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于敏的事跡材料
時間:
小龍
個人事跡
你知道于敏是誰嗎?于敏,著名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氫彈之父”,為我國第一顆氫彈的誕生作出了卓越貢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于敏的優秀事跡材料,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于敏的事跡材料(精選篇1)
“國產專家一號”——人們這樣親切地稱呼于敏。
沒有留過洋,卻也成為世界一流的理論物理學家;在原子核理論研究的巔峰時期,他毅然服從國家需要,開始從事氫彈理論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個世紀60年代。一切從頭開始,裝備實在簡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幾把算尺和一塊黑板。一臺每秒萬次的計算機,需要解決各方涌來的問題,僅有5%的時長可以留給氫彈設計。
科研大樓里一宿一宿燈火通明,人們為了琢磨一個問題,常常通宵達旦。于敏的報告,與彭桓武、鄧稼先等人的報告相互穿插,聽講的人常常把屋子擠得水泄不通。
“百日會戰”令人難忘。100多個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頭于堆積如山的計算機紙帶,然后做密集的報告,率領大家發現了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找到了突破氫彈的技術路徑,形成了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
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沙漠深處,蘑菇云騰空而起,一聲巨響震驚世界。新華社對外莊嚴宣告:中國第一顆氫彈在西部地區上空爆炸成功!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