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2年十大人物事跡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那么你知道感動中國2022年十大人物事跡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2022年十大人物事跡_感動中國2023年播出時間,歡迎大家分享。
感動中國2022年十大人物事跡一覽
楊振寧
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席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物理學家庭,諾貝爾獎物理學獲獎者。
楊振寧先生是跨世紀偉人物理學家庭,在粒子中物理學對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的里程碑式貢獻。
他關心祖國的科教,為了國家的科技發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貢獻,推廣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級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實驗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成立。
陳貝兒
陳貝兒,40歲,生于香港,從事媒體行業近20年。2021年初,TVB擬制作12集扶貧紀錄片《無限路》,陳貝爾攜拍攝團隊赴貴州、四川、云南、廣西、寧夏、海南等六省(自治區)現場拍攝采訪。
在拍攝的三個月里,陳貝爾與攝制組跨越14個曾經深度貧困的地區,“身臨其境”的當地居民生活體驗,節目反映了國家扶貧工作給當地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刻詮釋“以人為本”發展思想,拉近了內地與香港同胞的精神距離,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注入更大信心和動力。
顧松芬
91歲,飛機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顧松芬出生在書香門第,7歲在北平,目睹日本人轟炸這座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業報國。
自 1956 年以來,顧松芬先后參加、主持我國首架自主設計的噴氣式飛機氣動布局及總體設計,并創造性地解決了超音速飛行中飛機的方向穩定性問題和跨音速飛行中的飛機抖振問題。
顧松芬的工作經歷與新中國航空業的發展軌跡完全吻合。他從無到有見證了中國的航空業、從小到大,構建現代航空產業體系的過程。
航天追夢人
2020年12月17日凌晨,一顆明亮的“流星”劃過夜空,這是剛剛從38萬公里外的月球帶回月球樣本的嫦娥五號返回者。
1:59,嫦娥五號帶著1731克月球樣本成功返回地球,中國人終于實現了“九日追月”的千年夢想。
至今,中國探月工程實現“六戰六勝”,“大約、落下、惠”三步走計劃圓滿收官。
2021 年 5 月 15 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我國實現了首次系外行星著陸。
5月22日,祝融火星車撞擊火星表面,在火星上留下中國人的第一個印記。
姜夢南
女性,瑤族,清華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生。
半歲,江夢南因吸毒而失聰,學習說話的時候,從這個詞、日常用語,她在鏡子前學習嘴形、摸著父母的喉嚨學發音,通過唇讀學會“聽”和“說”。
從小到大,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她成為家鄉近年來唯一考上重點大學的人,最終去清華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
根據計劃,江夢南明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她學習生物信息學專門,江夢南的目標總是很明確,那就是解決生命健康問題。
張順東、李國修夫婦
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五龍鎮坪子村村民。榮獲云南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獲國家扶貧進步獎,他的家人被評為全國最美麗的家庭。
張順東和妻子李國修殘疾、自力更生,用奮斗創造幸福生活,照顧老人、撫養年幼的孩子和兩個孤兒侄女,撰寫《走出貧困》、頂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
彭世祿
已故科學家(96歲),革命英雄彭派之子,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追授“時代楷?!薄?/p>
彭世祿是我國著名核電專家,中國核電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1950 年代,隱姓埋名,他致力于核潛艇的發展,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后,負責引進大亞灣核電站,組織自主設計建造秦山核電站二期工程,引領我國核工業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
蘇炳添
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男子 60m、100m 亞洲紀錄保持者。
“中國飛人,《亞洲之光》。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蘇炳添跑出9秒83,半決賽第一名進入決賽,打破亞洲紀錄,成為首位進入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中國運動員。
在決賽中,蘇炳添是一排黑人中唯一的黃種人,他又拉開了10秒大關,以 9.98 的成績獲得第六名。
吳天一
86歲,塔吉克,從事高原醫學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榮獲“71獎章”。
吳天一院士潛心高原醫學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國際標準,開創“西藏適應生理學”研究,數萬藏人診治。
青藏鐵路建設期間,吳天一院士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應急預案,創造了沒有鐵路建設工人因高原反應而死亡的奇跡。
如今,80多歲的吳天一院士依然堅守青藏高原,保護高原人民健康。
朱彥福
88歲,長津湖之戰幸存者,榮獲“時代楷?!薄ⅰ叭嗣窨!狈Q號。
14歲參軍,10 傷害,3次立功。
在朝鮮戰場上,他的連在零下30度的惡劣天氣下與敵人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戰斗,最后他是唯一一個活下來的人,但他受了重傷,昏迷93天,經過47次手術,截肢,左眼不見了,右眼視力為0.3。
新中國成立后,朱彥福主動放棄榮軍療養院的優待,回到老家,帶領村民治理山河25年,改變了家鄉貧困落后的面貌。
感動中國中央電視臺品牌欄目介紹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由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活動直播組承辦,每年2月前后推出,已經連續舉辦多年,通過多種投票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
《感動中國》節目向全國觀眾推出了許多人物,其中有成龍、濮存昕、劉翔、姚明、閻肅、郎平等光彩耀人的文體明星,也有巴金、鐘南山、袁隆平、葉嘉瑩、屠呦呦、錢學森這樣的睿智學者,更有張榮鎖、魏青剛、黃久生、王鋒、田世國、王順友這樣的普通百姓,還有徐本禹、鄭培民、梁雨潤、楊業功、劉金國、劉躍進這樣的黨政高官。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動中國》被媒體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節目于2003年2月14日20: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2004年起,在每年首播次日21:30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進行重播。
2023年度《感動中國》播出時間
《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已經定檔,官方發布的預告片有特別說明,3月4日晚8點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制片人透露今年的頒獎典禮,居然有10位院士來領獎,可以說陣容強大,看完絕對不會讓觀眾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