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祖國的功勛英雄事跡
保家衛國,漢語成語,意思是保衛家鄉和祖國。歷史洪流中,祖國有過許多犧牲自己保家衛國的英雄;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保衛祖國的功勛英雄事跡(五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保衛祖國的功勛英雄事跡精選篇1
1941年9月,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了7萬余人的兵力和飛機、大炮,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發動秋季大掃蕩。其中,3500余人分多路向河北省易縣狼牙山地區撲來。
9月25日,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第1團第2營第7連擔負了分路掩護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的任務。7連6班的5名戰士,擔負了阻擊遲滯其中一路有500多日軍的追擊任務。
富有戰斗經驗的6班,利用山區的有利地形,采取節節阻擊的戰術,沒有損失一人、一槍,就出色地按時、按地點完成了掩護任務。
完成任務后,正當大家準備循著大部隊的轉移路線歸建時,剛剛走過岔路口的班長馬寶玉,站在岔路口旁猶豫了。副班長葛振林看出了班長的心思,主動說:“班長,你就下決心吧!”看到同樣是共產黨員的副班長也支持自己的想法,馬寶玉就果斷地說:“同志們,轉移隊伍中,絕大多數是根據地的人民群眾,男女老少,肯定走不快,如果讓鬼子跟著咱們追下去,人民群眾就危險了。”
3名戰士對當地的地形都很熟悉,他們心中也都十分清楚,這個岔路口有兩條路,一條通向山區的縱深。走這條路,會讓尾隨而來的鬼子威脅到轉移中的根據地軍民安全。而另一條通向狼牙山的主峰——棋盤坨,這是一個三面絕壁、一面陡坡的孤峰、絕地。面對選擇,他們毅然決然地向班長表態:“班長,你說怎么辦,咱們就怎么辦!”
就這樣,在共產黨員馬寶玉和葛振林的帶領下,6班的5個人,毫不猶豫地掉過頭來,向著狼牙山的主峰——棋盤坨攀去。
為了吸引敵人,5個人還邊撤邊打,給鬼子造成前面不遠就是我領導機關和人民群眾的感覺。于是,500多名日本鬼子,在一名大佐的率領下,緊追不舍地一步步爬上了陡峭的狼牙山。
經過5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在斃傷90多名日本鬼子后,6班5個人打光了子彈。這時,他們已經退到了棋盤坨。
他們就利用險要的地勢,用石頭抗擊日本鬼子的進攻。最后,連山頂的石頭也全扔光了。5個中華民族的優秀男兒——共產黨員馬寶玉、葛振林,壯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當著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日本鬼子的面,砸碎槍支,高呼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毅然跳下了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光榮犧牲。葛振林、宋學義掛在懸崖的樹上身負重傷,被老百姓救出,僥幸生存。
當1分區將1團2營7連6班5名戰士的英雄事跡報到軍區后,時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代主任的朱良才,立刻敏銳地意識到:這正是弘揚我黨、我軍為人民服務宗旨,宣傳革命英雄主義,推動軍民關系建設的極好機遇。于是,他將自己的想法向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作了匯報,并與聶榮臻共同簽署了向狼牙山五壯士學習的政治《訓令》。同時,他還給1分區政治委員羅元發打電話說:“人民軍隊永遠為人民。我們的5名戰士為了人民而跳崖,我們就是再困難,也一定要把他們的英雄壯舉留存下來,把他們作為榜樣和典型,來鼓舞和教育我們的部隊和后人。”
1942年3月,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在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的親自指導下,由1分區政治部具體組織,邊區軍民自己帶著干糧和工具(當時根本就沒有工錢一說,全是自覺自愿),肩扛、身背、手提,攀山崖,翻陡壁,將一塊塊石料,一袋袋沙子、一筐筐灰料、一桶桶水送上了海拔1000多米高的狼牙山。在狼牙山上五壯士跳崖之處,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
為了宣傳為了人民而毅然跳崖的五壯士,朱良才不僅親自審定設計圖紙,還專門為該塔題了一首詩,刻在塔座上。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北岳狼牙聳,邊疆血火紅。捐軀全大節,斷后競奇功。疇昔農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戰史壯高風。”
日本鬼子聽說后,惱羞成怒,于1943年用山炮將該塔擊毀。新中國成立后的1959年,該塔又得以重建。聶榮臻元帥特地為塔題名《狼牙山五勇士塔》。“文化_大革命”中,該塔又被毀。直到“文化_大革命”結束后,該塔再次重修。
新中國成立后的很長時期內,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成了全國小學語文課中的一篇必讀課文。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教育和鼓舞了好幾代人。
而更為震撼人心的是,就在“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傳遍抗日根據地后的不到兩年內,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又誕生了兩個和“狼牙山五壯士”一模一樣的英雄故事。一個發生在1942年12月,在河北省淶水縣曹霸崗村,在日本鬼子對我根據地發動偷襲時,一個叫李連山的副排長,奉命率領一個班掩護部隊和根據地的民眾撤退。當全班邊打邊撤,撤到雞蛋坨時,全班只剩下李連山、王文興、劉榮奎、宋聚奎、邢貴滿5個人了。他們把最后一發子彈打完后,為了不當俘虜,就和一年多前的“狼牙山五壯士”一樣,跳下了60多米的山崖,全部壯烈犧牲。1943年1月,聶榮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又專門為他們5個人簽署了一份表彰通令。另一個發生在1943年春天,當日本鬼子發動對我晉察冀平西抗日根據地的“春季大掃蕩”時,在房山縣十渡(今北京市房山區十渡)的老帽山,負責掩護部隊主力和民眾轉移的八路軍30多人的一個排,一直打到全排只剩6名戰士時,這6名戰士也在子彈打光之后,和“狼牙山五壯士”一樣,縱身跳下懸崖,全部壯烈犧牲。而這6名同志,甚至連姓名都沒能留下來,他們只是被躲在遠處山洞中的老百姓看到后,輾轉報告給軍區的。1941年,1942年,1943年,連續三年,一年出了一個“狼牙山五壯士”英雄群體,而且還全部誕生在模范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這既不是什么偶然,也不是什么“個例”,這是我們人民子弟兵為人民而誕生、為人民而獻身最生動、最真實的寫照。
保衛祖國的功勛英雄事跡精選篇2
鐵人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廣大工人成了國家的主人,勞動熱情倍增。振興中華,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了人民群眾共同的愿望和行動。被稱為“鐵人”的王進喜就是胸懷祖國、發憤圖強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進喜本來是玉門石油礦普通工人,可他一心為國分憂。有一次在北京街頭上,他看到汽車沒油燒,在車頂上放著大大的煤氣包,靠燒煤氣行駛。他難過得吃不好睡不著,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現在國家缺油,我有責任啊!”不久,他被調到大慶,參加開發新油田的會戰,他興奮得像有使不完的勁,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井來。沒有住房,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壘的簡易棚子里,吃冷飯,睡地鋪。鉆井機到了,可沒有吊車下不了火車,他一聲吶喊,帶著工人用繩子拉,肩膀頂,終于把機器卸下來運到工地。第一座井架豎起來了,沒有水灌井,他和工人們用臉盆、水桶,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來,爭分奪秒地開了鉆。發生井噴事故時,沒有攪拌機,他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為的是盡快打出石油,改變祖國石油工業落后的面貌。
因為常年勞累,飲食沒規律,王進喜得了嚴重的胃病,經常疼得不能入睡。可他說:“為了拿下大油田,我寧可少活20年!”正是這種鐵人精神,正是這種為國忘我的勞動,使得大慶油田很快建成了,使我國摘掉了石油工業落后的帽子。
保衛祖國的功勛英雄事跡精選篇3
舍名棄利兩彈元勛
60年代,我國的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使全國人民為之振奮,使敵視中國的人震驚,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國力和國際地位。為研制兩彈立下不朽功勛的科學家鄧稼先是一位為國舍己的人。
1958年,國家下達了研制原子彈的命令。這是一項絕對保密的工作。年輕的鄧稼先被選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說:“為了完成這項任務,死了也值得。”
從此,他開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們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頭露面的事都沒有他參加,連他的妻子和親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他也只能把對親人的感情埋在心里,過著長期的獨身生活。和他同時代的同學,有許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氣的科學家、活動家,他的名字卻沒多少人知道。
后來,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人們仍然不知道鄧稼先就是兩彈的元勛。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回國探親,點名要見他。兩個人會面后,楊振寧問他在哪里工作,又問起爆炸原子彈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單位工作,絲毫沒講自己正是造原子彈的。
長期艱苦工作損害了鄧稼先的身體。1986年,他患癌癥病逝。一直到報上發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國人民才知道鄧稼先這個名字。他不圖個人的名和利,舍棄了個人的幸福,幾十年默默無聞地為國家大業奮斗,卻從不后悔。臨終前,他欣慰地說:“我可以瞑目了。”
保衛祖國的功勛英雄事跡精選篇4
容國團
現在,國際上文化體育交往特別多。有些運動員和演員在國際比賽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績,得了獎。他們取得成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個人的表現也并不一樣。那些心中有祖國的人獲得了人們真正的敬意。
50年代,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從香港回到國內,成為國家隊成員。他決心為中國奪取世界冠軍,所以訓練很刻苦。他常對人說:人生能有幾次搏?當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就要拼搏,爭取勝利。1959年,他終于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戰勝了對手,為祖國獲得了第一個個人世界冠軍。然而他還不滿足,繼續拼搏,后來又為中國第一次取得男子團體冠軍做出了貢獻。當了教練之后,他又率領中國女隊第一次取得了團體冠軍。這“三個第一”,生動地體現了這位體壇名將為國爭光的巨大熱情。
羽毛球運動員侯加昌是印尼華僑,球藝十分高超,有爭奪世界冠軍的實力,可他為發展中國的羽毛球運動,回到了祖國。因為當時中國還不是國際羽聯的成員,不能參加比賽,侯加昌也就失去了當世界冠軍的機會。然而他一心培養青年選手,使他們一個個成了世界冠軍。他被稱為“無冕”,同樣為國爭了光,受到人們的尊敬。
還有參加國際軍事體育比賽的部隊選手,克服重重困難,不怕受傷吃苦,多次獲得團體和個人冠軍。在1992年,他們又囊括了男女團體、男女個人全部四枚金牌,創造了輝煌的成績,震驚了國際軍事體壇。雖然他們很少被人們提起和被新聞記者注意,可他們為壯國威壯軍威做出了切實的貢獻。
保衛祖國的功勛英雄事跡精選篇5
維護中國主權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再也不受外國的欺負了,擁有了完全的主權。我們不依附任何國家,也不允許任何國家侵犯我們的主權。
1958年夏天,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到我國訪問,和毛澤東舉行會談。他提出了兩國建立聯合艦隊的建議,想讓蘇聯的軍艦到中國海面上行駛。大國主義思想很嚴重的赫魯曉夫想利用這個機會控制我國的國防、達到他們和美國爭奪霸權的目的。如果這樣做,中國的領海權就會受到損害。毛澤東一聽就火了,他厲聲質問赫魯曉夫:“你講清楚,什么是聯合艦隊?我們還有沒有主權了!”赫魯曉夫說:“這不是來商量嘛!”毛澤東說:“什么商量!你們是不是要把我們的沿海地區都拿去?”赫魯曉夫紅了臉,忙說:“你們不愿意就算了。但是讓我們在中國有個基地,軍艦來加油修理休息,總可以吧?”毛澤東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行!”
赫魯曉夫沒有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心懷不滿地走了。后來,蘇聯單方面撕毀了兩國的許多經濟科技協議,企圖給我國造成壓力,毛澤東又領導中國人民和它們的大國主義作了堅決斗爭,捍衛了我國的主權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