爾瑪筑路解放軍烈士陵園安葬,還擔任了這里的管理員。陳俊貴說:"我不僅可以和班長在一起,還可以守護為修筑天山獨庫公路犧牲的戰友們了!"
感動中國人物2023事跡大全精選篇4
1950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研究我國航空工業建設問題時提出,國家準備5年內拿出60億斤小米用來支援發展航空工業。60億斤小米,按當時的物價算大約是5.35億元人民幣。對百廢待興的中國來說,這絕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沒有制空權的軍隊就要被動挨打,沒有制空權的國家必然遭受侵略”,就算一窮二白,中國航空工業還是在___的硝煙中艱難起步了。
1951年,剛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顧誦芬來到北京,加入剛剛組建的航空工業系統中。1956年,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機構——沈陽飛機設計室成立,顧誦芬繼續北上。在沈陽,他作為首批核心成員,在徐舜壽、黃志千、葉正大等開拓者的領導下,開啟了新中國自行設計飛機的新征程。
對年輕的顧誦芬來說,離家北上建設航空工業,不僅是響應國家號召,也是在踐行他從小的理想。多少年過去,“七七事變”爆發后頻繁出現的飛機轟炸聲,總是在他的耳邊回蕩。“沒有航空的話,我們國家將來還得受人欺負,我以后想造飛機。”顧誦芬堅定地說。從此,他在高考志愿上填報3所大學的航空系,是因為這份初心;大學畢業后,投身航空工業一線,也是因為這份初心。
到沈陽后,顧誦芬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設計一架亞音速噴氣式中級教練機——殲教-1。在這之前,中國航空曾迎來一批蘇聯“老師”。可他們的“課程”里,只有如何制造飛機,并不教我國如何設計飛機。仿制而不自行設計,就等于命脈在人家手里,這怎么能行?但自行設計,就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
按照時任沈陽飛機設計室主任徐舜壽的方案,他們要設計的噴氣式飛機需要從兩側進氣,而不是用機頭進氣。這在國內根本沒有先例。準確說,那時我國在氣動力設計方法和手段上完全空白。而作為氣動組組長,顧誦芬在大學時就沒接觸過噴氣式飛機。因此,在聽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圖書館有一份相關國外文獻后,他立刻動身來到北京。為了不影響學生白天使用資料,他借了一輛舊自行車,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錄資料,整整跑了一個星期,自行車前叉在土路上都顛裂了。就這樣,靠著硬“啃”國外資料,顧誦芬最終提出了亞音速飛機氣動參數設計準則和氣動力特性工程計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殲教-1飛機的氣動布局設計。
殲教-1首飛成功后,幾乎是無縫銜接,顧誦芬又通過完成我國首型初級教練機——初教6飛機氣動布局設計,建立了亞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體系;隨即又在國內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體系,實現了超音速飛機氣動力設計、計算、試驗與試飛的閉環。他所創立的飛機氣動力設計方法體系至今仍被國內飛機設計采用,為后續殲擊機設計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但在1978年之前,顧誦芬的名字并不為人所知。雖然我國第一架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教練機殲教-1,早在1958年7月26日就在沈陽飛機廠機場首飛成功,但考慮到當時的國際環境,首飛成功的消息并沒有公開。周恩來總理知道后還托人帶話,“告訴這架飛機的設計人員,要他們做無名英雄”。
顧誦芬和他的同事們從不畏懼做無名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這是他們共同的追求。到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以后,因國家、軍方、航空工業系統、地方政府多次的獎勵、表彰,顧誦芬的名字才逐漸進入世人的視野。他卻總是說:“黨和人民給了我很多、很高的榮譽。這些榮譽應歸功于那些振興中國航空工業的領導和默默無聞、頑強奮斗的工人、技術人員。”
感動中國人物2023事跡大全精選篇5
愛國一詞或許我們已經見過無數遍,有的人悄無聲息地愛國,有的人激昂壯烈地愛國,實在是各領風騷,讓我們看一下他們又是怎樣的愛國。
有一個人,他身處戰國時期的楚國,他任官期間國家正處于備戰狀態,他不斷上諫楚國的君主,力求治國以德,卻不曾想得罪了官場上的許多大臣,被流放異地。但他卻不后悔,寫下了聞名于世的《離騷》,表明自己的忠貞之心,最后投汨羅江以死明志。他,就是屈原。即使明知會得罪許多大臣甚至觸怒君主,他也要把自己的建議提及給自己的君主,為國家著想,不能讓國家再這么淪落下去,這,就是愛國。
如果說屈原的愛國轟轟烈烈,那么蘇軾的愛國相比之下卻是另一種風味。我們都知道,蘇軾深得皇帝的喜愛,在朝廷上進盡忠言,卻因烏臺詩案被貶,許多人或許只看到他在被貶后的閑適怡情。殊不知,蘇軾在被貶后仍關心國事,而且到了被貶的地方后,還經常和當地的百姓一起聊天,關注民生和國家的一些政策,并且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給當地長官提意見,讓一些社會問題的解決加快了速度,深得百姓的喜愛。愛國不一定要轟轟烈烈,平時的一些小舉動也是愛國,你為國家和老百姓多想一想,這,便是愛國。
古人的愛國舉動讓人推崇,然而近代的愛國也毫不遜色。在清朝,各種腐朽制度使得貪贓枉法等不再是新聞,而是“家常便飯”。而在這一制度下的大部分人民,逐漸變得麻木不堪。這時,有一位知識青年,深知國家現狀,決心要拯救國家于水火之中,與其他七十一位有著同樣報國的理想的青年發動了廣州黃花崗起義,在起義前寫下了震撼人心的《與妻書》,表現了他為億萬民眾能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的崇高獻身精神。這個人,便是林覺民。當國家深處災難困境時,他明知困難重重,但他的愛國之心給予了他力量,為了國家,他光榮赴死。這就是愛國。
愛國的方式有很多,即使是普通人,只要真心地為國家著想,為人民著想,那就是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