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抗疫先進事跡簡介
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關于護士抗疫先進事跡你了解多少?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護士抗疫先進事跡簡介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護士抗疫先進事跡簡介精選篇1
張__,女,中共黨員,副主任護師。2003年11月參加工作,先后赴合肥、北京等醫院進修學習。曾擔任阜陽市中醫醫院心臟外科、ICU、心腦血管科護士長,現任阜陽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一科護士長。2017年,她的《中藥藥枕在高血壓失眠患者中的應用》獲得院內三新項目;2018、2021年度被醫院評為“先進個人”及“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20年度發表論文《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結合中醫護理對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2021年榮獲第二季國際標準執行競技賽阜陽預選賽獲得三等獎;2021年度榮獲阜陽市第一屆“潁淮護理之星”光榮稱號。
作為一名黨員,張X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領會黨的___精神,時刻牢記自己的工作使命,把“患者的滿意度”做為衡量護理質量的金指標,堅持以飽滿的工作熱情,以精湛的技術服務病人。2017年所在科室率先在全院開展家訪活動,利用休息時間,對出院患者進行實地家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情況,及時提供護理服務,此項活動有效拉近了醫患關系,深受患者滿意,延續此項活動至今。不做表面文章,把工作做扎實、做到位,這是張X工作的信守。從事臨床護理及管理工作近20年,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努力帶領科室團隊勇于創新、發展、學習新業務、新知識、新技能,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將扎實的理論基礎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更好的服務于每一位患者。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在做好科室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隨時做好支援待命準備。2022年疫情復燃,主動請纓赴潁東、潁上等地參加疫情防控;科室內,嚴格執行醫院的“十項準則”以及“八項便民服務”,切實將收治患者與疫情防控落到實處。
張__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刻苦鉆研,扎實工作,無私奉獻。以奉獻為宗旨,用勤勉敬業、熱情和愛心,打造屬于自己的無悔人生。
護士抗疫先進事跡簡介精選篇2
2020年2月1日下午,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走進一名自稱退役軍人的年輕人,向醫護人員捐贈醫用口罩1500個。醫院工作人員反復詢問捐贈人姓名未果后,出具了這樣一份感謝信:“親愛的退役軍人: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戰斗中,您向我院捐贈醫用口罩1500個。我院將嚴格管理捐贈物資,確保每一份愛心捐贈物資都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我們為您在特殊時期對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誠摯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一個偶然的機會,蘭州戰役紀念館的同事們不經意發現了這份感謝信,知道了在自己的身邊有這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抗擊新冠疫情關鍵時刻默默捐贈醫用口罩的同事,他就是齊樂。
齊樂同志2014年部隊退役后應聘到蘭州戰役紀念館擔任講解員。工作以來,他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名退伍軍人,始終保持退伍軍人困難面前不退縮、沖在前的精神,在抗擊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心中有責,主動作為。
“一念起,天涯咫尺”。2020年1月24日,齊樂同志已經準備與家人利用春節假期,前往印尼巴厘島旅游度假。當天晚上,當他在臨出發時得知新冠疫情惡化的消息,心就懸了起來,轉機時看到機場軍隊醫護人員整裝出發的場面,他意識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1月25日是農歷大年初一,全國人民都處在新冠疫情帶來的慌亂中,疫情蔓延、武漢封城、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醫護人員馳援、醫護用具缺乏等讓人揪心的信息不斷傳來,人們的心越來越緊張。
此時,身在國外的齊樂從網上看到了醫護人員防護用具不足,影響抗擊疫情工作的消息后,他的腦海里浮現出醫護人員緊張忙碌搶救感染患者的身影,浮現出親人、朋友、同事購買不到醫用口罩焦急的神情,想到所在單位沒有應急用的防護口罩影響工作的現實,心想能為抗擊疫情做點什么。
身在異國他鄉的齊樂已經無心享受與家人一起度假的歡樂,時刻想著為家鄉的抗擊疫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想著千方百計能多籌集一些口罩。接下來的幾天,他幾經周折,在當地多家藥店購得醫用防護口罩5000個。為將這些口罩隨機運回國內,他放棄最初確定的購物計劃,盡量減輕攜帶的行李。
1月31日晚上,齊樂和其他同胞踏上回國的旅程,當得知隨行的旅行社有需要運回國內的醫療物資時,他沖在最前面積極協助旅行社在機場搬運同機回國的醫療物資,以志愿者身份在中川機場幫忙搬運大量的防疫物資。
回國后,想到抗擊疫情一線醫護物資緊缺,齊樂顧不上休息,立即驅車趕往省市____定點收治醫院,將價值1000余元1500個醫用口罩,以一名退役軍人的名義捐贈給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齊樂始終牽掛著單位的.防疫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將500個醫用口罩及時運到單位,第一時間查看單位還缺少那些疫情防控器材設施,當看到單位消毒防護器材缺乏,他默默的開上自己的私家車四處打聽尋找,墊資購買440斤消毒液和噴霧器等洗消器械,為單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充足保障。他主動擔負起每天為單位辦公場所進行“全覆蓋”消毒的任務,從2月3日起,每天提前上班對單位辦公場所徹底進行消毒,努力為同事提供安全衛生的辦公環境。
“涓涓如流,匯聚成海”。抗擊新冠疫情需要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同抗擊,需要每一個平凡的人在危難面前不畏艱險、積極行動、默默付出。“我在部隊參加過生化洗消和防護訓練,這種時候我就應當發揮作用”,齊樂這樣想更是這樣做,在他的車里,消毒液、洗消服、噴霧器成了必備車載裝備,不管是在單位還是社區,他都能夠隨時進行消毒防疫工作。
齊樂看到社區抗擊疫情一線消毒液緊缺,他就多方聯系購買消毒液,為城關區火車站街道紅山二村社區捐贈100斤消毒液;當看到社區一線防疫工作人員緊張辛苦,就主動聯系社區,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社區疫情防范工作,自2月3日以來,齊樂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險、連續作戰,每天下班后協助社區開展噴灑消毒液、人員車輛登記勸返等疫情防范工作,在疫情防控戰場上始終義無反顧,默默奉獻,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
“不忘初心、奉獻有我。”齊樂同志在抗擊新冠疫情戰場上的突出表現,是他長期以來始終保持和發揚的軍人本色、弘揚志愿者精神在特殊困難面前的又一次閃光。服役期間,他苦練專業技能,是部隊訓練尖子和骨干,2019年已經退役5年的他接到部隊征召復訓命令后,克服家庭困難,按時歸隊受訓,因訓練成績突出受到部隊好評,完美詮釋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
作為一名紀念館的紅色講解員,他對本職工作充滿熱情,對講解工作精益求精,積極參加業務培訓,利用業余時間閱讀大量戰史書,充實知識儲備;他悉心揣摩講解技巧,努力為觀眾提供更好講解服務和參觀體驗,多次受到參觀群眾留言表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后,為向社會提供服務,蘭州戰役紀念館開展線上觀“戰”,線下抗“疫”,齊樂同志積極協助整理匯總蘭州戰役線上展館資料,發揮計算機技術特長,蘭州戰役紀念館網上數字化展廳進入全國全國網上展廳。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的同時,他愛護守護紀念館這個“大家庭”,苦活累活搶著干、干在先;看到紀念館屋頂的紅旗被風吹歪了,他會第一時間爬上屋頂扶正更換;紀念館內電器出現故障,他拿起工具二話不說認真修理;每逢外出巡展,裝卸展板、展架他總是干在先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務活動,他第一個報名參加,充分體現了愛崗敬業的高尚情操,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委蘭州戰役紀念館“志愿者之星”。
正是因為他長期以來始終保持的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作風,養成的困難面前不低頭、迎難而上習慣,使得齊樂同志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重要關頭,展現出胸懷大局、甘愿付出,心系人民、默默奉獻的精神。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齊樂仍然在努力前行,以一個平凡人力所能及的努力,為戰勝疫情做著應有的貢獻。
護士抗疫先進事跡簡介精選篇3
王婧,中共黨員,遷安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早教、水療專科負責人,她積極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率先垂范,扎實工作。“非常時期,我作為一名黨員,沖鋒在前,防控疫情,誓與大家同心協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是她在疫情發生第一時間說過的話,也在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王婧腿部傷痛未痊愈就重返崗位,充分發揮著黨員“排頭兵”的作用。返崗第一天,聽說預檢分診值班同事的小寶寶生病需要照顧,王婧主動請纓接替預檢分診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始終沖鋒在前,對每個來院人員認真做好登記,量體溫,辦理就診卡,為患者取血、取藥等等工作。原本身體就不太好,擔心自己出現低血糖的癥狀,口袋里面一直準備幾顆糖,以便及時補充能量,避免影響工作。
3月6日晚,當王婧抱著不滿3周的女兒將要進入夢鄉的時候,一陣電話鈴聲把她驚醒,預感有緊急任務了,瞬間清醒,接到領導通知:“到傳染病醫院支援,你能不能去!”“沒問題,領導,我可以!”一句簡單的話,彰顯了“戰疫”的決心!隨即馬上起身打電話和同事調整交接班的工作,把兩個孩子交給老公。簡單收拾行囊,準備出發。
進入傳染病醫院后,除了正常的護理工作外,王婧還主動承擔了病區的消殺工作,同時兼顧為病人送物、送飯。主動為護士長分擔重擔,成為護士長的得力助手。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次給病人發放口罩時監督他們正確佩戴,科學處理廢棄口罩。每次送飯時監督他們洗手、消毒。王婧有著豐富的兒童早期發展教育和心理疏導教育方面的經驗,承擔起隔離小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顧,從專業出發,為他們幼小的心靈植入陽光的雨露,使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
穿戴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很多時候都是一連幾小時不吃不喝,奔波在病房中,衣服濕了被體溫焐干、干了又濕,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流……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平日里最愛裝扮的人也毫無美麗可言,勒紅的耳朵、額頭,臉頰上深深的凹痕、干裂的嘴唇……說不累是假的,但大家發誓,一定要讓自信而堅定的眼神,化成病區里最靚麗的風景。
在這里,工作雖然忙碌勞累,但心里充滿溫暖。因為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院領導和同事們的關懷愛護。后勤保障組的同事們每天為大家提供豐富的營養餐,各種水果、牛奶、雞蛋等營養品人人有份,電熱水器、洗發水、香皂、毛巾、紙巾等生活用品樣樣齊全。領導和同事們用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讓醫護人員衣食無憂,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大家表示無以為報,一定會百倍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領導的殷切期望。
不知不覺王婧已在這里度過了半個多月的時光,她說,雖然疫情防控形勢漸漸穩定了,患者也在逐漸減少,但我們絕不會放松警惕,越到最后越要堅守陣地,站好最后一班崗。
王婧只是一名普通的護士,只是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中平凡的一員,更只是全國400萬護理同胞中渺小的一份子。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她有一顆堅定的心,她和所有護理同仁挺身而出沒有退縮,奉獻出自己微小但全部的力量,為戰勝疫情盡最大努力,共同迎接春天!
護士抗疫先進事跡簡介精選篇4
每個時代,有勇立潮頭、敢于中流擊水的先鋒,也有甘于平淡、堅守崗位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她們沒有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卻扎根于自己的工作崗位默默奉獻,她們沒有孤芳自賞的清高,卻腳踏實地,履行著作為一名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
孫X,中共黨員、護理部副主任,第二屆阜陽市“潁淮護理之星”;于2005年3月進入阜陽中醫醫院工作,她先后在心胸外科、ICU、心血管內科、血液凈化中心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在工作中她嚴謹求實,兢兢業業,先后獲得“市直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發表論文2篇,著作一部。
2015年,她被醫院推薦參加了全國首屆中醫護理骨干培訓學習,并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結業證書。游學歸來,她將所學中藥竹罐、耳穴埋籽、腕踝針等多項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在院內進行分享傳授,不僅推動了醫院中醫特色護理技術的發展,也為醫院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18年,她擔任護理部副主任,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服務理念、以“患者滿意、科室滿意、單位滿意、社會滿意”為目標,不斷推行分層級管理考核,深化優質服務活動,推廣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深入病區督導工作,盡心盡責,領先垂范;在護理教學工作中,她時常與實習同學溝通交流,通過批閱實習同學和帶教老師筆記,查找臨床帶教中存在的不足,不斷的改進護理教學質量,大大的提高了醫院護理教學水平。
新冠疫情以來,在各個病區角落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現在哪里。在督查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她又籌備書寫了《疫情陰影下的中醫調護系列》等多篇宣傳稿件,擬訂了阜陽市中醫醫院《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住院患者告知書》等疫情防控文件,她用身影織密了一張防護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初心和使命、中共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2022年,疫情當下,她白衣執甲、向險而行,根據醫院安排部署,抗疫、工作兩不誤,帶領護理隊伍多次馳援潁上、潁東;舍小家為大家,奮戰疫情一線,踐行了護理工作者“用生命守護生命”的奉獻精神。
不論是在抗擊“新冠”的戰場上,還是在平凡的護理工作崗位上,身為黨員的她,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扎實肯干的工作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護士抗疫先進事跡簡介精選篇5
工作十多年來,她一直兢兢業業,秉承“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誠心對待每一位患者,以嚴謹的工作作風、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同事的尊敬和領導的肯定。曾先后多次獲得醫院先進個人、醫院先進工作者;系統先進工作者、衛健系統抗擊____疫情先進個人、桐鄉市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桐鄉市預防醫學會先進工作者等殊榮。
門診辦公室日常工作多而雜,既是一個對外的窗口,也是一個對內負責具體工作的科室。從導醫分診,叫號系統的啟用,日常自助機的引導,門診科室的布局調整,每一項日常工作她都積極參與,親力親為。有一次,門診上一位爸爸帶著女兒來就診,爸爸正顧著掏手機準備掛號,細心的她馬上發現了小女孩的不對勁。她沖上去一把扶住了搖搖欲墜的孩子,一詢問發現孩子吃了螃蟹,可能是急性蕁麻疹引起了過敏性休克。立即緊急呼叫同事準備輪椅,前往搶救室。等女孩情況穩定,蘇醒過來,滿頭是汗的爸爸連聲說著“謝謝”。那一刻,她真切的感受到了護理工作中那一份“被需要的幸福”。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疫情防控和院感工作也成為了重中之重。疫情伊始,她聞令而動,當好疫情防控“守門員”。她時常放棄周末和中午休息,堅守在醫院疫情防控第一線,克服了人員少、條件差、責任大幾重壓力,帶領團隊人員測溫,查驗健康碼和行程卡,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及登記,嚴守“三道門”,全力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各項防控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全院人員的安全。在面對一些對防控工作不重視、不理解的患者時,她也耐心解釋,撫平患者情緒。
作為院感負責人,她多次組織開展多層次人員的院感知識學習,培訓和指導科室工作人員正確穿脫防護用品,并多次作為核酸采樣小組組長積極參與核酸采樣工作。
冰心說過,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顯悲涼。作為一名護士,患者對她的肯定,激勵著她不斷前進,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