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抗疫事跡500字左右
在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了吧;那么你知道哪些護士抗疫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護士抗疫事跡500字左右(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士抗疫事跡500字左右【篇1】
10月,防疫進入攻堅階段,醫院急需醫療隊進駐方艙醫院,張媛媛雖已在院內奮戰多日,卻依然毫不猶豫地說:“我是黨員,我先上!”
晚上,醫生樓偉暫時放下病房的工作,將主要精力集中在了醫患溝通的微信群里。作為聯絡員之一的他,準備按時發布居家健康提示。突然,一則求救信息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扒缶?,高壓160,低壓100,現在頭暈目眩,急!”
坐在椅子上的樓偉直起身來,快速回復,“頭高位30°,安靜避光平躺,口服短效降壓藥、抗眩暈藥物。”此時,急得團團轉的病人家屬按照樓偉的提示,迅速反應。半小時后患者癥狀完全緩解,血壓也恢復正常。
25歲的護士楊葉也在醫患溝通的微信群里,負責患者慢性病復診、開藥管理工作,疫情期間患者需要復診、慢性病要購買藥物的,楊葉總會根據居民的需求第一時間提供幫助。
“能幫的我一定會幫。”楊葉說。為方便慢病患者取藥,他有序收取居民的慢病卡,錯時錯峰協調慢病患者前往醫院門診取藥。
夜幕低垂,護士閆格格開始了她的夜班工作。穿上二級防護服,做完消殺工作后,她就去給患者測血壓、測血糖、送中藥、訂餐、打開水。今年21歲的她剛參加工作半年,平時沉默寡言,工作起來卻充滿激情。
疫情期間,她主動要求留院值守。每次有同事因懷孕或者身體不適不能上夜班時,她總是說:”我最結實,我來!”平均每三天就值一個夜班,閆格格從不叫苦不叫累,就在護士站里,和漫漫長夜里的一束燈光一起,默默守護著病人。
一天夜里,護士站內搶救室的呼叫鈴響了,一名患者突發癲癇,口吐白沫、四肢抽搐。閆格格跑進搶救室,按指令給患者吸氧,開放靜脈通道、注射鎮靜劑、測血壓、測血糖,吸痰,冰帽物理降溫……一系列操作,她嫻熟規范地完成,與值班醫生配合默契,最終患者轉危為安。
曾有同事問她:“你怕不怕?”她憨笑著回答:“也怕,但這是我的工作,必須做好。有防護措施,和你們在一起,我就不怕了。”
護士抗疫事跡500字左右【篇2】
單__,現就職于洮南市人民醫院,是一名有著14年工作經驗的婦產科護士。3月吉林省出現了新冠疫情,長春市情況不容樂觀,身為吉林省的醫務人員對這次抗疫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她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和局黨組的號召,參加援長醫療隊,與同事們奮戰在戰“疫”一線。
出征第一天。午飯時,單__接到支援長春的緊急通知,便以最快的速度的收拾好行李和同事一起到白城市集合出發。經過漫長的車程,她們于24日凌晨三點鐘到達了長春。安頓好后通過五個小時的調整休息,在24日下午開始進行入倉前的崗前培訓,穿脫防護服、基本操作以及考核。單__一直在婦產科工作,思維縝密,行動敏捷,對操作任務十分熟練,所以被分到了感控組。單__深知自己職責和使命,便暗自下決心一定做得精細準確,保證大家的安全?! 〕稣鞯谖逄臁蝊_說:“方艙醫院之前只在新聞報道上見過,感覺離我的生活很遠,但當我站在方艙門口的一瞬間,那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防疫人員每天穿防護服七八個小時,結束工作恨不得馬上脫下防護服,督促監督每一步脫得到位是對他們最大的保護。記憶猶新的是兩位年輕的小護士被我們啰嗦半天后,竟非常感動的對我們一再表示感謝,回到酒店還加我們微信給我們道謝,讓我憑添了很多價值感”。 出征第二十天。今天是她來到長春的第二十天,夜里工作時驚雷響徹云霄,下起了2022年的第一場春雨。從剛來時的大雪飄飄到現在的春雨潤萬物,她同方艙醫院的患者們經歷了很多,大家都說“春雷一響,黃金萬兩,疫情就快被我們打敗了”。但是她對工作并不掉以輕心,時刻謹記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早日抗疫,成功讓更多的患者回歸家庭,讓社會早日恢復正常的運轉?! ∞D眼已經到了出征的第二十七天,隨著社會面的清零,新增病例的減少,她們服務的興隆山方艙醫院也馬上進入關艙階段,單__非常開心與自豪。在這次疫情中,她感受到了黨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也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和提高,讓她變的更加的細心和耐心。吉林終有吉臨時,長春定復往常春,愿早日抵達抗疫成功的彼岸。
護士抗疫事跡500字左右【篇3】
這個春天不敢提筆,不敢把漢字一行行整齊的碼在稿紙上,每一個黑色漢字都像躺在雪白裹尸布上的一條條生命,寫著寫著淚就流下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那場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
疫情讓我們感受苦難,體會到人生百態,讓我們更加真實的感受到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但是我們是幸運的,因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護。
一名醫護人員抱住即將前往武漢的隊員哭著“放狠話”:“那么多年輕的姑娘,我把她們交給你們了!你們不帶回來的話,我一定不饒你們?!泵利惖呐⑼嗜セㄒ?,抹去稚氣,剪下青絲,換上白衣走上戰場。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56歲,身患漸凍癥,妻子感染隔離,卻瞞著全院醫護人員,帶領他們夜以繼日戰斗在抗疫的最前線。73歲的李蘭娟院士出征武漢,在疫情尚不明確的情況下提出武漢封城,有效防止疫情大規模蔓延,在武漢她親自診斷病人,每天只睡三小時,只為爭分奪秒搶救病患,這位73歲的高齡老人在最危險的時候擋在了14億國人面前,84歲的鐘老于新冠疫情水火之中,又要遠赴歐洲,去指導各國如何防疫,他說這不是中國的病,是世界的病。他們不知危險,不懼死亡,只知國難當頭,只知責任和義務,越是關鍵時刻,越能鑒別出初心的成色,使命的擔當,誓言的分量,越能篩選出最美的“逆行者”。
長屋王在《繡袈裟衣緣》說過:“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背σ归g,多家口罩廠夜以繼回地趕工,堅守生產第一線,海外華人為國募捐,全國上下封城封村足不出戶。不僅如此,日本在疫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表示全力支援中國,日本民間與政府大力輸送物質,俄羅斯捐了23噸的醫療貨物,科摩羅為華捐贈100歐元,那是全世界最窮的國家啊......這些應證了一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滲入泥土,便會消失不見,可匯聚成河卻是川流不息。如同我們在許多的困難面前,一個人總是顯著單薄而無法作為,可當我們團結起來,卻可以創造無數的奇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靜待春暖花開。
護士抗疫事跡500字左右【篇4】
只要脊梁不彎,就沒有扛不起的山。
——題記
春節,本應是家家戶戶團聚在一起的快樂日子。可是今年的春節,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風暴”弄得人心惶惶,人們都躲在家里,生怕自己被病毒傳染??谡炙坪跻渤闪私衲険屖值哪曦洝?/p>
2003年,非典肆虐,67歲的他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里來?!?/p>
2022年,武漢出事,84歲的他說:“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笨伤麉s食言了,1月18日傍晚,他匆匆擠上一列動車,目的地正是武漢!
他是誰?他,就是鐘南山院士。鐘南山院士在其他人人心惶惶、倉惶逃離的時候,逆流而上,挺身而出。連日來,從廣州到武漢再到北京,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發布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最新情況,84歲的鐘南山院士把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滿滿的、井井有條。
也有不少的人和鐘南山院士一樣,首當其沖,徹夜奮戰。他們就是醫務工作者,奔赴災區,只為替患者博得一線生機。醫務工作者面對疫情義無反顧地投入戰斗,這就是我國醫務工作者的真實寫照。他們放棄休假、放棄與家人的團聚,勸別人遠離疫區,自己卻毅然成為“逆行者”前往救援。面對如火蔓延似的疫情,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使命感占據了他們全部身心。
他們就是警察,整天奔波勞碌,只為讓人們安心,給戰士鼓勁。從清晨到日暮,從巡查到入戶,在每一條艱難難行的道路上,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在每一個害怕無助的時刻里,都有他們堅守的身影……他們不是不怕,而是他們不能后退,只因為他們身后就是人民群眾。
他們就是工人,舍棄團聚,晝夜不息,只為讓患者有處可醫……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是千千萬萬的奉獻者,是民族的脊梁,是國家的棟梁,更是時代的楷模,人民的榜樣!
我們不得不感謝那些沖在抗擊病毒一線的默默奉獻、舍己為人的逆行者們,是你們,讓我們看到光明與希望;是你們,拯救了整個民族,整個國家。你們的事跡與品質,都讓我們肅然起敬。感謝你們!最美的逆行者們。
相信在這些逆行者們的貢獻與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可以早日戰勝疫情!
護士抗疫事跡500字左右【篇5】
李__是濰城區人民醫院一名護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千千萬萬奮戰在這次戰“疫”中的一員。丈夫是西關街道衛健辦的工作人員。目前,夫妻都戰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3月11日凌晨,面對突如其來的抗擊疫情任務,李__跟丈夫說,緊要關頭我們有責任去擔當。李__兩個孩子一個讀二年級,一個上幼兒園小班。為了能夠全身心投入,將兩個孩子交給公公婆婆,李__毅然穿上了防護隔離服,加入到抗疫一線行列。至今已在醫院吃住二十多天。丈夫翟斌為了一方群眾的安危,也日夜戰斗在抗疫一線。李__說:“我是一名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盡心盡職是我的職責。惟希望疫情盡早結束,大家都團聚、安居、樂業?!?/p>
李__為核酸采集組成員,她和幾位姐妹主要負責來往于管控區、封控區進行核酸采集檢測。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他們不畏寒冷,不懼危險,不顧勞累,騎著電動三輪車飛馳街巷、奔波小區。魯發名城、北門大街、北三里等小區……常有她忙碌的身影。有時需要到無癥狀感染者隔離家中采集,她從未猶豫,總是爭先恐后。有時候半夜有緊急任務到戶里采核酸、轉運確診病號,她總是積極主動。有一次,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爬了好幾戶六樓、四樓,憋得喘不動氣,從最后一戶下來,來到小區廣場,實在走不動了,就半躺在臺階上歇了歇起身再走。齊心協力,共迎春暖花開?! 靶量鄤诶畚kU,我也想過放棄,但想到護士長李豐華去了最危險的頤園小區,就覺得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新冠終將被戰勝?!崩頮_于是說。在包括護士長在內的許多戰斗在一線上可歌可泣事跡的感染下,他們姐幾個每天充滿了干勁和力量。17日晚9點,在北三里某小區,開超市的居民看到身穿白色防護隔離服李__她們,執意免費送她們牛奶喝。“那時候就感覺,一切辛苦都值了。我們這樣萬眾一心,新冠肆虐,人類定能戰勝它!”
護士抗疫事跡500字左右【篇6】
我叫陶__,今年50歲了,是一名擁有11年黨齡的老黨員和擁有8年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經驗的護理“老人”,現任醫院眼科護士長。2008年至2016年,我擔任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期間經歷了手足口病、甲流、H7N9、H5N2等傳染病的防治和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工作。新冠疫情爆發,當我得知醫院要成立發熱門診團隊,南院區需要重新改造和布置病區時,我發自內心覺得我必須要去,因為整個病區環境我最熟悉,流程規劃和人員培訓我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
大年初一,院領導將我派至南院區發熱門診指導工作。我發現這次的情況相比以前其他傳染疾病,其傳播速度之快、重癥患者之多、警戒程度之高真的是前所未有,我預感我們將會打一場硬仗??晌以僖幌?,不管病毒多么兇險,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做好充分防護,嚴格履行工作制度,科學救治患者,必能取得抗擊新冠疫情的勝利。
我開始和各位機動護士在一起工作。期間,我見證了各位機動護士臨危受命,知難而上的勇氣,看到她們為阻擊疫情,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付出,她們舍小家為大家,勇敢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前沿陣地,今天,我來講一講她們的故事。
臨危受命,奔赴救治一線
新冠疫情來的讓人措手不及,抗擊疫情的過程也是我院發熱門診、留觀病房不斷改建、完善的過程。發熱門診開診之初,病房環境設施簡陋,醫療資源缺乏,各位護士臨危受命,奔赴一線。雖然她們缺乏感染病房工作及管理經驗,然而卻沒有絲毫畏懼,大家匆匆準備了簡單的日常生活用品,立即入住南院區,投入到緊張的抗疫戰斗中。
不熟悉病區布局,她們就通過自畫病區示意圖,了解發熱門診、留觀病房的布局、病區功能;不熟悉工作內容,她們就快速學習,熟練記憶各部門聯絡電話,及時請教、請示、匯報相關內容;不熟悉防護原則、不同級別防護用品穿戴要求及穿脫流程,她們就邊學邊用,工作之余不斷學習演練,拿不準的地方會一直討論直到明白為止。
克服困難,堅守陣地
機動護士們都高度自律,她們嚴格落實消毒隔離措施及工作流程,杜絕交叉感染;她們緊跟疫情防控需要,熟悉各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新型冠狀病毒疑似患者接觸后應急預案、確診患者消毒隔離方法、呼吸道標本采集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項;她們克服各種困難,邊學邊干邊改進,幾個班轉下來很快便進入狀態,樣樣干的得心應手。
工作說起來容易干起來也難,隨著抗疫實戰的深入,她們無論從體能還是心理上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身笨重的防護裝備,讓大家如同太空人,行動遲緩,影響工作。接二連三的咽拭子、鼻拭子等高傳染風險的操作讓她們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有時由于工作場所條件所限,幾個小時下來她們全都是站在風口處,凍得兩腳直發麻。對于高個子的患者她們還需要踮著腳尖,小心翼翼地采取患者的咽部、鼻部的上皮細胞,確保標本采集有效。高度的緊張讓她們忘卻了疲憊與不適,等脫下防護服時,才發現鼻梁處已被護目鏡、面罩壓出了壓瘡。
積極向上,爭做工作中的模范
“護士長,今天我沒事,我可以上班”。隨著觀察留觀患者的增多,留觀病房的護理工作量也大了起來,經常需要臨時加派夜班和白班人員。只要護士長在群里一聲吆喝,“今天要增加一個夜班……”,大家就會在群里爭先恐后地喊著“我上”“我上”……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她們吃住在醫院,只要工作有需要馬上進入戰斗狀態。張冰護士長擔心她們累倒了,再三勸她們休息,可她們總是半玩笑半認真地說,“放心吧,我們可比病毒頑強多了”。是的,她們不但頑強,而且可愛至極!她們也有家,也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兒女,幾多牽掛,幾多無奈,可既然選擇了堅守,就是把責任扛在了雙肩。
留觀病房實施單間隔離。為有效預防交叉感染,病室里沒有專職的保潔人員,是她們擔起了每日的清潔消毒工作。從病室到衛生間,每個犄角旮旯都要做好??蓜e小看這份工作,做起來可別有花樣,一室一桶一拖把一抹布,一用一消毒一清洗,光擦不行,還要實施噴霧消毒。一日兩次、三次執行還不行,還得根據污染情況隨時消毒。這是日常消毒規則,遇上確診患者實施終末消毒時,那更含糊不得,病室得經過過氧乙酸熏蒸、3000毫克/升的有效氯室內噴灑,每病室噴灑不少于2000ml,污染床單位臭氧消毒,紫外線照射后方可把污染被服作為醫療垃圾處理。完成這些工作量,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正月十五那天兩名護士一次完成了3個病室的終末處理,耗時近5個小時,等她們脫下防護裝備時,兩個人滿臉通紅,從頭到腳全是汗水,連襪子都濕透了。事后護士長問她們累不累,遲靜笑著說“很充實的一下午,就是感覺憋氣,嗓子干痛”。清潔消毒工作盡管如此艱難,可她們依然每日堅定地執行下去。
請記住她們的名字
疫情還在繼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機動護士們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盡己所能,默默的堅守在阻擊疫情的前沿陣地。她們不叫苦,不喊累,勇敢的與病毒抗爭;她們不委屈,不表白,為的是早日戰勝病毒,還大家自由呼吸,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她們雖沒有錚錚誓言,卻有著無比堅定的信念!雖然病毒讓人恐懼,卻因為有她們的抗擊變得不再可怕,她們是無畏的白衣天使,也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護士長張冰曾對我說:“有您這么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大姐,我心里特別踏實?!倍蚁胝f,和她們在工作一起,我的心里也感到無比踏實。
機動護士并非鋼鐵之軀,也并非百毒不侵,她們也是肉體凡胎的平常人,她們中最年長的48歲,最小的只有24歲。今天就讓我們來記住她們的名字:剛斷奶不久的媽媽沈彥秀,愛人剛剛做完手術的王丹丹,丈夫身處外地的宋曉明,熱情洋溢的祝海燕,二寶媽媽張生麗、祝立霞,軍嫂王婷婷,雙醫家庭李紅霞,機警敏銳的遲靜,涉世尚淺的趙佳、于曉彤、曲燕,干練沉穩的孫翠華、王紅梅、呂春燕、潘丹、趙海燕,還有患有嚴重頸椎疾病的孔凡紅老師。
她們,其實離我們很近;她們,無愧于“白衣天使”的稱號;她們,就是我們身邊那群最美麗的“逆行者”!
護士抗疫事跡500字左右【篇7】
李__,__市米脂縣醫院婦產科主管護師,一名樸實無華在臨床一線工作了19年的普通護士。在十幾年的護理生涯中,她堅持以病人為中心,視病人為親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做病人之所需,兢兢業業地做好每項工作,孜孜不倦地為病人服務。她用熱情和行動,踐行著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的南丁格爾精神,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無私奉獻贏得了病人、家屬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選擇護士終不悔,哪里需要到哪里。
人們都說:“白衣天使是人類健康的守護神,是不幸者的天使,能將痛苦化為歡樂,能為患者帶來幸福?!笔堑模齻兊拇_無愧于白衣天使的神圣稱呼,因為正是天使們用本身的勤勞和智慧為疾病患者帶來福音,將他們的痛苦化為安康,人間才有了更多的溫情和歡樂!
李__從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個美麗的白衣天使,上大學時自然就選擇了她熱愛的護理專業。2009年從西安培華學院護理專業畢業后,2021年又通過專升本從延安大學醫學院取得護理專業本科學歷,并取得學士學位證書。工作以來,她刻苦鉆研業務技術,虛心向前輩請教,不幾年就成了米脂縣醫院婦產科業務技術骨干。
她工作積極,任勞任怨,只要醫院哪里有需要,她就會義無反顧;只要科室哪里有需要,她就會責無旁貸;只要病人哪里有需要,她就會竭盡全力。她視患者利益高于一切,將“細心、耐心、誠心、愛心”服務落到實處。
2018年婦產科有多名護士同時休產假,還有一名護士調離,人手非常緊張,雖然她也在休產假期間,護士長在電話中有些不好意思地問她能不能提早上班,她沒有任何猶豫和為難,立即答應護士長提前結束產假回歸到工作中去。由于孩子在哺乳期,上白班還可以,家人可以帶著孩子來醫院哺乳。但是上夜班的時候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有時她上夜班家人要來三四次醫院,無論自己開車還是打車都是多么的復雜,但是日復一日還是堅持過去了!患者家屬看到這個情況也表示十分于心不忍,無不對她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投以肯定的目光!
疫情面前無所懼,馳援西安戰新冠。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疫情期間她積極配合縣上疫情防控工作,主動參加全民核酸采集工作,不喊苦,不怕累!并于2022年主動申請參加抗疫一線工作,于2022年3月11日啟程奔赴西安,支援西安疫情防控工作。在她去西安的第二天,愛人給就他打來電話,說家中的兩個老人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正在趕往醫院。她心急如焚,但又不能回到家中,這可怎么辦?她只能打電話給親戚朋友,讓他們幫助愛人分憂解難。好在兩位老人中毒情況不是特別嚴重,積極配合治療,病情有所好轉,這才讓她放下心來!
抗疫工作中遇到困難她也迎難而上。在西安碑林區仁義社區封控區采集核酸期間有一戶人家,家里有一個三歲的男孩子不配合工作,大哭不止,家屬怎么勸導也于事無補。她突然想起來,自己的兒子也是比較喜歡奧特曼,靈機一動,她做出了奧特曼的動作,對著小朋友說:“呀,這個不是奧特曼么!你也是奧特曼小寶貝是不是啊,我們一起來打怪獸吧!讓阿姨看看奧特曼小寶貝有多么勇敢吧!”。寶寶一聽見奧特曼瞬間來了精神,張大了嘴巴,配合起了醫護人員,家屬高興地說:“還是你們有辦法哈!非常感謝你們,你們都辛苦了!”
心懷大愛稱天使,一笑無言正白冠。
作為一名合格的護士,不但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術水平和全面的醫療知識,更要有一顆為患者服務的心。一位保胎患者凌晨四點多大出血,當時患者是孤身一人,無人照料。她二話沒說當了陪護人員,給患者擦血,扶患者去衛生間,幫患者取藥,同時不停地安慰鼓勵患者,使患者的身心都得到了及時的治療,之后又經常去病房照料患者,患者非常感動。雖然這是平凡崗位上最普通的舉動,但她用真心換來了患者的肯定。
工作期間病房里隨時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無論多晚她都會把工作安排好后才下班;休息時她的手機始終開機,保證隨叫隨到。她經常說:面對個別病人和家屬的誤解甚至謾罵,都要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只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就沒有解不開的結。不管病人有著什么樣的心情及態度,但他們對我們有最基礎的信任,因為他把他們家最珍貴的命和錢兩樣東西都交給我們,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為他們盡心盡力做好服務?
日常生活中,她非常注重業務學習,利用班前和班后,工作之余,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努力解決護理工作中的疑難問題,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她相信播下一粒種子,就能收獲一棵大樹;放下一處煩惱,就能收獲一個驚喜;放下一種偏見,就能收獲一種幸福。她始終銘記護士的五心:善心、細心、耐心、包容心和同情心,五心合一,所向披靡。她愿所有的患者康健無憂,不再受病痛的折磨。醫護人員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為患者服務是無限的。她愿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出更大的貢獻,把最美的希望送給每一個她精心呵護的患者和家庭,成為領導、同事、患者一致認可的“白衣天使”。她愿歲月靜好,人間皆安。