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愛崗敬業(yè)人物事跡
你是否在尋找“感動中國愛崗敬業(yè)人物事跡”?感動中國愛崗敬業(yè)人物事跡體現了什么精神?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烁袆又袊鴲蹗従礃I(yè)人物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愛崗敬業(yè)人物事跡【篇1】
1960年春,我國石油戰(zhàn)線傳來喜訊———發(fā)現大慶油田,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石油大會戰(zhàn)隨即在大慶展開。王進喜從西北的玉門油田率領1205鉆井隊趕來,加入了這場石油大會戰(zhàn)。
一到大慶,呈現在王進喜面前的是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沒有公路,車輛不足,吃和住都成問題。但王進喜和他的同事下定決心:有天大的困難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難面前,王進喜帶領全隊靠人拉肩扛,把鉆井設備運到工地,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在隨后的10個月里,王進喜率領1205鉆井隊和1202鉆井隊,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雙雙達到了年進尺10萬米的奇跡。
在那些日子里,王進喜身患重病也顧不得到醫(yī)院去看;鉆井砸傷了腳,他拄著雙拐指揮;油井發(fā)生井噴,他奮不顧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重晶石粉,被人們譽為“鐵人”。
在大慶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進喜為我國石油事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曾獲“全國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王進喜身上體現出來的“鐵人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感動中國愛崗敬業(yè)人物事跡【篇2】
一手拿焊______,一手拿焊帽,伴著嗞啦的聲音火花四濺,這是焊工在工作的場景,他們用兩只手配合焊出各種各樣東西,可是,假如只有一只手,該怎么工作呢?怎么才能不被四濺的火花灼傷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獨手焊俠”盧仁峰,他不但一只手焊接,并且他焊接的還是國之重器,坦克。
16歲定下目標,立志成為焊接專家
1979年,16歲的盧仁峰來到內蒙古一機集團從事焊接工作。從拿起焊______的第一天起,他就給自己樹立了目標:“當工人就要當最優(yōu)秀的工人,要做焊接專家。”
定下了這個目標后,他給自己列了個課程表,一周七天,一三五學理論,二四六學技術,把它貼在工具箱上,《金屬學》《焊接工藝》這樣的工具書被翻到卷邊,看書的地方被坐出一個坑。為了結合理論進行實操,盧仁峰嚴格要求自己每天加焊50根焊條練基本功,焊條上的每個熔孔都力求做到均勻排列,盧仁峰一練就是三年時間,日積月累的刻苦訓練,他的焊接技術日臻成熟。
一次意外成就獨手焊俠
1987年,靠著平時勤學苦練,他的焊接技術在一同進廠的同齡人當中已是名列前茅。然而正當他鼓足心勁兒想大干一番時,一次意外卻險些斷送了他的前程。那時候的機器是沒有感應器的,盧仁峰正在機器旁邊量尺寸,左手往前一探,腳碰到了機器的開關,這個時候想抽出在機器中的左手已經來不及了。那一刻,盧仁峰沒有驚慌失措,他右手拿著焊把試了試,并沒有影響,這個時候才去機器后面把切掉的左手撿回來。
盧仁峰的左手粉碎性骨折,并且感染得了骨髓炎,做了八次掌接手術,在醫(yī)院躺了整整一年。在醫(yī)院里住院的盧仁峰讓他的妻子把所有的書全都搬到病房里來,病房成了他學習的______書室。在別人看來是難熬的住院時間倒成了他工作之外學習充電的寶貴機會。一年的時間盧仁峰啃完了焊接初中高三個階段的書,正好彌補了他理論知識的不足。
雖然受傷,盧仁峰骨子里卻帶著______工人的堅韌與樂觀精神。對他來說面對的挑戰(zhàn)越大,迸發(fā)的能量就越強。 “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他的一句口頭禪。單手焊接,他一練就是5年,厚厚的手套磨破了四五副,以超人的毅力,一躍成為廠里、市里、乃至整個兵器集團焊接技術的技術大拿。經歷了8次手掌修正手術,盧仁峰在與病痛的抗爭中,逐漸掌握了單手進行焊條電弧焊、氬弧焊等十幾種焊接方法,更是完成了“短段逆向帶壓操作法”“特種車輛焊接變形控制”等多項創(chuàng)新成果。
零失誤成就“陸戰(zhàn)之王”背后的焊接大將
而盧仁峰沒想到的是,更大的挑戰(zhàn)即將來臨。十幾年前,我國正在研制新型主戰(zhàn)坦克和裝甲車輛,這些新型戰(zhàn)車使用堅硬的特種鋼材作為裝甲。然而這種材料的焊接難度極高。
作為領______人的盧仁峰必須盡快找到新的焊接方法,工人們才能以此為范式而展開規(guī)模化生產。為了研制出新的焊接方法,盧仁峰把自己家的煤氣罐、煤氣灶、廚具都搬到了車間,吃住在車間里,反復琢磨。盧仁峰花費了五年的時間,做了無數次試驗,終于對新型鋼材的'性能了如指掌。甚至僅憑一塊鋼板掉在地上的聲音,他就能聽出其中碳當量有多少,判斷出應該采用怎樣的焊接工藝。一批新型坦克裝甲生產下線,在穿甲彈沖擊和車體涉水等多種嚴峻的考驗中,坦克車體依然堅如磐石,密不透風。
20__年9月3日上午,天安門廣場大______的27個裝備方隊如鋼鐵洪流般駛過,坦克在______場上亮相,而這個王者的王冠是由無數雙像盧仁峰一樣的工匠之手加冕的。
傳道授業(yè),帶徒弟與研發(fā)機器人兩不誤
“一招鮮吃遍天”,從最初的只是為了學習一門手藝,一門技術,到第9屆全國技術能手中焊接界唯一一位"中華技能大獎"獲獎者,盧仁峰跟著中國的坦克戰(zhàn)車一起成長,也見證了我國焊接設備的變遷,從最早的完全手搖定參數的設備到今天完全數字化的調整焊接參數,這是“______性的變化”,如今,不惑之年的盧仁峰對于未來,又有了新的目標。
一是帶徒弟,目前他帶出的百余名工匠,迅速成長為企業(yè)的技師、高級技師和技術能手,有的還獲得“全國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技術能手”等殊榮。并且在他的影響下,他的愛人、弟弟、弟媳一家有8個人都干起了電焊工,成了名副其實的“焊工之家”;另一個是研發(fā)機器人焊接技術,______勞動力,為中國智造20__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認識了一個不服輸不怕難,挑戰(zhàn)身體極限的頑強的中國制造工人,這是個值得敬佩的匠人,這是種值得傳承的匠心。相信我國的制造業(yè)能在無數匠人匠心的不懈努力下,大踏步前進。
感動中國愛崗敬業(yè)人物事跡【篇3】
她是一名聽障人士,憑借讀唇語考上清華大學博士,她叫江夢南,剛剛當選為“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之一。
對她的頒獎詞是這樣寫著,“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新時代里,你有更堅定的方向。先飛的鳥,一定想飛得更遠。遲開的你,也鮮花般怒放。”
江夢南,在她幼小的時候,因為得了肺炎用錯了藥,導致兩個耳朵失聰,她的父母并沒有放棄這個孩子,而是告訴她:“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你得學會去接受、學會面對。”就這樣,從小開始,小夢南的.爸爸媽媽就教給她學習認字,學習唇語,一天一天,慢慢地,小夢南長大了,該開始上一年級了,可是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哥哥大姐姐們一步一個臺階地去上小學,而她由于失聰,只能繼續(xù)留在幼兒園大班。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孩子上學了,由于同齡人比她早上一年,到四年級暑假時,她通過自學五年級的課程,暑假后就跳級去上了六年級。她的努力付出,震驚了周圍的同齡人。
她的爸爸媽媽十年如一日的教育夢南加上她的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一年又一年,她高考時,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本科,四年后升入吉林大學。三年后,成功考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
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不屈的精神!在她的身上,我們領悟到了什么叫作勵精______治!在她的身上,我們仿佛聽到了她的召喚:“只要打不到,壓不垮,還有一口氣在,我們就沒有放棄自己的理由。”
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健康的身體,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我們的下一代要向江夢南博士學習,學習她堅強不屈、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感動中國愛崗敬業(yè)人物事跡【篇4】
孟泰是新中國第一代全國勞動模范。
1898年他生于河北豐潤縣一個貧農家庭。18歲那年,家鄉(xiāng)大旱,他只身闖關東,到撫順栗子溝當工人,后來到鞍山,進了日本人開的制鋼所。
1948年2月,黨派孟泰參加通化鐵廠高爐的修復工作,他帶領著伙伴,只用35天就修復了原定80天修復的兩座高爐。
1948年底,孟泰回到鞍鋼。為了支援全國解放戰(zhàn)爭,中央要求鞍鋼迅速恢復生產。當時配件奇缺,孟泰領著工人刨開厚厚的冰雪,把埋在地下和廢鐵堆里的各類器材一件件收集起來。幾個月后,大大小小收集了上千種、上萬件。這就是后來聞名全國的“孟泰倉庫(敷衍是什么意思?敷衍的意思是馬虎,不認真,表面上應付或者搪塞責任,指工作不認真負責,表面應付了事,有欺騙的成分。)”。到1949年6月7日,鞍鋼煉出第一爐鐵水,煉鐵廠修復的3座高爐用的材料,沒花國家一分錢。孟泰成為鞍鋼人的旗幟,他的名字傳遍全國。
1950年8月的一天,4號高爐發(fā)生爆炸;孟泰置生死于度外,摸索到爐臺上,關上冷卻水開關,避免了一起爐毀人亡的重大事故。又有一次,3號爐爐皮被燒穿,孟泰冒著烈火用幾條浸水的麻袋堵住裂口,化險為夷。孟泰被大家稱為“老英雄”。
孟泰也是刻苦鉆研科學技術的模范。他對高爐上密如蛛網的1000多根冷卻水管了如指掌,總結出一套高爐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維護操作法,被稱為“孟泰操作法”。他親手建立了“孟泰儲焦槽”,每年可以節(jié)約上千噸焦炭。他為配礦槽研制了防暑降溫設施,改善了作業(yè)環(huán)境,同行管他叫“高爐神仙”。
五六十年代,他先后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執(zhí)行委員。
1957年,他擔任煉鐵廠副廠長;1961年,擔任鞍鋼工會副主席。1966年“_開始后,鞍鋼陷于混亂,他在被誣陷、被__的逆境中堅持工作,并抱病去北京,向中央反映情況。
1967年6月,中央著手解決鞍鋼問題,____特邀孟泰赴京。同年9月30日,孟泰在北京逝世,終年69歲。
_全會后,孟泰恢復了名譽。
感動中國愛崗敬業(yè)人物事跡【篇5】
20多年始終奮戰(zhàn)在農業(yè)第一線,扎根大地、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的情懷和夢想,為了大地豐收,甘愿用汗水熱灑沃土。
一、為了農業(yè)豐收辛勤耕耘
19__年,__,畢業(yè)于__農業(yè)學校,被分配到自然條件較艱苦偏僻的日光農技站工作,作為一名基層農技員,看到生產技術落后、糧食產量偏低,自己暗下決心,要把自己所學的農業(yè)新知識技術傳授給農民,引導鄉(xiāng)親們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
日光鄉(xiāng)是個半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人少田多,大多數數屬于山高水冷的冷漿田,深泥田,單產不高,1990年在縣局業(yè)務部門指導下,在糧專資金帶動下,改造中低產深泥田、推廣壟畦栽培技術,在中低產田改造中,堅持和農民同吃、同注同勞動,白天抓示范,晚上搞培訓,在技術操作上,從嚴把好整畦、播種、栽插和施肥關,通過推廣優(yōu)良品種,使昔日中低產田畝產不足400斤提高到平均畝產600斤,技術推廣項目實施取得較好效益;19__年,為了推廣水稻“兩秧”,作為一項新技術,在全鄉(xiāng)推廣我主動請纓,在鄉(xiāng)培訓班上,怕群眾不成功、受損失,我向鄉(xiāng)領導和村干部、群眾鄭重承諾,如果技術不成功,我愿拿出兩個月工資來賠償群眾種子損失,并下到村組搞培訓,觀看“兩秧”音響資料,對技術要點、難點進行咨詢解答,全鄉(xiāng)當年推廣早稻兩秧__畝,占早稻80%,技術推廣提高了糧食單產,政府認可,群眾滿意,97年被評為鄉(xiāng)優(yōu)秀共產黨員。
二、發(fā)展特色農業(yè)增加群眾收入
日光育種區(qū),有的農戶為了眼前利益,私自育種現象嚴重,我作為一名農技人員,為了育種產業(yè)發(fā)展,及時和農民們進行溝通,與縣種子部門一起,簽訂育種收購合同;全面禁止了私自育種現象,及時做好了政府的參謀。育種面積由原來__畝擴大到4000畝,當年育種大豐收,種子價格也賣得很適中,讓農民們得到了實惠。育種、油菜的栽培配套模式,過去多屬于白菜型油菜品種,單產不高,1998年,全面推廣“甘藍型”雙低油菜新品種,提高了產量和油質。油菜生產獲得了拾金花獎”。
三、實施科技項目帶動全鎮(zhèn)農業(yè)發(fā)展
__年,在局指導下,抓好了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被市農業(yè)局評為先進個人,__年至今,在縣局安排下,在石橋鎮(zhèn)萬畝水稻高產栽培;石橋鎮(zhèn)綠色大米生產基地;石橋鎮(zhèn)萬畝水稻病蟲害綜防,在這些項目實施中,我能積極參與,項目實施取消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深受盛市、縣領導的考察好評。
四、任勞任怨積極開展技術服務
大力開展送技術到村,技術指導到田間,以促進糧食穩(wěn)定增產和農民持續(xù)增收為工作目標。經常下到村組開展測土配方施取土,全鎮(zhèn)取土樣品90個,對于__年冰凍災害,舉辦培訓班下村指導果農災后進行補救,剪枝、施肥;及時發(fā)放技術資料到村組。本著“實際、實用、實效”原則,給群眾面對面講解防凍技術,推廣有機肥、綠色水稻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化工除草、病蟲害綜防技術,農藥施用技術。根據不同農事季節(jié),不定期下村解答農戶農業(yè)生產中的疑難問題。在__年工作中,全鎮(zhèn)災后生產補救,香蔥栽培種植,農業(yè)污染源調查都取了較好的成績。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二十多年的農技推廣,無私奉獻精神,受到縣鎮(zhèn)領導好評,群眾滿意,__年被局評為農業(yè)工作先進個人,__年被評為__縣勞動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