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優秀工作事跡
抗擊疫情,眾志成城,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英雄們出現了,這些英雄的先進事跡,值得我們贊賞。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疫情期間優秀工作事跡5篇,歡迎大家分享。
疫情期間優秀工作事跡精選篇1
一位村支書當起采購員。
“大家注意啦!今天我去縣城采購,上午9點前各戶把需要買的東西告訴我,我給大家代買。”2月13日一大早,武邑縣龍店鎮劉家墩村黨支部書記劉延磊在大喇叭上喊著。
疫情發生以來,該村全體黨員干部立即行動起來,自發成立了志愿者隊伍。他們在村口設立了檢查崗,對進村人員、車輛嚴格檢查、消毒。劉延磊還每天通過村里的大喇叭普及防疫知識。黨員干部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村民劉合印拿出了自家的帳篷,為24小時輪崗值守檢查口的志愿者擋風御寒;村民劉福全將自家的電線拉到了檢查站,免費為檢查站提供照明……
人員出不去,時間長了,生活所需的物資怎么保障?以前村民采買東西,都是到龍店鎮大集上去買,現在鎮上的集市停了,大家要買生活必需品就只能跑到10公里外的縣城才行。
關鍵時刻,劉延磊擔起了村民生活用品的采買任務,他讓村民把要買的蔬菜、雞蛋等生活必需品通過微信發到他的手機上。全村30多戶,這家要買茄子,那家要買蒜薹,幾十條信息發過來,他一一統計好,每隔三五天,便帶著村里的志愿者劉紅然、劉宏偉、劉夢德往縣城跑采購。
“上午9點多出發,一次大概要買將近12輛購物車的東西,下午1點多才能回村!”劉延磊說,因為采購的東西多,每次大家都顧不上吃午飯,“大家都不覺得苦累,因為我們是黨員干部!”
疫情防控工作先進事跡材料2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愿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余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區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系,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坝志栉镔Y,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區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茖W校畢業后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范防護措施……
疫情期間優秀工作事跡精選篇2
__,女,__歲,中專,中共黨員。2019年任章吉營鎮黎明村婦聯主席,負責鄉村振興、社保、醫保等多項工作。疫情期間,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主動扛起疫情防控工作重任,用實際行動守護群眾健康、踐行入黨初心。
信息排查員——一絲不茍,要把傳播風險降到最低
黎明村有223戶,戶籍人口574人,守護好這些人的安全,是__心中天大的事。
天大的事,點點滴滴,都必須做到一絲不茍。基礎信息核實時,她入戶走訪的足跡到過所有居民家,詳細了解他們具體情況,每家每戶他都了然于心。她將所有人員信息制作成黎明村疫情防控工作臺賬,逐一到戶到人,保證不落一人。疫情防控排查時,因要跟時間賽跑,爭分奪秒地排查重點地區人員的居住情況,充分利用微信、電話、上門等方式,逐門、逐戶開展人員排查登記工作,特別是對中高風險地區的返鄉群眾,為了能夠不錯過任何突發任務,她手機總是保持24小時待命,確保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真正做到底數清和情況明,隨時掌握動態、及時向上級反應有關情況,保障疫情信息上傳的準確、及時、有效。落實疫情管控時,有時候,一天要走上好幾遍,隔離人員是不是在家,缺不缺日常生活用品,有沒有清理生活垃圾,隔離戶里有的家庭有老人,缺不缺日常常備藥,她事無巨細用最溫情的情懷服務群眾,讓每個隔離的群眾雖然隔離在家,但干部和村民的心拉近了,基層黨員和群眾的心拉近了,基層疫情工作者和隔離群眾的心拉近了,她用行動詮釋了用心用情干疫情,疫情無情人有情。
政策宣傳員——苦口婆心,讓群眾的防控意識再強一些
防范大于管控,宣傳就是防控?!按骱每谡?,勤洗手,多通風,大伙一定注意防疫衛生?!薄耙欢ㄒ倬奂⑸俪鲩T”這是她每天對群眾說得最多的話語,重復的話語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堅持著,口袋裝著潤喉片以是常態。
她早上做好村里其他業務工作,白天入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核實每戶的信息、宣傳疫情政策、排查是否有返鄉人員、是否接種疫苗等等,晚上,作為母親她還要等安撫孩子休息后,整理人員信息,夙興夜寐是常態。有時候入戶工作就是到誰家就吃一口,有時候一天結束回家才吃上一口熱乎飯,平時,只要有工作任務第一時間回到工作崗位,奔赴防疫第一線。
她發揮村里年輕干部的特點,充分利用網絡,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以形式多樣、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網格進行宣傳,及時有效做好疫情宣傳,讓農村群眾科學的認識新型冠狀病毒,鼓舞群眾增強信心打贏疫情防控戰役,號召群眾待在家里不要外出,不要走親訪友,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一線戰斗員——將心比心,只因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疫情就是前線,防控就是擔當。新冠疫苗接種時,她作為村干部率先接種,給群眾做榜樣,面對老弱病殘的群眾,她自己開車主動接送群眾去醫院接種,對于不理解的群眾,她耐心講解,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再做工作,群眾深受感動說道:“姑娘,我信你,我接種。”每每遇見這樣的場景,她眼中淚光閃爍,這是群眾最珍貴的肯定,是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最珍貴的榮譽。全員核酸采集時,她化身為戰斗員,不僅開展日常的疫情防控工作,她還負責村核酸采集。為了方便村民全員核酸采集,每次采集任務,她都身穿防護服變身我們防疫大白,數小時在村部掃碼采集核酸,對于行動不便的群眾,她還要入戶采集,保障全村群眾不落一人。疫情值班值守時,脫下防護服她又馬上擔負起值班值守的任務,村里安排防疫值班,女同志可以不值晚班,但在封控期間人員不夠,為了不讓村里為難,她主動申請晚班值守,她說:“我雖然是女同志,但我更是女黨員,作為黨員我能干。”她的孩子才8歲,她也是別人的女兒、妻子和媽媽,但她毅然安頓好父母,家托付給丈夫,把孩子托人照顧,決然投身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的行動感動了村里其他女干部,大家都積極要求值班值守,為全村村民守護好防疫大門。
作為一名基層婦聯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不怕臟累、不怕辛苦,每天奔波在村里的家家戶戶;作為一名村干部,她服務在前、認真工作,真心真意服務每一名群眾;作為一名黨員,堅持初心,不忘使命,沖在抗疫最一線。她用行動踐行一名黨員、一個婦聯干部的責任使命,她用平凡的工作實跡,書寫著最不平凡的疫情故事,為全縣的疫情工作貢獻青春的力量。
疫情期間優秀工作事跡精選篇3
“現在統計上來的各個社區的口罩、手套、消毒液這些還有多少?平均每天的使用量都是多少?”和前幾日一樣,大王莊街道黨工委書記呂昀軒又在辦公室學習疫情防控知識到凌晨,短暫休息后一上班又馬上召集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成員一起盤點防疫物資的使用情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首先要保障好同志們的自身安全,防疫物資儲備充足,大家自然會少很多的顧慮,守護街域增添更多的底氣。其次,管理好我們的物資務必要精細化,保證物盡其用、出入明晰、精準管理?!睘楸WC一線“戰士”全副武裝,呂昀軒第一時間將籌集的防疫物資送到一線“戰士”手中,同時建立物資消耗臺賬制度,安排專人精確統計防疫物資的出入,清晰梳理、動態管理各類防疫物資的分布、種類和數量等基礎信息,統籌協調、科學調度、及時補充,確保物資充足。
林楓花園社區有一個樓門的居民需要緊急轉移至集中隔離點,接到區防疫指揮部緊急轉移指令后,他沉著應對,第一時間趕赴該社區,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精心細致地規劃部署轉送隔離人員相關工作,確保每一個環節責任到人、銜接緊密。最終在短短9個小時內,井然有序地完成了隔離居民勸說、酒店聯絡、人員統籌、車輛協調、樓門封堵、環境消殺等一系列工作,該樓門住戶全部安全轉移,有力地遏制住疫情。
疫情期間優秀工作事跡精選篇4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春天來了,在這個春天,出現了一個新型病毒“冠狀病”它給我們帶來了災難,把紅紅火火的新年弄的烏煙瘴氣。在這種危難關頭,大家攜起手來。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并向抗擊新型病毒。病毒消除時,舉國歡騰,春回大地時,英雄歸來。
因為這個新的入侵者“新型冠狀病”的到來,人們心情漸漸沉了下去,熱熱鬧鬧的大街變的冷清,人們都呆在家里,不敢出門,紛紛響應國家的號召。許多店鋪也關上了門,街上也偶爾有一個人路過。也只是行色匆匆。春天,一個踏青、戶外活動的好季節。如今,人們窩居家中,與大自然隔離,充滿恐懼與擔心。
面對這些,有許多人退縮了,可有一些人仍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沖在第一線,他們不是戰士,卻有著比戰士更強大的心理。他們是病床前的戰士,他們就是白衣天使,我們的醫生。他們害怕過嗎?當然,他們看到病危的同胞,他們沒有因害怕而拒絕醫治病人,他們伸出援手,把病毒包圍中的武漢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不停工作,為了病人康復他們選擇犧牲自己的休息時節,臉上口罩的印痕、厚重的防護服,使他們每天飽受身心的考驗,那么多的病人在他們的幫助下慢慢康復。
正當第一線戰役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時,我們祖國各界的愛心人士捐款捐物,成為前方勇士們堅強的后盾,為他們撐起一片片藍天,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孤軍奮戰,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手拉手,肩并肩,一定能戰勝役情。
現在,役情已被控制,抗擊戰役及將勝利,祝我們的英雄早日歸來,祝我們的國家更加美好。
花開時節是歸期。
疫情期間優秀工作事跡精選篇5
“請全所民警、輔警學習潘興民通知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光榮事跡?!?月2日傍晚,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桐廬縣看守所教導員黃鵬在內部工作群里組織大家學習潘興民的事跡,號召大家向他學習,以更昂揚的斗志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確保監管場所絕對安全平穩。
原來,潘興民向老家鄒城市石墻鎮黨組織上交1000元特殊黨費,自告奮勇報名當黨員志愿者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的事跡被山東電視臺等媒體進行了報道。
今年1月19日,所里專門安排,讓潘興民提前回山東老家多休息幾天。沒想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臨,潘興民所在的鎮村也積極響應號召,開展了疫情防控工作。得知情況后,潘興民一刻也沒閑著,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鎮村的黨員志愿者,穿起來紅色的志愿者服裝,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線,每天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對村民和外來人員的體溫測量、車輛檢查。特別是對不理解的村民進行耐心的解釋和勸導。據潘興民介紹,一開始村民們覺得疫情離的很遠,
正值春節走親戚的`時候,大家都不理解,所以碰到最多的就是不耐煩、不配合。但經過他們的解釋、勸導后,村里人都開始積極配合工作。幾天下來,潘興民共配合檢查人員上千人,勸導村民50余人。
除了爭當黨員志愿者,潘興民還在1月28日(正月初四)的一早,趕到石墻鎮人民政府,向黨組織上交了1000元的特殊黨費,為抗擊疫情作貢獻。1月30日,因工作需要,潘興民在山東老家把妻子安頓好后,自己匆匆趕回了桐廬縣看守所,但是他并沒有把在老家的這段經歷告訴所里的同事。直到媒體報道后,大家才知道,所以就有了開頭全所向潘興民學習的這一幕。
“其實,我并不打算告訴所里,國難當頭,這點事不值得說道。不管在哪里,只要能為抗擊疫情做貢獻就行,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當問起他為什么要“隱瞞”時,潘興民如是說。
的確,今年已經有34年黨齡的潘興民非常具有正義感和公益心,自從部隊隊伍后一直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曾經在當保安期間為保護企業安全勇斗小偷光榮負傷。現在參加公安輔警工作,充分發揚“退伍不褪色”的優良穿透,在監管工作中勤懇敬業、盡顯擔當。雖然工資收入不高,但他每年都會去敬老院做義工、獻愛心,每年堅持義務獻血。2019年,他因為累計獻血超過4000毫升,還被評為全省的“義務獻血奉獻獎”,也曾被評為杭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杭州市勞動模范、首屆“感動桐廬”道德模范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